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判断题
凡以蒸汽为热源的伴热线等间接用汽设施的排凝点必须安装疏水器。(设备使用维修能力)
A

B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判断题凡以蒸汽为热源的伴热线等间接用汽设施的排凝点必须安装疏水器。(设备使用维修能力)A 对B 错” 相关考题
考题 冬季防冻防凝时,对于蒸气系统管线末端应()。 A、投用疏水器B、投用疏水器并打开排凝阀门C、停用疏水器并打开排凝阀门D、停用疏水器

考题 高、中压汽系统经用热设备后,必须安装节流孔板进行膨胀,建议设(),蒸汽(二次汽)串入低压汽系统进行利用,罐内凝结水经疏水器进入回水系统。 A.二次膨胀罐B.二次节流阀C.直接排入低压汽D.直排下水

考题 储存低粘度和低凝点油料的油罐,一般都在罐内安装以蒸汽为热源的管式加热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某高压蒸汽系统,自蒸汽热源起始点到用汽设备的管路长度为500m,如比摩阻取200Pa/m,局部阻力按沿程阻力的20%取,疏水器出口压力为进口压力的40%,疏水器后冷凝水管道阻力0.01MPa,需要抬升5m至闭式凝结水箱,箱内压力为0.02MPa,蒸汽热源起始点的最小压力为( )。A.O.2875MPa B.O.3175MPa C.O.3375MPa D.O.4025MPa

考题 下列蒸汽系统冬季防冻防凝措施正确的有()。A、伴热线在开工期间,各条伴热线都通汽,确保畅通;停工期间,低压蒸汽管通入工厂风分别将各条线扫干净B、软管站在开工期间,软管站每天排放冷凝液一次,确保畅通;停工期间,低压蒸汽管串风分别将各条线扫干净C、界区处放空防冻防凝措施:打开疏水器前手阀,投用疏水器D、保证界区蒸汽总管压力平稳

考题 蒸汽流量大小可通过观察伴热蒸汽管疏水器排汽状况决定。

考题 仪表伴热蒸汽管疏水器很长时间不排汽说明蒸汽流量太大。

考题 仪表伴热蒸汽管疏水器连续排汽说明蒸汽流量过小。

考题 用蒸汽吹扫时,应先排尽蒸汽冷凝水,然后少量给汽预热设备及管线,低点加强排凝防止()。

考题 蒸汽系统投用前需要确认的条件有()。 A、疏水器正常B、排凝导淋阀打开C、上游蒸汽供给正常D、联系生产调度

考题 当疏水器用于排除蒸汽管路的凝水时,疏水器前表压力()A、等于0.7倍供热系统入口蒸汽表压力B、等于用热设备前的蒸汽表压力C、等于疏水点处蒸汽表压力D、等于0.95倍用热设备前的蒸汽表压力

考题 当疏水器安装在用热设备出口凝水支管上时,疏水器前的表压力()。A、等于疏水点处蒸汽表压力B、等于用热设备前的蒸汽表压力C、等于0.7倍供热系统入口蒸汽表压力D、等于0.95倍用热设备前的蒸汽表压力

考题 疏水器的作用是()。A、疏汽阻水,把冷凝水排掉,而把蒸汽堵住B、是疏水阻汽,把蒸汽排掉,而把冷凝水堵住C、是疏水阻汽,把冷凝水及蒸汽都堵住D、是疏水阻汽,把冷凝水排掉,而把蒸汽堵住

考题 高、中压汽系统经用热设备后,必须安装节流孔板进行膨胀,建议设(),蒸汽(二次汽)串入低压汽系统进行利用,罐内凝结水经疏水器进入回水系统。A、二次膨胀罐B、二次节流阀C、直接排入低压汽D、直排下水

考题 管线的外观检查,包括阀门、法兰、()、排凝,伴热线,保温等。

考题 为什么在凝汽设备中必须有蒸汽泵?

考题 管线投用伴热蒸汽时,要注意逐条投用伴热蒸汽线,防止伴热线蒸汽()疏水器运行情况是否正常。A、水击B、爆管C、烫伤D、回水不畅

考题 正确处理疏水器不排冷凝水的是()。A、疏通疏水器凝堵B、开大给汽阀开度C、清除滤网堵塞D、提高蒸汽压力

考题 带有蒸汽加热套的机泵发生冻凝,应()进行升温。A、 卸下疏水器B、 排净冷凝水,缓慢蒸汽C、 蒸汽扫线D、 使用明汽加热

考题 重质油管线输送油前后应进行(),防止管线冻凝。A、 投用伴热线B、 停用伴热线C、 蒸汽扫线D、 向罐内通蒸汽加热

考题 热水供应管道附件中,靠近用汽设备凝结水管末端处或蒸汽管水平下凹敷设的下部设置,排除凝结水的是( )。A、膨胀管B、排汽和泄水装置C、疏水器D、管道热伸长补偿器

考题 凡以蒸汽为热源的伴热线等间接用汽设施的排凝点必须安装疏水器。

考题 凡以蒸汽为热源的伴热线等间接用汽设施的排凝点必须安装疏水器。(设备使用维修能力)

考题 疏水器的作用是疏水阻汽,把冷凝水排掉,而把蒸汽堵住。

考题 判断题凡以蒸汽为热源的伴热线等间接用汽设施的排凝点必须安装疏水器。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当疏水器用于排除蒸汽管路的凝水时,疏水器前表压力()A 等于0.7倍供热系统入口蒸汽表压力B 等于用热设备前的蒸汽表压力C 等于疏水点处蒸汽表压力D 等于0.95倍用热设备前的蒸汽表压力

考题 单选题当疏水器安装在用热设备出口凝水支管上时,疏水器前的表压力()。A 等于疏水点处蒸汽表压力B 等于用热设备前的蒸汽表压力C 等于0.7倍供热系统入口蒸汽表压力D 等于0.95倍用热设备前的蒸汽表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