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被告人林某,女,58岁,在女儿刘某家居住,带刘的两个孩子。因孩子咳嗽,买了一瓶止咳糖浆服用。某日,其女刘某用装糖浆的空瓶装了一瓶敌敌畏,放在原处,却忘了告诉其母林某。某日,两个孩子又咳嗽要喝糖浆,林某便拿起装了敌敌畏的糖浆瓶给两个孩子喝,结果孩子被毒死,林某应该:()
A

负刑事责任

B

不负刑事责任

C

意外事件

D

有罪过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被告人林某,女,58岁,在女儿刘某家居住,带刘的两个孩子。因孩子咳嗽,买了一瓶止咳糖浆服用。某日,其女刘某用装糖浆的空瓶装了一瓶敌敌畏,放在原处,却忘了告诉其母林某。某日,两个孩子又咳嗽要喝糖浆,林某便拿起装了敌敌畏的糖浆瓶给两个孩子喝,结果孩子被毒死,林某应该:()A 负刑事责任B 不负刑事责任C 意外事件D 有罪过” 相关考题
考题 沈某与刘某系夫妻关系,二人带女儿外出旅游,发生车祸全部遇难,但无法确定死亡的先后时间。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推定沈某与刘某先于女儿死亡。B. 推定沈某和刘某同时死亡。C. 沈某和刘某互不继承。D. 女儿作为第一顺位继承人继承沈某和刘某的遗产。

考题 王女系某中学学生,一日适逢考试,王女因迟到而被监考老师刘某训斥,老师还当众说王女像只“鸡”,批评挖苦王女的发型与着装,带着不屑与鄙夷的口吻,并且不让其参加考试。王女是一个很内向的女孩子,自尊心强烈,忍受不了老师的当众羞辱,当天即服毒自尽了。那么:( )A.刘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B.刘某的行为与王女的死亡之间有因果关系,刘某应承担故意杀人罪刑事责任C.刘某的行为与王女的死没有因果关系D.刘某构成侮辱罪

考题 刘某与张某办理结婚登记后并未举行结婚仪式,两个月后刘某遇车祸死亡,则张某() A、经刘某的单位同意,可以继承刘某遗产B、经刘某的父母同意,可以继承刘某遗产C、能以配偶的身份继承刘某遗产D、能以共同居住人的身份继承刘某遗产

考题 刘某是一个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家中有父母、妻子、儿子、女儿。刘某为自己购买了一份人寿保险,并将受益人指定为其儿子。三年后,刘某因儿子叛逆,决定将受益人更改为女儿。刘某通过遗嘱将受益人改为其女儿,并将遗嘱在公证处作了公证,但没有通知保险公司。后来刘某因车祸死亡,则保险公司应当将保险金赔付给( )。A.刘某的儿子B.刘某的女儿C.刘某的妻子D.刘某的儿子、女儿、父母、妻子共有

考题 刘某(男)与方某(女)于2011年协议离婚,离婚协议载明5岁的孩子刘宇与母亲方某一起生活,但刘某具有探视权。2012年6月,刘某又与秦某结婚,不久二人生下孩子刘丹。刘某与方某离婚之前,下列关于保险利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刘某对方某具有保险利益②刘某对刘宇具有保险利益③刘某对秦某具有保险利益④刘宇对刘某具有保险利益A.①②B.①②④C.②③D.②③④

考题 刘某因与丈夫金某不和,遂分居生活。一天,其女(12周岁)来刘某住处,刘某指使其女用家中的鼠药毒杀金某。其女回家后,即将鼠药拌入金某的饭碗中,金某食用后中毒死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刑法第29条“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从重处罚”的规定,对被告人刘某应按照教唆犯从重处理B.对被告人刘某应按单独犯罪处理。因为其女儿不能承担刑事责任C.刘某属于间接正犯D.被教唆者不能为被教唆的犯罪负刑事责任时,应由教唆者单独负刑事责任

考题 1970年刘某(男)与李某结婚,婚后生育了一儿一女。儿子叫刘杰,女儿叫刘梅。1995年刘杰和刘梅先后结婚,婚后各育一子,刘杰的儿子叫刘涛,刘梅的儿子叫王林。1997年刘梅因意外死亡。1999年刘某因病去世,死前留有遗嘱,将2万元的遗产留给王林。经查,刘某夫妇共同共有的财产是10万元,无其他个人财产。刘某死后,他的亲属为遗产的分割发生了纠纷,起诉至人民法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李某可以获得遗产一共5万元 (2)王林可以代位继承其母的遗产份额1万元 (3)刘杰可以A.(1)(2)(4)B.(2)(3)(4)C.(1)(2)(3)D.(1)(3)(4)

考题 刘某与丈夫结婚五年,生有一女儿,去年其丈夫在工作中因工伤去世,今年刘某决定与韩某结婚,但是韩某不允许其带着女儿过去,所以刘某迫不得已将女儿送养,那么孩子的奶奶有( )的权利。A.优先收养B.优先抚养C.不同意收养D.代为收养

考题 17岁的刘某在工厂打工,3000元。某日,刘某外出忘关水龙头导致租住屋浸水,房东要求赔偿遭拒,遂将其诉至 法院。下列关于本案的说法正确的是A.法院应判决刘某独立承担赔偿责任,因其是完全行为能力人 B.法院应判决刘某承担主要赔偿责任。因其是限制行为能力人 C.法院应判决刘某家长承担赔偿责任 因刘某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D.法院应判决刘某家长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因为刘某是部分行为能力人

考题 被告人刘某在某住宅区行窃时,被邻居张某撞见。张某见状大声呼喊:“抓贼!”被告人刘某用木棒将张某击倒在地,携赃物逃跑。 请问 对刘某应如何定罪?理由是什么?

考题 刘某因与丈夫黄某不合,离家不归。一天,其女(12周岁)来到刘某住处,刘某指使其女用家中的毒药毒杀黄某。其女回家后,即将鼠药拌入黄某的饭中,黄某食用后中毒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刘某教唆不满18周岁的女儿杀人,应当从重处罚 B.刘某教唆其女儿杀人,属于共同犯罪 C.对于刘某,应以传授犯罪方法罪论处;其女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负刑事责任 D.对于刘某,应按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其女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负刑事责任

考题 刘某系某乡女村民,已生育两个女儿,现在又怀上了第三胎。乡、村两级干部决定把她作为典型处理。于是,在某日一大早来到刘某的家,直接破门而入,将还在睡梦中尚未穿戴整齐的刘某强行带到村委会,由乡、村两级干部整整教育了一天。同时搬走刘某家中的电视机和大衣柜作为抵押,让刘某尽快做人工流产。 问: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该乡、村干部的行为侵犯了刘某哪些宪法权利?

考题 材料 刘某有一女儿刘佳,是一名小学生。刘某认为女孩上学无用,还不如早出来赚钱。遂于2011年暑假,将刘佳送到邻镇一个体户处打工。开学一周后,学校老师、领导、村干部多次上门家访,刘某拒不说明其去向,还说:“孩子读不读书是咱们自家的事,你们不要多管闲事。” 问题:该材料中刘某是否有违法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违法主体是谁?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考题 王某(男)与刘某(女)系夫妻,因关系不合闹离婚,王某不愿离婚,对刘某怀恨在心,一日将刘某骗出单位到僻静处,将预先准备好的一瓶硫酸倒在刘某面部。看到刘某极端疼痛并惨叫,王某又急忙将刘某送往医院,但仍然致刘某严重烧伤。王某的行为是犯罪中止还是犯罪既遂?为什么?

考题 刘某有一儿一女,女儿出嫁后,他又收养了一个儿子。后来,刘某因病去世,留下了3套房子和15万的遗产,但没有立遗嘱。依据法律规定,刘某的遗产应该由()A、刘某的儿子继承B、刘某的儿子和女儿共同继承C、刘某的儿子和养儿子共同继承D、刘某的儿子、女儿、养子共同继承

考题 被告人林某,女,58岁,在女儿刘某家居住,带刘的两个孩子。因孩子咳嗽,买了一瓶止咳糖浆服用。某日,其女刘某用装糖浆的空瓶装了一瓶敌敌畏,放在原处,却忘了告诉其母林某。某日,两个孩子又咳嗽要喝糖浆,林某便拿起装了敌敌畏的糖浆瓶给两个孩子喝,结果孩子被毒死,林某应该:()A、负刑事责任B、不负刑事责任C、意外事件D、有罪过

考题 刘某购买了10克海洛因用于自己吸食。某日,孙某等4人到刘某家中,要求在其家中吸毒,刘某表示同意。由于孙某等人所带毒品不够吸食,刘某便将自己购买的海洛因卖了4克给孙某等人吸食,自己吸食剩下的6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刘某构成贩卖毒品罪B、刘某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C、刘某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D、刘某贩卖毒品的数量为10克

考题 甲某在某市火车站捡到一个弃婴抱回家准备自己收养,3个月后,其为结婚费用不够与未婚妻产生矛盾,就想把孩子丢掉,好换点钱花,正好此时刘某想要收养孩子,甲某称小孩是自己的亲生子要求刘某给8000元抚养费方可将孩子送给刘某,刘某当即给了其8000元钱。对甲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A、不构成犯罪B、构成拐卖儿童罪C、构成遗弃罪D、构成拐骗儿童罪

考题 林某驾驶汽车在路上行驶被出租车刘某将车头撞坏,刘某全责。林某和刘某的汽车都在保险公司投保了交强险、车损险和三责险。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林某可以选择向刘某索赔,也可以选择向刘某的保险公司索赔B、如果刘某不肯赔偿损失,林某可以直接向刘某投保的保险公司索赔C、刘某有权在向林某赔偿损失前向自己的保险公司请求赔偿D、如果林某放弃了对刘某的索赔权,林某也不可以向刘某的保险公司索赔

考题 投毒杀人案曹某(男)与罗某(女)勾搭成奸,并预谋杀死罗的丈夫刘某之后,两人结婚。某日,曹买来毒药交给罗,罗将毒药投入刘的酒中,并为刘炒了菜,让刘喝酒。刘将酒喝光,但并未发生死亡结果。曹某、罗某后来得知毒药因存放时间太长,已经失效。对曹某、罗某的行为应如何认定?并说明理由。

考题 李某是刘某的朋友,某日李某在帮刘某盖房时,不慎将过路行人张某砸伤。现张某到法院起诉请求赔偿,本案的被告人应当是()A、李某B、李某和刘某C、刘某D、李某或刘某

考题 李某准备去刘某家行窃,购买了作案用的工具,并去刘某家附近观察地形,后因害怕受到法律处罚而未实施盗窃。李某的行为在刑法上属于()。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既遂

考题 简要案情:张某(男,18岁)要求刘某(男,18岁)为其在盗窃时望风,刘某同意。某日晚,二人按约定前往万某家,刘某在门外望风,张某撬锁进入万某家后,见万某一人在家熟睡,便在客厅内搜寻财物,万某被惊醒后与张某搏斗,张某暴力制服万某后迫使万某交出1万元现金。张某得逞后将万某打昏,出门与望风的刘某逃跑。事后张某分给刘某3000元钱。对张某、刘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张某、刘某二人的行为是否属于共同犯罪?请说明理由。

考题 问答题王某(男)与刘某(女)系夫妻,因关系不合闹离婚,王某不愿离婚,对刘某怀恨在心,一日将刘某骗出单位到僻静处,将预先准备好的一瓶硫酸倒在刘某面部。看到刘某极端疼痛并惨叫,王某又急忙将刘某送往医院,但仍然致刘某严重烧伤。王某的行为是犯罪中止还是犯罪既遂?为什么?

考题 问答题余某与刘某结婚后生有两个儿子余甲、余乙。后余某与刘某因感情破裂离婚,两个儿子归刘某抚养,余某每月支付生活费若干。数年后,刘某与林某结婚,当时余甲已工作,余乙随刘某改嫁。刘某与林某又生一子林丙。余某离婚后未再婚,并于1999年去世,留下遗产4万元。2000年1月林某去世,留有家中财物共值12万元。余某与林某的遗产该如何分割?请说明理由。

考题 问答题刘林与刘颖双方原系夫妻关系,因双方性格不合,于1995年法院调解离婚,婚生 女刘琼随刘颖一起生活,刘林每月给付抚养费100元。离婚后刘林虽生活困难,但仍坚持 给付其女抚养费。1996年1月刘颖与张生结婚;婚后未生育子女,张生待刘颖之女象亲生 女儿一样,刘颖感动之余,于1999年7月在派出所变更刘琼的姓名为张琼。刘林于2001 年10月得知刘颖私自将双方之女改为他姓,十分伤感。一纸诉状递交法院要求被告立即 恢复女儿原姓名。被告刘颖则称,现其女儿叫张琼已有3年的时间,且已被周围的同学和 老师所接受,如果变更,对孩子的生活、学习会形成一定的影响。父母离婚后一方是否有权更改其子女的姓名?

考题 单选题李某准备去刘某家行窃,购买了作案用的工具,并去刘某家附近观察地形,后因害怕受到法律处罚而未实施盗窃。李某的行为在刑法上属于()。A 犯罪预备B 犯罪中止C 犯罪未遂D 犯罪既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