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问答题
2007年10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天翼资本”拟对恒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恒信公司)进行股权投资。天翼资本调查发现,恒信公司成立于2006年2月,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自然人股东甲、乙和法人股东A公司分别认缴的出资比例为15%、15%和70%;甲、乙以现金出资,A公司以现金200万元和500平米办公用房作价1200万元出资;甲、乙一次性缴付了全部出资,A公司则于首期缴付了200万元现金,办公用房于2006年6月交付恒信公司使用,但一直未办理过户手续;按照股东协议的约定,A公司应于2006年6月底之前缴付全部出资。基于上述事实,天翼资本认为,A公司的首次出资额未达认缴总出资额的20%,不符合法定比例要求,且其实物出资义务尚未履行完毕。A公司遂应天翼资本要求,将办公用房过户给了恒信公司。 甲的同学丙在获悉天翼资本有意投资恒信公司后提出,甲和丙在恒信公司成立前签订有股权代持协议,约定由丙实际出资并享受投资收益,甲仅作为名义股东代行股权。丙据此要求甲返还恒信公司分红,并请求恒信公司确认股东身份。天翼资本经调查确认,甲和丙之间的股权代持协议属实,且不存在可能导致该协议无效的其他法定情形。但甲不同意确认丙的股东身份,只同意向丙返还出资本息,且拒绝返还分红。对于丙的确认股东身份的请求,乙与A公司均表示反对,恒信公司遂予以拒绝。后经天翼资本协调,甲、丙于2007年11月达成和解,甲向丙返还300万元出资款本息并给予高额补偿,丙放弃其他请求并与甲解除股权代持协议。 2007年12月,天翼资本人股恒信公司,恒信公司同时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3月,恒信公司获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2011年1月,恒信公司拟公开增发股票。证券公司调查发现,恒信公司从2008年至2010年分别实现可分配利润1080万元、1800万元和3000万元,并累计分配利润1280万元,其中现金分红480万元。 证券公司认为恒信公司在利润分配方面不符合增发条件,建议改换其他融资方式。恒信公司遂申请分期发行8000万元公司债券,并获证监会核准。 2011年7月初,恒信公司开始与B上市公司洽谈收购事宜。恒信公司总经理秘书丁无意中听到公司总经理与董事长讨论此事,遂于7月4日买入B公司股票3万股。7月6日,市场出现收购传闻,B公司股价当日及次日连续涨停。B公司询证相关股东后,于7月8日发布公告,称该公司的股东C公司正与恒信公司就收购事宜进行谈判。B公司股票随即停牌。 7月15日,恒信公司与C公司正式签订协议,收购后者所持B公司30%的股份,并发布相关公告,股票复牌。丁于7月18日悉数卖出此前买入的B公司股票,获利丰厚。收购协议于2011年7月底履行完毕,恒信公司成为B公司的大股东。 2012年8月,B公司发布公告称,恒信公司从二级市场再增持B公司1.5%的股份。 要求: 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B公司是否有义务于7月8日发布关于收购谈判事项的公告?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问答题2007年10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天翼资本”拟对恒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恒信公司)进行股权投资。天翼资本调查发现,恒信公司成立于2006年2月,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自然人股东甲、乙和法人股东A公司分别认缴的出资比例为15%、15%和70%;甲、乙以现金出资,A公司以现金200万元和500平米办公用房作价1200万元出资;甲、乙一次性缴付了全部出资,A公司则于首期缴付了200万元现金,办公用房于2006年6月交付恒信公司使用,但一直未办理过户手续;按照股东协议的约定,A公司应于2006年6月底之前缴付全部出资。基于上述事实,天翼资本认为,A公司的首次出资额未达认缴总出资额的20%,不符合法定比例要求,且其实物出资义务尚未履行完毕。A公司遂应天翼资本要求,将办公用房过户给了恒信公司。 甲的同学丙在获悉天翼资本有意投资恒信公司后提出,甲和丙在恒信公司成立前签订有股权代持协议,约定由丙实际出资并享受投资收益,甲仅作为名义股东代行股权。丙据此要求甲返还恒信公司分红,并请求恒信公司确认股东身份。天翼资本经调查确认,甲和丙之间的股权代持协议属实,且不存在可能导致该协议无效的其他法定情形。但甲不同意确认丙的股东身份,只同意向丙返还出资本息,且拒绝返还分红。对于丙的确认股东身份的请求,乙与A公司均表示反对,恒信公司遂予以拒绝。后经天翼资本协调,甲、丙于2007年11月达成和解,甲向丙返还300万元出资款本息并给予高额补偿,丙放弃其他请求并与甲解除股权代持协议。 2007年12月,天翼资本人股恒信公司,恒信公司同时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3月,恒信公司获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2011年1月,恒信公司拟公开增发股票。证券公司调查发现,恒信公司从2008年至2010年分别实现可分配利润1080万元、1800万元和3000万元,并累计分配利润1280万元,其中现金分红480万元。 证券公司认为恒信公司在利润分配方面不符合增发条件,建议改换其他融资方式。恒信公司遂申请分期发行8000万元公司债券,并获证监会核准。 2011年7月初,恒信公司开始与B上市公司洽谈收购事宜。恒信公司总经理秘书丁无意中听到公司总经理与董事长讨论此事,遂于7月4日买入B公司股票3万股。7月6日,市场出现收购传闻,B公司股价当日及次日连续涨停。B公司询证相关股东后,于7月8日发布公告,称该公司的股东C公司正与恒信公司就收购事宜进行谈判。B公司股票随即停牌。 7月15日,恒信公司与C公司正式签订协议,收购后者所持B公司30%的股份,并发布相关公告,股票复牌。丁于7月18日悉数卖出此前买入的B公司股票,获利丰厚。收购协议于2011年7月底履行完毕,恒信公司成为B公司的大股东。 2012年8月,B公司发布公告称,恒信公司从二级市场再增持B公司1.5%的股份。 要求: 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B公司是否有义务于7月8日发布关于收购谈判事项的公告?并说明理由。” 相关考题
考题 下列属于基金管理公司及子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的是()A.私募证券投资基金B.私募股权投资基金C.公募基金和各类非公募资产管理计划D.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考题 股权投资母基金即通过对()进行投资,从而对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的项目公司进行间接投资的基金。A.私募股权投资母基金B.公司型基金C.契约型基金D.股权投资基金

考题 PF母基金(PE FOF)即通过对( )进行投资,从而对PF投资的项目公司进行间接投资的基金。A、私募股权基金(PE)B、私募股权投资母基金C、契约型基金D、公司型基金

考题 国内所称“股权投资基金”,其全称应为( )A、私人股权投资基金B、私募投资基金C、私人投资基金D、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考题 甲公司对丁公司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拥有35%的持股比例,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当年被投资企业丁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净增加500万元,甲公司的账务处理正确的是()。 A.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75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75B.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175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75C.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175贷:投资收益175D.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资本公积175贷:实收资本175

考题 A公司对B公司的投资占B公司注册资本的60%,2000年B公司接受其他单位捐赠的机器一套,价值30000元,则2000年B公司接受捐赠时,A公司的会计处理应为( )A.借: 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30000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30000B.借: 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30000贷: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30000C.借: 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18000贷: 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18000D.借: 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18000贷: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8000

考题 (2017年)在我国,一般所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准确含义应该为( )。A.私人股权投资基金 B.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C.私募类私人股权投资基金 D.私募类股权投资基金

考题 (2012年)……恒信公司成立于2006年2月,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自然人股东甲、乙和法人股东A公司分别认缴的出资比例为15%、15%和70%;甲、乙以现金出资,A公司以现金200万元和500平米办公用房作价1200万元出资;甲、乙一次性缴付了全部出资,A公司则于首期缴付了200万元现金,办公用房于2006年6月交付恒信公司使用,但一直未办理过户手续;按照股东协议的约定,A公司应于2006年6月底之前缴付全部出资。天翼资本认为A公司的实物出资义务尚未履行完毕,A公司遂应天翼资本要求,将办公用房过户给了恒信公司…… [问题]天翼资本认为A公司的实物出资义务未履行完毕的观点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考题 (2012年)(恒信公司由自然人股东甲、乙和法人股东A公司投资设立)……甲的同学丙在获悉天翼资本有意投资恒信公司后提出,甲和丙在恒信公司成立前签订有股权代持协议,约定由丙实际出资并享受投资收益,甲仅作为名义股东代行股权。丙据此要求甲返还恒信公司分红,并请求恒信公司确认股东身份。天翼资本经调查确认,甲和丙之间的股权代持协议属实,且不存在可能导致该协议无效的其他法定情形。 但甲不同意确认丙的股东身份,只同意向丙返还出资本息,且拒绝返还分红。对于丙的确认股东身份的请求,乙与A公司均表示反对,恒信公司遂予以拒绝。后经天翼资本协调,甲、丙于2007年11月达成和解,甲向丙返还300万元出资款本息并给予高额补偿,丙放弃其请求并与甲解除股权代持协议…… [问题1]甲是否有权拒绝丙关于返还恒信公司分红的请求?并说明理由。 [问题2]恒信公司是否有权拒绝丙关于确认股东身份的请求?并说明理由。

考题 基金管理公司及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主要是通过()。A、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定向资产管理计划B、公募基金、各类非公募资产管理计划C、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D、企业年金、保险资产管理计划

考题 股权投资母基金即通过对()进行投资,从而对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的项目公司进行间接投资的基金。A、私募股权投资母基金B、公司型基金C、契约型基金D、股权投资基金

考题 股权(创业)投资基金托管业务适用对象不包括()。A、政府主导产业投资基金B、民间集资C、合伙制私募投资基金D、公司制私募投资基金

考题 问答题2007年10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天翼资本”拟对恒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恒信公司)进行股权投资。天翼资本调查发现,恒信公司成立于2006年2月,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自然人股东甲、乙和法人股东A公司分别认缴的出资比例为15%、15%和70%;甲、乙以现金出资,A公司以现金200万元和500平米办公用房作价1200万元出资;甲、乙一次性缴付了全部出资,A公司则于首期缴付了200万元现金,办公用房于2006年6月交付恒信公司使用,但一直未办理过户手续;按照股东协议的约定,A公司应于2006年6月底之前缴付全部出资。基于上述事实,天翼资本认为,A公司的首次出资额未达认缴总出资额的20%,不符合法定比例要求,且其实物出资义务尚未履行完毕。A公司遂应天翼资本要求,将办公用房过户给了恒信公司。 甲的同学丙在获悉天翼资本有意投资恒信公司后提出,甲和丙在恒信公司成立前签订有股权代持协议,约定由丙实际出资并享受投资收益,甲仅作为名义股东代行股权。丙据此要求甲返还恒信公司分红,并请求恒信公司确认股东身份。天翼资本经调查确认,甲和丙之间的股权代持协议属实,且不存在可能导致该协议无效的其他法定情形。但甲不同意确认丙的股东身份,只同意向丙返还出资本息,且拒绝返还分红。对于丙的确认股东身份的请求,乙与A公司均表示反对,恒信公司遂予以拒绝。后经天翼资本协调,甲、丙于2007年11月达成和解,甲向丙返还300万元出资款本息并给予高额补偿,丙放弃其他请求并与甲解除股权代持协议。 2007年12月,天翼资本人股恒信公司,恒信公司同时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3月,恒信公司获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2011年1月,恒信公司拟公开增发股票。证券公司调查发现,恒信公司从2008年至2010年分别实现可分配利润1080万元、1800万元和3000万元,并累计分配利润1280万元,其中现金分红480万元。 证券公司认为恒信公司在利润分配方面不符合增发条件,建议改换其他融资方式。恒信公司遂申请分期发行8000万元公司债券,并获证监会核准。 2011年7月初,恒信公司开始与B上市公司洽谈收购事宜。恒信公司总经理秘书丁无意中听到公司总经理与董事长讨论此事,遂于7月4日买入B公司股票3万股。7月6日,市场出现收购传闻,B公司股价当日及次日连续涨停。B公司询证相关股东后,于7月8日发布公告,称该公司的股东C公司正与恒信公司就收购事宜进行谈判。B公司股票随即停牌。 7月15日,恒信公司与C公司正式签订协议,收购后者所持B公司30%的股份,并发布相关公告,股票复牌。丁于7月18日悉数卖出此前买入的B公司股票,获利丰厚。收购协议于2011年7月底履行完毕,恒信公司成为B公司的大股东。 2012年8月,B公司发布公告称,恒信公司从二级市场再增持B公司1.5%的股份。 要求: 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秘书丁的行为是否构成内幕交易?并说明理由。

考题 单选题基金管理公司及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主要是通过()。A 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定向资产管理计划B 公募基金、各类非公募资产管理计划C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D 企业年金、保险资产管理计划

考题 单选题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不应(  )。[2017年9月真题]A 委托销售私募基金时,自行或委托第三方,对股权投资基金进行风险评级B 通过传播媒体向特定对象进行宣传C 自行销售私募基金时,采取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投资基金进行风险评级D 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

考题 问答题2007年10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天翼资本”拟对恒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恒信公司)进行股权投资。天翼资本调查发现,恒信公司成立于2006年2月,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自然人股东甲、乙和法人股东A公司分别认缴的出资比例为15%、15%和70%;甲、乙以现金出资,A公司以现金200万元和500平米办公用房作价1200万元出资;甲、乙一次性缴付了全部出资,A公司则于首期缴付了200万元现金,办公用房于2006年6月交付恒信公司使用,但一直未办理过户手续;按照股东协议的约定,A公司应于2006年6月底之前缴付全部出资。基于上述事实,天翼资本认为,A公司的首次出资额未达认缴总出资额的20%,不符合法定比例要求,且其实物出资义务尚未履行完毕。A公司遂应天翼资本要求,将办公用房过户给了恒信公司。 甲的同学丙在获悉天翼资本有意投资恒信公司后提出,甲和丙在恒信公司成立前签订有股权代持协议,约定由丙实际出资并享受投资收益,甲仅作为名义股东代行股权。丙据此要求甲返还恒信公司分红,并请求恒信公司确认股东身份。天翼资本经调查确认,甲和丙之间的股权代持协议属实,且不存在可能导致该协议无效的其他法定情形。但甲不同意确认丙的股东身份,只同意向丙返还出资本息,且拒绝返还分红。对于丙的确认股东身份的请求,乙与A公司均表示反对,恒信公司遂予以拒绝。后经天翼资本协调,甲、丙于2007年11月达成和解,甲向丙返还300万元出资款本息并给予高额补偿,丙放弃其他请求并与甲解除股权代持协议。 2007年12月,天翼资本人股恒信公司,恒信公司同时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3月,恒信公司获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2011年1月,恒信公司拟公开增发股票。证券公司调查发现,恒信公司从2008年至2010年分别实现可分配利润1080万元、1800万元和3000万元,并累计分配利润1280万元,其中现金分红480万元。 证券公司认为恒信公司在利润分配方面不符合增发条件,建议改换其他融资方式。恒信公司遂申请分期发行8000万元公司债券,并获证监会核准。 2011年7月初,恒信公司开始与B上市公司洽谈收购事宜。恒信公司总经理秘书丁无意中听到公司总经理与董事长讨论此事,遂于7月4日买入B公司股票3万股。7月6日,市场出现收购传闻,B公司股价当日及次日连续涨停。B公司询证相关股东后,于7月8日发布公告,称该公司的股东C公司正与恒信公司就收购事宜进行谈判。B公司股票随即停牌。 7月15日,恒信公司与C公司正式签订协议,收购后者所持B公司30%的股份,并发布相关公告,股票复牌。丁于7月18日悉数卖出此前买入的B公司股票,获利丰厚。收购协议于2011年7月底履行完毕,恒信公司成为B公司的大股东。 2012年8月,B公司发布公告称,恒信公司从二级市场再增持B公司1.5%的股份。 要求: 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证券公司认为恒信公司在利润分配方面不符合增发条件的意见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考题 问答题2007年10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天翼资本”拟对恒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恒信公司)进行股权投资。天翼资本调查发现,恒信公司成立于2006年2月,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自然人股东甲、乙和法人股东A公司分别认缴的出资比例为15%、15%和70%;甲、乙以现金出资,A公司以现金200万元和500平米办公用房作价1200万元出资;甲、乙一次性缴付了全部出资,A公司则于首期缴付了200万元现金,办公用房于2006年6月交付恒信公司使用,但一直未办理过户手续;按照股东协议的约定,A公司应于2006年6月底之前缴付全部出资。基于上述事实,天翼资本认为,A公司的首次出资额未达认缴总出资额的20%,不符合法定比例要求,且其实物出资义务尚未履行完毕。A公司遂应天翼资本要求,将办公用房过户给了恒信公司。 甲的同学丙在获悉天翼资本有意投资恒信公司后提出,甲和丙在恒信公司成立前签订有股权代持协议,约定由丙实际出资并享受投资收益,甲仅作为名义股东代行股权。丙据此要求甲返还恒信公司分红,并请求恒信公司确认股东身份。天翼资本经调查确认,甲和丙之间的股权代持协议属实,且不存在可能导致该协议无效的其他法定情形。但甲不同意确认丙的股东身份,只同意向丙返还出资本息,且拒绝返还分红。对于丙的确认股东身份的请求,乙与A公司均表示反对,恒信公司遂予以拒绝。后经天翼资本协调,甲、丙于2007年11月达成和解,甲向丙返还300万元出资款本息并给予高额补偿,丙放弃其他请求并与甲解除股权代持协议。 2007年12月,天翼资本人股恒信公司,恒信公司同时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3月,恒信公司获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2011年1月,恒信公司拟公开增发股票。证券公司调查发现,恒信公司从2008年至2010年分别实现可分配利润1080万元、1800万元和3000万元,并累计分配利润1280万元,其中现金分红480万元。 证券公司认为恒信公司在利润分配方面不符合增发条件,建议改换其他融资方式。恒信公司遂申请分期发行8000万元公司债券,并获证监会核准。 2011年7月初,恒信公司开始与B上市公司洽谈收购事宜。恒信公司总经理秘书丁无意中听到公司总经理与董事长讨论此事,遂于7月4日买入B公司股票3万股。7月6日,市场出现收购传闻,B公司股价当日及次日连续涨停。B公司询证相关股东后,于7月8日发布公告,称该公司的股东C公司正与恒信公司就收购事宜进行谈判。B公司股票随即停牌。 7月15日,恒信公司与C公司正式签订协议,收购后者所持B公司30%的股份,并发布相关公告,股票复牌。丁于7月18日悉数卖出此前买入的B公司股票,获利丰厚。收购协议于2011年7月底履行完毕,恒信公司成为B公司的大股东。 2012年8月,B公司发布公告称,恒信公司从二级市场再增持B公司1.5%的股份。 要求: 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甲是否有权拒绝丙关于返还恒信公司分红的请求?并说明理由。

考题 问答题2007年10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天翼资本”拟对恒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恒信公司)进行股权投资。天翼资本调查发现,恒信公司成立于2006年2月,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自然人股东甲、乙和法人股东A公司分别认缴的出资比例为15%、15%和70%;甲、乙以现金出资,A公司以现金200万元和500平米办公用房作价1200万元出资;甲、乙一次性缴付了全部出资,A公司则于首期缴付了200万元现金,办公用房于2006年6月交付恒信公司使用,但一直未办理过户手续;按照股东协议的约定,A公司应于2006年6月底之前缴付全部出资。基于上述事实,天翼资本认为,A公司的首次出资额未达认缴总出资额的20%,不符合法定比例要求,且其实物出资义务尚未履行完毕。A公司遂应天翼资本要求,将办公用房过户给了恒信公司。 甲的同学丙在获悉天翼资本有意投资恒信公司后提出,甲和丙在恒信公司成立前签订有股权代持协议,约定由丙实际出资并享受投资收益,甲仅作为名义股东代行股权。丙据此要求甲返还恒信公司分红,并请求恒信公司确认股东身份。天翼资本经调查确认,甲和丙之间的股权代持协议属实,且不存在可能导致该协议无效的其他法定情形。但甲不同意确认丙的股东身份,只同意向丙返还出资本息,且拒绝返还分红。对于丙的确认股东身份的请求,乙与A公司均表示反对,恒信公司遂予以拒绝。后经天翼资本协调,甲、丙于2007年11月达成和解,甲向丙返还300万元出资款本息并给予高额补偿,丙放弃其他请求并与甲解除股权代持协议。 2007年12月,天翼资本人股恒信公司,恒信公司同时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3月,恒信公司获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2011年1月,恒信公司拟公开增发股票。证券公司调查发现,恒信公司从2008年至2010年分别实现可分配利润1080万元、1800万元和3000万元,并累计分配利润1280万元,其中现金分红480万元。 证券公司认为恒信公司在利润分配方面不符合增发条件,建议改换其他融资方式。恒信公司遂申请分期发行8000万元公司债券,并获证监会核准。 2011年7月初,恒信公司开始与B上市公司洽谈收购事宜。恒信公司总经理秘书丁无意中听到公司总经理与董事长讨论此事,遂于7月4日买入B公司股票3万股。7月6日,市场出现收购传闻,B公司股价当日及次日连续涨停。B公司询证相关股东后,于7月8日发布公告,称该公司的股东C公司正与恒信公司就收购事宜进行谈判。B公司股票随即停牌。 7月15日,恒信公司与C公司正式签订协议,收购后者所持B公司30%的股份,并发布相关公告,股票复牌。丁于7月18日悉数卖出此前买入的B公司股票,获利丰厚。收购协议于2011年7月底履行完毕,恒信公司成为B公司的大股东。 2012年8月,B公司发布公告称,恒信公司从二级市场再增持B公司1.5%的股份。 要求: 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天翼资本认为A公司的实物出资义务未履行完毕的观点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考题 单选题股权(创业)投资基金托管业务适用对象不包括()。A 政府主导产业投资基金B 民间集资C 合伙制私募投资基金D 公司制私募投资基金

考题 单选题PF母基金(PEFOF)即通过对()进行投资,从而对PF投资的项目公司进行间接投资的基金。A 私募股权基金(PE.B 私募股权投资母基金C 契约型基金D 公司型基金

考题 单选题国内所称“股权投资基金”,其全称应为( )。A 私人股权投资基金B 私募投资基金C 私人投资基金D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考题 问答题2007年10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天翼资本”拟对恒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恒信公司)进行股权投资。天翼资本调查发现,恒信公司成立于2006年2月,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自然人股东甲、乙和法人股东A公司分别认缴的出资比例为15%、15%和70%,甲、乙以现金出资,A公司以现金200万元和500平米办公用房作价1200万元出资,甲、乙一次性缴付了全部出资,A公司则于首期缴付了200万元现金,办公用房于2006年6月交付恒信公司使用,但一直未办理过户手续,按照股东协议的约定,A公司应于2006年6月底之前缴付全部出资。基于上述事实,天翼资本认为,A公司的首次出资额未达认缴总出资额的20%,不符合法定比例要求,且其实物出资义务尚未履行完毕。A公司遂应天翼资本要求,将办公用房过户给了恒信公司。  甲的同学丙在获悉天翼资本有意投资恒信公司后提出,甲和丙在恒信公司成立前签订有股权代持协议,约定由丙实际出资并享受投资收益,甲仅作为名义股东代行股权。丙据此要求甲返还恒信公司分红,并请求恒信公司确认股东身份。天翼资本经调查确认,甲和丙之间的股权代持协议属实,且不存在可能导致该协议无效的其他法定情形。但甲不同意确认丙的股东身份,只同意向丙返还出资本息,且拒绝返还分红。对于丙的确认股东身份的请求,乙与A公司均表示反对,恒信公司遂予以拒绝。后经天翼资本协调,甲、丙于2007年11月达成和解,甲向丙返还300万元出资款本息并给予高额补偿,丙放弃其他请求并与甲解除股权代持协议。  2007年12月,天翼资本入股恒信公司,恒信公司同时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3月,恒信公司获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2011年1月,恒信公司拟公开增发股票。证券公司调查发现,恒信公司从2008年至2010年分别实现可分配利润1080万元、1800万元和3000万元,并累计分配利润1280万元,其中现金分红480万元。证券公司认为恒信公司在利润分配方面不符合增发条件,建议改换其他融资方式。恒信公司遂申请分期发行8000万元公司债券,并获证监会核准。  2011年7月初,恒信公司总经理秘书丁无意中听到公司总经理与董事长讨论收购B上市公司事宜,遂于7月4日买入B公司股票3万股。7月6日,市场出现收购传闻,B公司股价当日及次日连续涨停。B公司询证相关股东后,于7月8日发布公告,称该公司的股东C公司正与恒信公司就收购事宜进行谈判。B公司股票随即停牌。7月15日,恒信公司与C公司正式签订协议,收购后者所持B公司30%的股份,并发布相关公告,股票复牌。丁于7月18日悉数卖出此前买入的B公司股票,获利丰厚。收购协议于2011年7月底履行完毕,恒信公司成为B公司的大股东。  2012年8月,B公司发布公告称,恒信公司从二级市场再增持B公司1.5%的股份。  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天翼资本认为A公司的实物出资义务未履行完毕的观点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2)甲是否有权拒绝丙关于返还恒信公司分红的请求?并说明理由。  (3)恒信公司是否有权拒绝丙关于确认股东身份的请求?并说明理由。  (4)证券公司认为恒信公司在利润分配方面不符合增发条件的意见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5)B公司是否有义务于7月8日发布关于收购谈判事项的公告?并说明理由。  (6)秘书丁的行为是否构成内幕交易?并说明理由。  (7)恒信公司从二级市场增持B公司1.5%股份时,是否必须向其他股东发出收购要约?并说明理由。[2012年真题改编]

考题 单选题以公开募集方式募集、非公开方式交易的股权为基金投资标的的基金是(  )。A 公募证券投资基金B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C 公募股权投资基金D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考题 单选题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不应( )。A 委托销售私募基金时,自行或委托第三方,对股权投资基金进行风险评级B 自行销售私募基金时,采取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C 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D 通过传播媒体向特定对象进行宣传

考题 单选题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不应( )。A 委托销售私募基金时,自行或委托第三方,对股权投资基金进行风险评级B 通过传播媒体向特定对象进行宣传C 自行销售私募基金时,采取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进行评估D 向投资者承诺投资资本金不受损失

考题 单选题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私募基金的募集和运作,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私募基金募集机构可以通过微信向特定客户推介私募基金B 私募基金必须由基金托管人托管C 私募基金募集机构在认定合格投资者时,投资者持有的信托计划单位可以视为其金融资产D 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得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

考题 单选题基金合同的名称中须标识()字样。A “私募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B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私募投资基金”C “私募基金”、“私募投资基金”D “私募基金”、“私人股权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