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我国企业家也开始出现“裸捐”,“裸捐”指的是把特定范围的个人资产全部捐出。当人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够把财富归还世界,是对人生的一种更为深刻的理解。这表明()。 ①个人选择应该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 ②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③人生的价值只表现在对社会的贡献 ④人的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是统一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该题材料中“裸捐”企业家在奉献社会的基础上也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由此可见,①②两项符合题意,故可以入选;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故③错误,不能入选;④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亦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
更多 “单选题我国企业家也开始出现“裸捐”,“裸捐”指的是把特定范围的个人资产全部捐出。当人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够把财富归还世界,是对人生的一种更为深刻的理解。这表明()。 ①个人选择应该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 ②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③人生的价值只表现在对社会的贡献 ④人的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是统一的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相关考题
考题 第 84 题 学校抗洪抢险献爱心捐助小组突然收到一大笔没有署名的捐款,经过多方查找,可以断定是赵、钱、孙、李中的一个人捐的。经询问,赵说:“不是我捐的”;钱说:“是李捐的”;孙说:“是钱捐的”;李说:“我肯定没有捐。”最后经过详细调查证实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根据以上已知条件,请判断下列哪项为真?A.赵说的是真话,是孙捐的B.李说的是真话,是赵捐的C.钱说的是真话,是李捐的D.李说的是假话,是李捐的

考题 学校在为失学儿童义捐活动中收到两笔没有署真名的捐款,经过多方查找,可以断定是周、吴、郑、王中的某两个人捐的。经询问,周说:“不是我捐的。”吴说:“是王捐的。”郑说:“是吴捐的。”王说:“我肯定没有捐。”最后经过详细调查证实四个人中有两个人说的是真话。根据已知条件,请你判断以下哪项有可能为真?(C) A. 是吴和王捐的。B. 是周和王捐的。C. 是郑和王捐的。D. 是郑和吴捐的。E. 是郑和周捐的。

考题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中有一位同学为海啸灾区捐款1000元,当老师询问时,他们分别这样回答:甲:这1000元不是我捐的。乙:这1000元是丁捐的。丙:这1000元是乙捐的。丁:这1000元不是我捐的。这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由此可见这1000元是谁捐的?( )A.甲B.乙C.丙D.丁

考题 单位在为雪灾地区人民捐款的活动中收到两笔没有署名的捐款,经过查找,可以断定是 张、李、陈、王四人中的某两个捐的。经询问: 张说:“不是我捐的。” 李说:“是王捐的。” 陈说:“是李捐的。” 王说:“我肯定没有捐。” 最后经过调查证实,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 根据上述条件,下列哪项最有可能为真?A.是李和王捐的 B.是张和陈捐的 C.是陈和王捐的 D.是张和李捐的

考题 “裸捐”指的是把特定范围的个人资产全部捐出,当人离开这个世界时,能把财富归还世界,是对人生更为深刻的理解,表明( )。 ①个人选择应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 ②需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③人生的价值只表现在对社会的贡献 ④人的物质贡献比精神贡献更重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题 “裸捐”指的是把特定范围的个人资产全部捐出,当个人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财富归还世界,是对人生一种更为深刻的理解。这表明( )。 ①人的物质贡献比精神贡献更重要 ②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人生的价值只表现在对社会的贡献 ④个人选择应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考题 我国企业家也开始出现“裸捐”,“裸捐”指的是把特定范围的个人资产全部捐出。当人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够把财富归还世界,是对人生的一种更为深刻的理解。这表明()。 ①个人选择应该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 ②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③人生的价值只表现在对社会的贡献 ④人的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是统一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考题 据报道“中国首善”陈光标在致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信中说:“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将不是捐出一半财富,而是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陈光标“裸捐”对提高青少年道德修养的启示是()A、青少年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B、青少年要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C、青少年只要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就能成为道德模范D、青少年阶段加强自身修养主要靠吹嘘

考题 世界第一枚附捐邮票是1897年在()发行。

考题 什么是裸捐?

考题 中国慈善家陈光标一直认为,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当我们活着的时候,创造财富,创造就业,创造文明和进步,无疑是幸福和快乐的,同样,当我们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够把财富归还世界,让更多遭遇不幸和贫困的兄弟姐妹共享,自己清清白白地离开这个世界,更是一种高尚和伟大。相反,如果在巨富中死去则是可耻的。这种财富观() ①体现了一个人的健康信仰和追求,是为人民服务核心道德的体现 ②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巨大精神力量 ③践行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 ④对社会慈善行为会起到导向作用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考题 2010年,一场“巴比晚宴”,将中国人的慈善引向世界的前台,其中最惹人注目的莫过于承诺“裸捐”的“中国首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2010年12月26日上午9时,“首善2011:大连财富论坛--对话陈光标”活动启动,现场,陈光标向大连企业家诠释慈善与社会责任的含义,并盛赞大连慈善业,号召大连企业家与他一道加入慈善事业当中。陈光标“裸捐”对提高青少年道德修养的启示是()A、青少年要加强知识文化修养B、青少年只要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就能成为道德模范C、青少年要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D、青少年现阶段加强自身修养主要靠说

考题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中的“捐馆”是指什么?A、生病B、离开C、因病而亡D、死

考题 中国首善,裸捐第一人是谁()?A、许伯恺B、葛德怿C、陈光标D、均不是

考题 学校抗洪抢险献爱心捐助小组突然收到一大笔没有署名的捐款,经过多方查找,可以断定是赵、钱、孙、李中的一个人捐的。经询问,赵说不是我捐的”;钱说是李捐的”;孙说是钱捐的”;李说:“我肯定没有捐。”最后经过详细调査证实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根据以上已知条件,请判断下列哪项为真()A、赵说的是真话,是孙捐的B、李说的是真话,是赵捐的C、钱说的是真话,是李捐的D、李说的是假话,是李捐的

考题 单选题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中有一位同学为地震灾区捐款1000元,当老师询问时,他们分别这样回答:甲:这1000元不是我捐的。乙:这1000元是丁捐的。丙:这1000元是乙捐的。丁:这1000元不是我捐的。这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由此可见这1000元是()捐的。A 甲B 乙C 丙D 丁

考题 单选题学校山区献爱心捐助小组突然收到一大笔没有署名的捐款,经过多方查找,可以断定是甲、乙、丙、丁中的一个人捐的。经询问,甲说:“不是我捐的。”乙说:“是丁捐的。”丙说:“是乙捐的。”丁说:“我肯定没有捐。”最后经过详细调查证实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根据以上已知条件,请判断下列哪项为真( )A 甲说的是真话,是丙捐的B 丁说的是真话,是甲捐的C 乙说的是真话,是丁捐的D 丁说的是假话,是丁捐的

考题 问答题你独自来到这个世界,独自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你也将独自一个人离开这个世界。(alone)

考题 单选题中国首善,裸捐第一人是谁()?A 许伯恺B 葛德怿C 陈光标D 均不是

考题 问答题什么是裸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