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流速仪法Ⅲ型误差试验,试验次数应在()以上,并分布在高、中、低水位级。
A

10次

B

20次

C

30次

D

50次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流速仪法Ⅲ型误差试验,试验次数应在()以上,并分布在高、中、低水位级。A 10次B 20次C 30次D 50次” 相关考题
考题 单选题逐日水温表中的日值一般填写每日()的水温数值。A 8时B 20时C 8时与20时的平均值D 8时与20时的最大值

考题 单选题悬移质测验用横式采样器,要检查开启盖门的密封胶垫、弹簧和开关是否满足两端筒盖()的使用要求,必要时入水试验。A 同时关闭B 同时开启C 一开一闭D 先后关闭

考题 单选题水准测量计算时,测站平均高差等于黑面高差与红面高差的()值。A 相加B 平均C 相减D 相乘

考题 填空题观测人员观测水位时,身体应(),使视线尽量与水面平行,避免产生折光。

考题 单选题水文资料整编一般经过在站整编、审查、复审、汇编、()及全国终审等工作阶段。A 流域汇编B 水系验收C 流域验收D 区域验收

考题 单选题水位保证率的挑选方法,是将本年各日日平均水位排序,依此挑选第1日、第15日、第30日、()、第180日、第270日及最后日对应的日平均水位,即为各种保证率水位。A 第45B 第60C 第75D 第90

考题 单选题水文()水准测量要求在每一仪器站前后视距不等差单站不超过3m。A 二等B 三等C 四等D 五等

考题 单选题全站仪测图通过电子经纬仪测量碎部点的方向角,()测量仪器站与碎部点的距离,确定碎部点的位置。A 尺量法B 视距法C 水准测量D 光电测距

考题 单选题降水强度是指单位时间降水量,是评定降水()的概念。A 强弱急缓B 大小C 日量D 深度

考题 单选题测定溶解氧与生化需氧量(BOD5)的水样采集时应避免(),水样应充满容器,避免接触空气。A 充气B 曝气C 水样溢出D 阳光直射

考题 判断题地下水国家级水位基本监测站应采用专用水位监测井并实行自动监测;省级行政区重点水位基本监测站宜采用专用水位监测井,宜实行自动监测;实验站监测井宜采用自动监测。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地形图测绘各控制点展绘完后,必须逐点检核,用比例尺在图上量取各控制点之间的距离与已知的边长的最大误差不得超过图上()。A 1.0mmB 0.5mmC 0.4mmD 0.3mm

考题 多选题浮标入水部分,表面应粗糙,可做成()型。A流线B圆C三角D工字

考题 单选题一年内悬移质输沙率的测次,应主要分布在()期。A 洪水B 平水C 枯水D 清水

考题 单选题激光法泥沙颗粒分析一般使用湿样,静置后直接将浓度调整为既能充分混匀又易取样的()浆体,或经试验控制为以能满足最佳取样代表性为标准。A 稀糊状B 稠糊状C 固塑状D 凝固状

考题 单选题翻斗式雨量计精度率定方法是,从翻斗集水口注入一定的水量。模拟4mm/()雨强时,注入清水量应不少于相当于30mm的雨量。A sB minC hD d

考题 判断题实施跨河水准测量超出了水文勘测技师培训范围。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由于水流影响,浮标分布不均匀,或有效浮标过少,可能会导致()从而造成浮标法测流的误差。A 浮标流速横向分布曲线不准B 垂线浮标流速计算不准C 部分流量无法准确计算D 断面流量无法计算

考题 多选题水文三等水准测量尺面读数应读记至lmm的是()。A上丝B下丝C横丝D纵丝

考题 单选题使用确定的水位—流量关系线由水位推算流量时,首先应明确水位—流量关系线对应的(),或推流时段对应的水位—流量关系线。A 推流时段B 测流时间C 水位—面积关系线D 水位—流速关系线

考题 单选题用单沙与断沙关系曲线推求断面平均含沙量,要求关系良好且比较()。A 稳定B 紊乱C 宽泛D 偏散

考题 单选题硬质玻璃贮样容器不宜于贮存()项目的水样。A 六价铬B 钙C 有机物D 硫化物

考题 判断题测站应按任务书或有关规定发报水情。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水准测量时,在水准点上,水准尺应立于()上。A 固定台B 地上C 尺垫D 原点

考题 单选题通常也用流域或考察区域平均每()水文测站控制的面积衡量水文站网密度。A 三B 二C 一D 零

考题 判断题水文测区技术业务综合报告只能按主要业务项目写,不能按阶段工作情况写。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在均匀浮标法流量测验总随机不确定度估算公式中,与流速仪测流方案的Ⅲ型随机不确定度相对应的是()A 断面分布数(由垂线分成的部分流量数目)不足导致的随机不确定度(%)B 插补借用断面随机不确定度(%)C 断面测宽系统不确定度(%)D 断面测深系统不确定度(%)

考题 多选题各级水文部门开展的流量测验专门试验,其主要目的是为了()A保证流量测验精度B争取上级拨付试验经费C验证某些水工程设计效果D验证某些有关河流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