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判断题
同外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无论该国政府是否同意,均不得作为商标申请注册。
A

B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判断题同外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无论该国政府是否同意,均不得作为商标申请注册。A 对B 错” 相关考题
考题 多选题甲与乙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甲为卖方,乙为买方。合同约定,由甲负责运输,运输方式为火车运输,后双方在合同的履行地点上发生争议。就本题的合同履行地点,表述不正确的有:()A甲方所在地的火车站B乙方所在地的火车站C乙方的营业所在地D乙方的仓库所在地

考题 不定项题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中止审理的情形包括( )A案件起诉到人民法院后被告人脱逃,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B在审判过程中,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C在审判过程中,自诉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也未委托诉讼代理人出庭,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D在审判壮程中,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使案件无法继续审理的

考题 单选题依据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商业银行逆境内可以设立分支机构,但其拨付各分支机构营运资金额的总和,不得超过总行资本金总额的多大比例?A 40%B 50%C 60%D 70%

考题 名词解释题合同的变更

考题 问答题A地甲公司与B地乙公司签订一份书面购销合同,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冰箱200台,每台价格是1500元。双方约定由乙公司代办托运,甲公司在收到货物后的10日内付款.合同的违约金为合同价款的10%,并且约定了因合同发生纠纷由合同签订地C地的法院管辖。但是,在合同签订后,乙公司因为资金不足,发生生产困难,没有能够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交付货物。甲公司要求乙公司支付违约金,乙公司拒绝,双方发生争议,甲公司提起诉讼。如果乙公司已经交付了货物,合同的实际履行地是D地,但是,甲公司没有能够按时支付价款,双方发生争议,乙公司提起诉讼,此时,乙公司向D地的法院提起了诉讼,甲公司应诉答辩,没有提出异议,此时D地的法院是否因此而享有管辖权?

考题 多选题若丙公司章程对《投资协议》的内容予以确认,则丙公司董事会的下列何种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2006年真题]A选举乙公司董事长帅某为丙公司董事长B任命公司监事、甲公司代表马某为财务总监C任命帅某为公司总经理D决定斥资500万元参股某广告公司

考题 单选题.交警甲和无业人员乙勾结,让乙告知超载司机“只交罚款一半的钱,即可优先通行”;司机交钱后,乙将交钱司机的车号报给甲,由在高速路口执勤的甲放行。二人利用此法共得32万元,乙留下10万元,余款归甲。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 甲、乙构成受贿罪共犯B 甲、乙构成贪污罪共犯C 甲、乙构成滥用职权罪共犯D 乙的受贿数额是32万元

考题 多选题下列关于国际私法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A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是涉外民事法律关系,不包括涉外商事法律关系B1980年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属于国际私法的范围C国际私法的中心内容是统一实体法规范D国际私活的范围包括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规范及国际民事诉讼和仲裁程序规范

考题 多选题小牛在从甲小学放学回家的路上,将石块扔向路上正常行驶的出租车,致使乘客张某受伤,张某经治疗后脸上仍留下一块大伤疤。出租车为乙公司所有。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2008年真题]A张某有权要求乙公司赔偿医药费及精神损害B甲小学和乙公司应向张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C张某有权要求甲小学赔偿医疗费及精神损害D张某有权要求小牛的监护人赔偿医疗费及精神损害

考题 多选题关于合作企业注册资本减少,说法正确的是()A因投资总额变化的,可以减少B因生产经营规模变化的,可以减少C须经审查批准机关批准D必须向债权人公告

考题 单选题甲商场委托乙加工厂加工5000套西服,由甲商场提供样品和布料。在加工过程中,双方因资金问题发生纠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甲商场终止合同关系,属于行使形成权的行为B 乙加工厂终止合同关系,属于行使形成权的行为C 甲商场乙加工厂终止合同关系,均属于行使形成权的行为D 甲商场乙加工厂终止合同关系,均属于违约行为

考题 单选题1927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公布适用的劳动法令是()。A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B 《陕甘宁边区劳动保险条例》C 《翼鲁边区劳工保护暂行条例》D 《劳动法案大纲》

考题 多选题关于顾客王某与栗某可主张的赔偿费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5年真题]A均可主张为治疗支出的合理费用B均可主张因误工减少的收入C栗某可主张精神损害赔偿D栗某可主张所受损失2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考题 单选题某单位1994年10月招聘职工,要求中专以上学历,并要求应聘者如实填写个人情况表,如有隐瞒,一经发现立即辞退,解除劳动合同。赵某中专未毕业,但托人提前领取了某中专的毕业证;王某是大专毕业。她俩同时被录用。该单位与她们签订了劳动合同,期限4年,试用期半年。两人在试用期工作都很认真。1995年2月,单位发现赵某的中专毕业证是伪造的,要解除与赵某的劳动合同。赵某称自己已怀孕,并持有医院证明。单位并不理会,解除了与赵某的劳动合同。同月,王某经常出现呕吐、恶心,全身不适等症状,经医院诊断为妊娠反应。王某持医院开具的休息证明到单位请假。单位认为王某在招聘时没有如实填写个人情况表,隐瞒了自己怀孕的事实,欺骗单位,也解除了与王某的劳动合同。该单位是否有权解除与王某的劳动合同?为什么?A 该单位有权解除与王某的劳动合同,因为王某隐瞒了怀孕事实,欺骗了招工单位B 该单位有权解除与王某的劳动合同,因为王某既已怀孕,且妊娠反应严重,显然无法胜任目前工作C 该单位无权解除与王某的劳动合同,因为王某在招聘时完全符合应聘条件,无欺骗单位行为D 该单位无权解除与王某的劳动合同,因为王某被录用后工作很认真,表现很好

考题 单选题“继承适用被继承人的住所地法”中的“住所地”是该冲突规范的()A 范围B 系属C 连结点D 准据法

考题 单选题下列有关个人所得税免税、减税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个人持有的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免纳个人所得税B 发放给个人的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免纳个人所得税C 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免征个人所得税D 国务院财政部门有权批准减税

考题 多选题李某在甲市A区新购一套住房,并请甲市B区的装修公司对其新房进行装修。在装修过程中,装修工人不慎将水管弄破,导致楼下住户的家具被淹毁。李某与该装修公司就赔偿问题交涉未果,遂向甲市B区法院起诉。B区法院认为该案应由A区法院审理,于是裁定将该案移送至A区法院,A区法院认为该案应由B区法院审理,不接受移送,又将案件退回B区法院。关于本案的管辖,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08年真题]A甲市A、B区法院对该案都有管辖权B李某有权向甲市B区法院起诉C甲市B区法院的移送管辖是错误的DA区法院不接受移送,将案件退回B区法院是错误的

考题 多选题李某给自己的越野车投保了10万元责任险。李某让其子小李(年16岁)学习开车,某日小李独自开车时不慎撞坏叶某的轿车,叶某为此花去修车费2万元。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07年真题]A应当由李某对叶某承担侵权赔偿责任B应当由小李对叶某承担侵权赔偿责任C因李某疏于管理保险财产,保险公司有权单方通知李某解除保险合同D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赔款后不能对小李行使代位追偿权

考题 单选题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所承保的海上货物运输基本险别中不包括()。A 一切险B 战争险C 水渍险D 平安险

考题 名词解释题实际违约

考题 单选题零盛公司的两个股东是甲公司和乙公司。甲公司持股70%并派员担任董事长,乙公司持股30%。后甲公司将零盛公司的资产全部用于甲公司的一个大型投资项目,待债权人丙公司要求零盛公司偿还货款时,发现零盛公司的资产不足以清偿。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6年真题]A 甲公司对丙公司应承担清偿责任B 甲公司和乙公司按出资比例对丙公司承担清偿责任C 甲公司和乙公司对丙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D 丙公司只能通过零盛公司的破产程序来受偿

考题 多选题某镇政府正在编制本镇规划。根据《城乡规划法》,下列哪些建设项目应当在规划时予以优先安排?( )A镇政府办公楼、招待所B供水、供电、道路、通信设施C商业街、工业园、公园D学校、幼儿园、卫生院、文化站

考题 多选题现在李民一行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得救济?(  )A请所在地居委会作为第三方与京望协商,达成和解协议B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C他们一行人共同推举李民作为代表参加调解、仲裁D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考题 多选题根据集体合同的适用范围为标准,可以将集体合同划分为()。A区域性集体合同B行业性集体合同C全国性集体合同D职业性集体合同

考题 单选题关于再审裁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依照再审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对维持原生效裁判的裁判只能申请再审一次B 乙再审案件,再审法院发现原判决虽理由有瑕疵,但判决结果正确,遂对原判予以维持C 申请再审案件,当事人丙自行和解,欲撤回再审申请,法院经审查准许,并终结再审程序D 丁再审案件,当事人在审理中增加新的诉讼请求,再审法院本着一次解决纠纷原则,对该新请求予以判决

考题 多选题统一实体法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A适用领域有限B参加国数量有限C有些统一实体法具有任意性D适用领域广泛

考题 名词解释题委托合同

考题 单选题我国对来中国投资的外国法人的认可采用()A 特别认可程序B 概括认可程序C 一般认可程序D 混合认可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