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患儿,男,2天。一般情况好。血常规检查提示RBC5.5×1012/L,网织红细胞4%,血涂片计数100个红细胞中,有3~4个有核红细胞。提示()
A

新生儿溶血症的先兆

B

各种原因的新生儿贫血

C

正常现象

D

新生儿溶血症

E

先天性营养性贫血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患儿,男,2天。一般情况好。血常规检查提示RBC5.5×1012/L,网织红细胞4%,血涂片计数100个红细胞中,有3~4个有核红细胞。提示()A 新生儿溶血症的先兆B 各种原因的新生儿贫血C 正常现象D 新生儿溶血症E 先天性营养性贫血” 相关考题
考题 男性。25岁,头晕乏力、面色苍白1年余。检验:RBC2.5×1012/L,HGB65g/L,血涂片见较多球形红细胞,为明确诊断,最需要进行下列何项检查A.骨髓穿刺检查B.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C.网织红细胞计数D.酸化血清溶血试验E.血红蛋白电泳

考题 此患儿最不可能出现的指标是 查看材料A.血红蛋白869/LB.血红细胞2.2×1012/LC.血小板82×109/L。D.血自细胞3.5×109/LE.网织红细胞计数10%

考题 男孩9个月,混合喂养,未添加辅食,1个月来皮肤黏膜逐渐苍白,不爱活动,肝在肋下3cm,脾肋下1cm可触及。血常规:血红蛋白81g/L,红细胞3.4×1012/L,血小板150×109/L。为明确贫血性质,最简便的辅助检查是A.血涂片检查红细胞形态B.血清铁蛋白测定C.血红蛋白分析D.骨髓涂片检查可染铁E.网织红细胞计数

考题 患儿,男,1岁。口唇发白,头发枯黄容易脱落1个月住院。血常规检查: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居多,血红蛋白88g/L,红细胞计数2.8×1012g/L。该患儿经铁剂治疗1周后,首先出现有效的治疗指标是()。 A、血清铁蛋白增加B、红细胞数增加C、血清铁饱和度升高D、血红蛋白量增加E、网织红细胞升高

考题 关于网织红细胞计数时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A、网织红细胞体积较大,计数时应兼顾血膜尾部与两侧B、用瑞氏染液复染可使网织红细胞数值偏高C、染色时间必须充分,一般以37℃15分钟为好D、涂片要薄而均匀,不使红细胞重叠E、染液与血液比例以1:1为宜

考题 关于网织红细胞计数时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A、 网织红细胞体积较大,计数时应兼顾血膜尾部与两侧B、 用瑞氏染液复染可使网织红细胞数值偏高C、 染色时间必须充分,一般以37℃15分钟为好D、 涂片要薄而均匀,不使红细胞重叠

考题 男,20岁,面色苍白三年,其母有贫血史。 体检:贫血面容,脾肋下3cm。红细胞 2.2×1012/L,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10g/L,血小板l20×10g/L,血片可见25%左右球形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计数0.15,Coombs试验阴性( )

考题 患儿,男,4岁。长期偏食。近一月面色渐苍白,自诉全身无力。 查体:肝肋下4cm,脾肋下1cm。 (1)提示:血常规:Hb70g/L,RBC3.0×1012/L。 (2)提示:血常规:Ret2.0%,WBC、PLT均正常,MCV74fl,MCH26pg,MCHC30%。 (3)提示:该患儿铁剂治疗有效。 (4)提示:该患儿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5)提示:患儿服用铁剂3周,血红蛋白无改变。 出现的反应有()。A、红细胞上升B、血红蛋白上升C、血清铁蛋白上升D、网织红细胞上升E、总铁结合力升高F、烦躁等精神症状减轻

考题 男性,25岁,头昏乏力、面色苍白1年余。检验:RBC2.5×1012/L,HGB65g/L,血涂片见较多球形红细胞,为明确诊断,最需要进行下列何项检查()。A、骨髓穿刺检查B、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C、网织红细胞计数D、酸化血清溶血试验E、血红蛋白电泳

考题 患儿,男,2天。一般情况好。血常规检查提示RBC5.5×10/L,网织红细胞4%,血涂片计数100个红细胞中,有3~4个有核红细胞。提示()A、新生儿溶血症的先兆B、各种原因的新生儿贫血C、正常现象D、新生儿溶血症E、先天性营养性贫血

考题 患儿男,10个月,单纯母乳喂养,1个月前反复腹泻。查体:皮肤、黏膜轻度苍白;肝肋下1cm,脾肋下1cm。血常规:Hb80g/L,RBC3.2×1012/L,WBC5.0×109/L,PLT121×109/L。为明确贫血性质,最简便的实验室检查是()A、血涂片检查红细胞形态B、网织红细胞计数C、骨髓涂片检查可染铁D、血清铁蛋白测定E、红细胞渗透脆性

考题 患儿,女,3天。一般情况好,红细胞5.5×1012/L,血红蛋白170g/L,网织红细胞1.5%,血涂片发现计数100个红细胞时有3-4个有核红细胞,提示()A、先天性营养性贫血B、各种原因的新生儿贫血C、新生儿溶血症D、正常现象E、新生儿溶血症的先兆

考题 患儿男,出生后2天。一般情况可。血象:RBC5.5×109/L,网织红细胞1.5%,血涂片计数100个红细胞中,有3~4个有核红细胞。提示()A、新生儿溶血症的先兆B、先天性营养性贫血C、正常现象D、新生儿溶血症E、各种原因的新生儿贫血

考题 女性,35岁,低热,发作性酱油色尿3个月。体检:巩膜黄染,贫血面容,肝、脾不肿大,红细胞2.5×1012/L,血红蛋白50g/L,血小板100×109/L,白细胞4.5×109/L,网织红细胞计数0.15,尿隐血试验阳性: 本例如需明确诊断应做下列哪项检查()A、血红蛋白电泳B、Ham试验C、外周血涂片观察红细胞形态D、Coombs试验E、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考题 患儿,男,2天。一般情况好。血常规检查提示RBC5.5×1012 /L,网织红细胞4%,血涂片计数100个红细胞中,有3~4个有核红细胞。提示()A、新生儿溶血症的先兆B、各种原因的新生儿贫血C、正常现象D、新生儿溶血症E、先天性营养性贫血

考题 男,31岁,低热,发作性酱油色尿4个月。体检:巩膜黄染,贫血面容,肝、脾不肿大,RBC2.5×1012/L,HGB60g/L,PLT110×109/L,WBC6.5×109/L,网织红细胞计数0.15,尿隐血试验阳性。 本例如需明确诊断应做下列的检查是()A、外周血涂片观察红细胞形态B、Ham试验C、Coombs试验D、血红蛋白电泳E、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考题 某贫血患者外周血检查结果:RBC3.5×1012/L,网织红细胞百分率15%,其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应为( )A、525/LB、525×109/LC、5.25×1012/LD、525×1012/LE、52.5×1012/L

考题 患儿,女,3天。一般情况好,红细胞5.5×10/L,血红蛋白170g/L,网织红细胞1.5%,血涂片发现计数100个红细胞时有3-4个有核红细胞,提示()A、先天性营养性贫血B、各种原因的新生儿贫血C、新生儿溶血症D、正常现象E、新生儿溶血症的先兆

考题 男婴,2d龄,一般情况可,血象:RBC5.5×10/L。网织红细胞1.5%,血涂片计数100个红细胞中有3~4个有核红细胞,提示下列哪种情况()A、新生儿溶血病的前兆B、各种原因的新生儿贫血C、正常现象D、新生儿溶血病E、先天性营养性贫血

考题 单选题患儿,男,2天。一般情况好。血常规检查提示RBC5.5×10/L,网织红细胞4%,血涂片计数100个红细胞中,有3~4个有核红细胞。提示()A 新生儿溶血症的先兆B 各种原因的新生儿贫血C 正常现象D 新生儿溶血症E 先天性营养性贫血

考题 单选题患儿男,出生后2天。一般情况可。血象:RBC5.5×109/L,网织红细胞1.5%,血涂片计数100个红细胞中,有3~4个有核红细胞。提示()A 新生儿溶血症的先兆B 先天性营养性贫血C 正常现象D 新生儿溶血症E 各种原因的新生儿贫血

考题 单选题患儿,女,3天。一般情况好,红细胞5.5×10/L,血红蛋白170g/L,网织红细胞1.5%,血涂片发现计数100个红细胞时有3-4个有核红细胞,提示()A 先天性营养性贫血B 各种原因的新生儿贫血C 新生儿溶血症D 正常现象E 新生儿溶血症的先兆

考题 单选题患儿,女,3天。一般情况好,红细胞5.5×1012/L,血红蛋白170g/L,网织红细胞1.5%,血涂片发现计数100个红细胞时有3-4个有核红细胞,提示()A 先天性营养性贫血B 各种原因的新生儿贫血C 新生儿溶血症D 正常现象E 新生儿溶血症的先兆

考题 单选题患儿男,10个月,单纯母乳喂养,1个月前反复腹泻。查体:皮肤、黏膜轻度苍白;肝肋下1cm,脾肋下1cm。血常规:Hb80g/L,RBC3.2×10/L,WBC5.0×10/L,PLT121×10/L。为明确贫血性质,最简便的实验室检查是()A 血涂片检查红细胞形态B 网织红细胞计数C 骨髓涂片检查可染铁D 血清铁蛋白测定E 红细胞渗透脆性

考题 单选题生后3天的女婴,一般情况好,血红细胞5.5×1012/L,血红蛋白:170g/L,网织红细胞:1.5%,血涂片发现计数100个红细胞时有3~4个有核红细胞,提示()A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B 新生儿轻度贫血C 新生儿溶血症D 新生儿溶血症的先兆E 正常现象

考题 单选题生后2天,男婴,一般情况可。血象:RBC5.5×1012/L,网织红细胞1.5%,血涂片计数100个红细胞中,有3~4个有核红细胞。提示()A 新生儿溶血症的先兆B 先天性营养性贫血C 正常现象D 新生儿溶血症E 各种原因的新生儿贫血

考题 单选题男婴,2d龄,一般情况可,血象:RBC5.5×10/L。网织红细胞1.5%,血涂片计数100个红细胞中有3~4个有核红细胞,提示下列哪种情况()A 新生儿溶血病的前兆B 各种原因的新生儿贫血C 正常现象D 新生儿溶血病E 先天性营养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