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李某是某县统计局工作人员,因疏忽大意导致该县两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月报报表被焚毁。对李某的行为应按有关规定给予()。
A

责令改正

B

通报批评

C

罚款

D

处分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李某是某县统计局工作人员,因疏忽大意导致该县两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月报报表被焚毁。对李某的行为应按有关规定给予()。A 责令改正B 通报批评C 罚款D 处分” 相关考题
考题 某县直单位党组成员李某因违反有关规定被县委县政府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撤销行政职务处分,该单位党组认为处分畸重,拒不落实对李某降低职级工资的决定。该单位党组违反了什么纪律?A.工作纪律B.群众纪律C.政治纪律D.组织纪律

考题 某区侨联主席李某使用自己保管的公务油卡为自己和朋友的私车加油15次,共计 3155.1元。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李某进行通报批评B.对李某进行纪律处分C.责令李某作出书面检查D.责令李某退缴违纪所得

考题 某县人民医院收费窗口工作人员李某在办理彭某某医保业务时,在医保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谎称“医保系统坏了,读不出医保卡”,推诿敷衍办事群众。请问对李某进行问责的方式包括哪些?() A.责令李某公开道歉B.责令李某作出书面检查C.对李某通报批评D.责令李某辞职

考题 某县农业农村局在开展农资市场执法检查时,发现某乡镇农药经销商李某未按规定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台账,责令其立即改正。三个月后,再次检查发现李某仍然没有建立回收台账。按照规定,某县农业农村局对李某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正确的是: ()。 A.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B.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C.吊销其农药经营许可证

考题 某县从事母婴保健工作的医师李某,违反《母婴保健法规定》,出具有关虚假医学证明而且情节严重。该县卫生局应依法给予李某的处理是A.罚款B.警告C.通报批评D.降职降薪E.取消执业资格

考题 某县工商局科员李某因旷工被给予警告处分。关于李某的处分,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处分决定可以口头方式通知李某 B.处分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 C.受处分期间为12个月 D.李某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考题 在采购办公用品过程中,办公室主任李某指使采购员张某伪造采购发票,多报销1000元。对该行为,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可以对张某进行的处罚是( )。 A.责令限期改正,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B.责令限期改正,3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 C.通报,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D.通报,3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

考题 2001年6月,某县地税局按规定对李某的出租车安装了税控装置。2001年7月,税务部门在检查中发现李某的税控装置已被自行撤除。对此,税务机关应()。A、责令限期改正,但不得处罚B、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罚款C、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000元以下罚款D、责令限期改正,处2000以上10000以下罚款

考题 2001年6月,某县地税局按规定对李某的出租车安装了税控装置。2001年7月,税务部门在检查中发现李某的税控装置已被自行撒除。对此,税务机关应()。A、责令限期改正,但不得处罚B、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C、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000元以下罚款D、责令限期改正,处2000以上10000以下罚款

考题 李某是某县统计局工作人员,因疏忽大意导致该县两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月报报表被焚毁。对李某的行为应按有关规定给予()。A、责令改正B、通报批评C、罚款D、处分

考题 员工李某到某县支行检查工作,在检查中李某发现该县支行在财务上有严重违规行为,该县支行副行长肖某是李某的同学,在肖某找李某说情的情况,李某未反映该行的严重违规行为,其后不久在银监部门的检查中发现该行的严重违规问题并给予罚款20万元的处罚,依据新修订的《中国建设银行员工违规处理办法》应给予李某()处理。A、李某的行为具有普遍性,不应给予任何处分B、李某的行为应给予批评教育C、李某的行为应给予通报批评教育D、李某的行为违反了履职尽责和监督管理规定,应按照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理

考题 动物检疫员李某未经检疫即对某头猪胴体出具了检疫证明,并加盖了检疫印章,则对李某采取的处理措施可以是()。A、由本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给予记过处分B、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责令改正C、对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通报批评D、罚款

考题 李某到山林中捉野兔,被某县林业局所设立的护林防火检查站的工作人员截住,工作人员发现其无证入山,对其罚款10元。李某不服,欲申请行政复议。本案中的行政主体是()A、县政府B、县林业局C、护林防火站D、李某

考题 李某2014年因违法行为被吊销导游证。2015年6月被发现仍然在带团。根据《旅游法》规定,旅游主管部门除责令其改正外,还应对李某的行为进行的处罚包括()。A、予以公告B、没收违法所得C、并处1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D、违法所得2千元以上的,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

考题 李某在幼林地内进行放牧致使森林受到毁坏,林业主管部门不应对其做出的处罚是()A、责令李某依法赔偿损失B、责令李某停止违法行为C、责令李某补种毁坏株数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树木D、处毁坏林木价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

考题 李某被责令12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足球比赛,下列哪项是导致李某被禁止观看比赛原因?()A、李某因赌博被行政拘留15日B、李某因在观看足球比赛时扰乱足球秩序,被处以罚款200元C、李某因观看音乐会时扰乱会场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罚款200元

考题 李某,某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在任职期间其经常利用职权,为自己或者与其有密切关系的人谋取私利。对此,该法院曾经对李某给予记过处分,但李某不以引为戒,反而变本加厉。该法院经考察认为李某已不适合继续担任该庭庭长。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A、李某的行为违反了《法官法》的规定,而且性质比较严重,应当给予处分B、应当对李某给予降级的处分C、应当对李某给予撤职的处分D、在对李某给予行政处分的同时,降低其工资和等级

考题 在同一家报关企业工作的张某和李某,由于李某未取得报关员证。因此张某将自己的《报关员证》借给同事李某进行报关。根据海关现行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关对于张某的行为,海关责令其改正,并一次记分10分,并可以处人民币2000元以下的罚款B、海关对于张某的行为,海关责令其改正,并一次记分20分,并可以处人民币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C、海关对于李某的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10万元以下罚款D、海关对于李某的行为,以走私行为论处,可以并处10万元以下罚款

考题 李某到山林中捉野兔,被某县林业局所设立的护林防火检查站的工作人员截住,工作人员发现其无证入山,对其罚款10元。李某不服,欲申请行政复议。本案中的行政相对方是()A、县政府B、县林业局C、护林防火站D、李某

考题 某县支行副行长李某在配合组织信访核查中,向组织提供虚假情况,掩盖事实,依据新修订的《中国建设银行员工违规处理办法》应给予李某()处理。A、口头警告B、通报批评C、减发绩效D、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考题 单选题党员赵某驾车途经106国道乔崇町路段时,遇到一车祸伤者李某呼救,他以赶时间办事为由拒绝,不久伤者李某因失血过多在路边死亡。对赵某这一行为,应该()。A 不给予处分B 给予严重警告处分C 给予留党察看处分D 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考题 单选题2001年6月,某县地税局按规定对李某的出租车安装了税控装置。2001年7月,税务部门在检查中发现李某的税控装置已被自行撤除。对此,税务机关应()。A 责令限期改正,但不得处罚B 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罚款C 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000元以下罚款D 责令限期改正,处2000以上10000以下罚款

考题 单选题李某到山林中捉野兔,被某县林业局所设立的护林防火检查站的工作人员截住,工作人员发现其无证入山,对其罚款10元。李某不服,欲申请行政复议。本案中的行政相对方是()A 县政府B 县林业局C 护林防火站D 李某

考题 单选题某县工商局科员李某因旷工被给予警告处分。关于李某的处分,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7年真题]A 处分决定可以口头方式通知李某B 处分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C 受处分期间为12个月D 李某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考题 单选题2001年6月,某县地税局按规定对李某的出租车安装了税控装置。2001年7月,税务部门在检查中发现李某的税控装置已被自行撒除。对此,税务机关应()。A 责令限期改正,但不得处罚B 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C 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000元以下罚款D 责令限期改正,处2000以上10000以下罚款

考题 单选题动物检疫员李某未经检疫即对某头猪胴体出具了检疫证明,并加盖了检疫印章,则对李某采取的处理措施可以是()。A 由本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给予记过处分B 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责令改正C 对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通报批评D 罚款

考题 单选题员工李某到某县支行检查工作,在检查中李某发现该县支行在财务上有严重违规行为,该县支行副行长肖某是李某的同学,在肖某找李某说情的情况,李某未反映该行的严重违规行为,其后不久在银监部门的检查中发现该行的严重违规问题并给予罚款20万元的处罚,依据新修订的《中国建设银行员工违规处理办法》应给予李某()处理。A 李某的行为具有普遍性,不应给予任何处分B 李某的行为应给予批评教育C 李某的行为应给予通报批评教育D 李某的行为违反了履职尽责和监督管理规定,应按照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