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问答题
简述隧道底板施工控制导线点(或线路中线点)的标识标记要求。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问答题简述隧道底板施工控制导线点(或线路中线点)的标识标记要求。” 相关考题
考题 为控制5道路中线的平面位置需要敷设路线导线,路线导线点称为转点。()

考题 对于隧道施工测量的一般规定,说法正确的有( )。 A、控制测量的精度应以中误差衡量,最大误差(极限误差)规定为中误差的两倍 B、长隧道设置的精密三角网或精密导线网,应定期对其基准点和水准点进行校核 C、洞内水准点、中线点应根据隧道平纵面、隧道长度等定期进行复核 D、洞外控制点应根据施工进度设定 E、洞内施工隧道测量、桩点必须稳定、可靠,且通视良好

考题 隧道竣工后,应在直线地段每根据需要加测断面处,测绘以()为准的隧道实际净空。A、 路线中线 B、 导线点 C、 控制网 D、 路线边线

考题 下列关于线路平面控制网的描述,正确的有(  )。 A.CPⅡ控制网宜在初测阶段建立,困难时应在定测前完成 B.CPⅡ采用GPS测量或导线测量方法施测 C.CPⅡ控制网应按要求沿线路布设,并附合于CP工控制网上 D.CPⅡ控制点宜选在距线路中线50~1000m范围内 E.在线路勘测设计起、终点及不同测量单位衔接地段,应联测2个及以上CP Ⅱ控制点作为共用点

考题 线路中线测量前,当控制点精度和密度不能满足中线测量需要时,平面应按( )等GNSS或一级导线测量精度要求加密。A.三 B.四 C.五 D.六

考题 线路施工桩点是指( )。A.标志线路中心位置的中线桩 B.标志路基施工界线的边桩 C.标志线路中心位置的中线桩和标志路基施工界线的边桩 D.平曲线控制桩

考题 隧道施工测量中,常采用导线法进行洞内控制测量,与洞外导线相比,洞内导线具有的特点是()。A:导线形状只能敷设支导线或狭长形导线环B:对导线边长没有限制,可以任意布设C:导线不能一次布设完成,随着隧道的开挖逐渐向前延伸D:导线点有时设于坑道顶板,采用点下对中E:导线只能用重复观测的方法进行检核

考题 隧道施工变形监测 1)工程概况 ××地铁一期工程南北线(玄武门站至许府巷站)区间圆形隧道(左、右线)与××公路隧道在新模范马路与中央路的丁字路口立体交叉,××公路隧道从地铁区间隧道的上方穿越,并先于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公路隧道在城墙西段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SMW工法,主体结构在与地铁隧道相交段为钢筋混凝土箱体结构。主体结构底板为850mm厚钢筋混凝土,垫层为200mm厚素混凝土,并沿××公路隧道纵向设抗拔桩。 地铁第一台盾构机第一次从许府巷站南端头左线出发向玄武湖站方向掘进,并于同年1 0月中旬反向从地铁右线再次穿过××公路隧道。在立体交叉段,地铁盾构与××公路隧道的净间距约为1~2m。由北向南,地铁隧道左线与××公路隧道净间距为1.053~1. 760m,右线与××公路隧道净间距仅为1.004~1. 711m。在××公路隧道和地铁盾构隧道交叉段,两者之间的最小净距仅为1.004m,最大净距也不过1.760m。当该段××公路隧道建好后,地铁盾构从××公路隧道下面穿过,将会扰动周围土体,××公路隧道底板的地基反力会有变化,从而影响××公路隧道主体结构受力,可能会产生不利的后果。根据××公路隧道建设指挥部要求,需在地铁盾构穿过××公路隧道时,实时监测地铁盾构施工对××公路隧道的影响,从而指导施工,做到信息化施工。 2)监测项目 (1)地表沉降监测; (2)××公路隧道底板沉降。 3)监测方法 (1)地表沉降监测 ①监测目的。 掌握盾构推进时地表沉降规律,盾构推进对地表和地面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以指导施工和确保施工安全。 ②测点布设。 距××公路隧道结构边线30m范围(重点监控地段)、金川河地段沿盾构隧道轴线纵向每隔10m布设一个地表测点,其余地段每隔20m布设一个监测点(有房屋地段在空地处布设)。 同时,在盾构隧道两侧(约17m)范围内布设地表横向沉陷槽测点,沿××公路隧道中线和金川河边各布设一组。测点埋设主要为工作基点与测点的埋设。工作基点埋设在沉降影响范围以外的稳定区域,并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以利于观测,至少埋设2个工作基点,以便于工作基点互相检核,并且工作基点应与附近水准点联测取得原始高程。 (2)××公路隧道底板监测 ①监测目的。 通过实时监测,掌握盾构推进××公路隧道底板的沉降和隆起情况,以指导施工和保证施工安全。监测要求为:当地铁盾构掘进距××公路隧道结构线50m范围内时,实时监测××公路隧道底板下地基反力和土体位移、底板面位移及底板应力变化情况。控制的标准为:隆起值为10mm,允许沉降值为30mm 。以控制标准的70%作为预警值。 ②监测点布设。 工作基点布设:工作基点是沉降和隆起测试的基础,本次测试共埋设3个工作基点,距离地铁盾构左线中线50m以外。其中,BM0为隧道施工的水准点,与BM1、BM2一起构成首级控制网并提供原始高程。工作基点和观测点的埋设均采用在隧道底板钻孔,然后埋入直径16~18mm、长100~200mm的膨胀螺栓或半圆头钢筋制成。 本次沉降和隆起观测的观测点重点布设在××公路隧道底板上。在隧道的南、北线上分别布设三个断面,断面号从北到南分别为NⅠ、NⅡ、NⅢ和SⅠ、SⅡ、SⅢ,每个断面上从西到东的观测点分别用1~13表示。各个断面上的点布设在以地铁盾构为中心的两侧。观测点布设总数为1 3*6=7 8个点。 4)问题 (1)简述变形监测工作的特点。 (2)简述变形监测网的网点布设要求。 (3)变形观测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简述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工作内容。

考题 导线点可作为施工区施工控制点使用。

考题 铁路隧道中每个洞口应测设不少于()个平面控制点(包括洞口投点及相联系的三角点或导线点)和()个高程控制点。A、2,3B、3,3C、3,2

考题 隧道竣工后,应在直线地段根据需要加测断面处,测绘以( )为准的隧道实际净空。A、路线中线B、导线点C、控制网D、路线边线

考题 采用导线法CPIII控制点宜设于线路外侧,距线路中线的距离一般为()。A、100~150mB、200mC、10~20mD、3~4m

考题 配件上清晰的颜色标识和标记、调整控制点、并且用文件标准化,符合SEMD的基本要求。

考题 隧道洞内控制测量,洞内导线点应布设在施工干扰小、稳固可靠的地方,点间视线应离开洞内设施()m以上。

考题 高程控制测量一般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施测,每间隔距离500m,在隧道的底板或边墙上埋设一个高程控制点,也可利用地下导线点标志作为高程控制点。

考题 客专线无砟轨道施工需要增设中线维护基桩时,应复测()控制点,并根据此控制点进行线路中线、维护基桩测量。A、CPⅢB、CPⅡC、CPⅠ

考题 洞内导线应尽量沿( )布设。A、导线点B、控制网C、路线中线D、视线范围

考题 由于导线延伸很长,为了避免误差累积并进行检核,要求每隔一定距离应与()联测。A、高级水准点B、国家控制点C、中线放样点D、线路首级平面控制点

考题 问答题简述隧道底板施工控制导线点(或线路中线点)的标识标记要求。

考题 单选题洞内导线应尽量沿()布设。A 导线点B 控制网C 路线中线D 视线范围

考题 填空题地下平面和高程控制点标志,应根据施工方法和隧道结构形状确定,并宜埋设在隧道底板、()、()。

考题 问答题简述线路中线点联测工作对起算点、导线长度、点位间距以及外业施测精度的有关要求。

考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隧道中线放样的说法错误的是()。A 导坑延伸使用的临时中线点,一般在直线上每200m一点,在曲线上每70m一点B 在隧道开挖初期,应以洞口控制点为依据,放样临时隧道中线C 当隧道掘进到一定距离后,按洞内控制点,建立正式中线点D 洞内设立的主要导线点和施工导线点,都可以作为放样中线点的测站点和定向点

考题 单选题客专线无砟轨道施工需要增设中线维护基桩时,应复测()控制点,并根据此控制点进行线路中线、维护基桩测量。A CPⅢB CPⅡC CPⅠ

考题 判断题为控制5道路中线的平面位置需要敷设路线导线,路线导线点称为转点。A 对B 错

考题 填空题重新测设的变更区段线路中线点,应与变更区段两端的线路中线(),并依据测量结果进行归化改正,归化改正后的线路中线点应标识清楚。

考题 单选题隧道竣工后,应在直线地段根据需要加测断面处,测绘以( )为准的隧道实际净空。A 路线中线B 导线点C 控制网D 路线边线

考题 多选题由于导线延伸很长,为了避免误差累积并进行检核,要求每隔一定距离应与()联测。A高级水准点B国家控制点C中线放样点D线路首级平面控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