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1998年1月,作者A与S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将自己编著的大学高年级教材《某某学教程》的专有出版权授予S出版社,并约定合同有效期为10年。同年7月,S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该教材,次年7月售罄,此后便未重印。2000年1月及12月,作者A先后两次向S出版社书面订购该教材,均因印数太小.S出版社未能重印供书。因教学需要,2001年7月A授权本人所在学校的T出版社出版该教材。由于开学在即,T出版社便影印S出版社的《某某学教程》以应急需,并于2001年8月正式向校内外发行。S出版社知道后,认为A在出版合同尚未到期时又把该教材的专有出版权授予T出版社,是合同违约行为,故要求A支付违约金。A不同意。正在双方争辩期间,S出版社又发现,另一学校也因教学急需而由该校R出版社于2001年6月底影印了S出版社的《某某学教程》,并公开发行。T出版社()。
A

出版该书侵犯了S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

B

行为完全合法,不存在任何过错

C

以影印方式出书也侵犯了S出版社的权益

D

为满足教学急需,影印发行教材属于合理使用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1998年1月,作者A与S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将自己编著的大学高年级教材《某某学教程》的专有出版权授予S出版社,并约定合同有效期为10年。同年7月,S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该教材,次年7月售罄,此后便未重印。2000年1月及12月,作者A先后两次向S出版社书面订购该教材,均因印数太小.S出版社未能重印供书。因教学需要,2001年7月A授权本人所在学校的T出版社出版该教材。由于开学在即,T出版社便影印S出版社的《某某学教程》以应急需,并于2001年8月正式向校内外发行。S出版社知道后,认为A在出版合同尚未到期时又把该教材的专有出版权授予T出版社,是合同违约行为,故要求A支付违约金。A不同意。正在双方争辩期间,S出版社又发现,另一学校也因教学急需而由该校R出版社于2001年6月底影印了S出版社的《某某学教程》,并公开发行。T出版社()。A 出版该书侵犯了S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B 行为完全合法,不存在任何过错C 以影印方式出书也侵犯了S出版社的权益D 为满足教学急需,影印发行教材属于合理使用” 相关考题
考题 在著作权中,图书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 () A、是出版者对其出版的作品享有的权利;B、是出版者对著作权人作品享有的权利;C、可以与作者约定专有出版权的时间;D、有效期限为十年

考题 著名作家W的长篇小说《世纪情缘》已由大江出版社出版,W授予大江出版社在五年内享有该书的专有出版权。因此W在这五年内不能再授权其他出版社出版其长篇小说《世纪情缘》。()

考题 甲出版社与某作家在出版社合同中约定甲享有专有出版权,但关于“专有”在合同中没有明确的具体内容,此时()。A.合同无效B.合同效力特定C.合同可撤销D.合同有效

考题 李琳撰写了专著《知识产权实务问题研究》,并与某出版社签订了专有出版合同()A.出版社对该书的装帧设计享有邻接权B.出版社对该书的版式设计享有邻接权C.出版社的邻接权保护期截止于该书出版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D.出版社依法享有十年的专有出版权

考题 1993年,作者甲与出版社乙就其作品W签订了一份出版合同。该合同的有效期自1993年8月1日至1999年7月31日。1997年10月21日,甲又与丙出版社就作品W签订了一份出版合同,并付诸实施。那么,()A.乙出版社对甲之作品W享有专有出版权;B.丙出版社对甲之作品W也享有专有出版权;C.甲侵犯了乙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D.丙侵犯了乙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E.甲丙均未侵犯乙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

考题 作者甲将自己创作的一部小说交乙出版社出版,但双方始终未签订出版合同。事后,该作者又与丙出版社签订了专有出版合同,将此书交丙出版。现乙对甲和丙提出异议。本案依法应如何认定?( )A.甲的行为属一稿多投,侵犯了乙的权利B.丙明知乙出版此书,仍与甲签订出版合同,属侵权行为C.甲一稿多投并不违法,乙不签订出版合同有悖著作权法的要求D.乙应当尊重丙的专有出版权,不得再出版此书

考题 某大学教授黄某完成一本汉语学术专著,字数约50万。2004年7月,黄某与北京市某出版社甲签订了一份出版合同,合同约定,黄某将这本专著交由该出版社出版,该出版社在中国大陆地区对该书享有专有出版权,合同有效期5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甲出版社享有该书版式设计的专有权 B.若该书于2004年8月首版,出版社对该书版式设计的专有权可持续至2014年12月31日 C.甲出版社享有该书的专有出版权,其他出版社在该书出版后5年内无权出版该书的蒙文版 D.甲出版社在合同有效期内,有权在中国大陆地区以汉语出版该书的修订版

考题 专有出版权产生的依据是() A、作品创作人的著作权B、著作权人与出版社的约定C、法律的规定D、出版人的特权

考题 某大学教授黄某完成一本汉语学术专著,字数约50万。2010年7月,黄某与北京市甲出版社签订了一份出版合同,合同约定,黄某将这本专著交由该出版社出版,该出版社在中国大陆地区对该书享有专有出版权,合同有效期为5年。依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甲出版社享有该书版式设计的专有权B.若该书于2010年8月首版,出版社对该书版式设计的专有权可持续至2020年12月31日C.甲出版社享有该书的专有出版权,其他出版社在该书出版后5年内无权出版该书的蒙文版D.甲出版社在合同有效期内,有权在中国大陆地区以汉语出版该书的修订版

考题 1998年1月,作者A与S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将自己编著的大学高年级教材《某某学教程》的专有出版权授予S出版社,并约定合同有效期为10年。同年7月,S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该教材,次年7月售罄,此后便未重印。2000年1月及12月,作者A先后两次向S出版社书面订购该教材,均因印数太小.S出版社未能重印供书。因教学需要,2001年7月A授权本人所在学校的T出版社出版该教材。由于开学在即,T出版社便影印S出版社的《某某学教程》以应急需,并于2001年8月正式向校内外发行。S出版社知道后,认为A在出版合同尚未到期时又把该教材的专有出版权授予T出版社,是合同违约行为,故要求A支付违约金。A不同意。正在双方争辩期间,S出版社又发现,另一学校也因教学急需而由该校R出版社于2001年6月底影印了S出版社的《某某学教程》,并公开发行。A的做法()。A、是合同违约行为,应向S出版社支付违约金B、是将同一作品重复授权出版,侵犯了S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应返还S出版社支付的稿酬并赔偿其损失C、间接损害了S出版社的利益,应向其赔礼道歉,并将从T出版社获得的稿酬转交给S出版社作为适当赔偿D、完全符合法律规定,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考题 1998年1月,作者A与S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将自己编著的大学高年级教材《某某学教程》的专有出版权授予S出版社,并约定合同有效期为10年。同年7月,S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该教材,次年7月售罄,此后便未重印。2000年1月及12月,作者A先后两次向S出版社书面订购该教材,均因印数太小.S出版社未能重印供书。因教学需要,2001年7月A授权本人所在学校的T出版社出版该教材。由于开学在即,T出版社便影印S出版社的《某某学教程》以应急需,并于2001年8月正式向校内外发行。S出版社知道后,认为A在出版合同尚未到期时又把该教材的专有出版权授予T出版社,是合同违约行为,故要求A支付违约金。A不同意。正在双方争辩期间,S出版社又发现,另一学校也因教学急需而由该校R出版社于2001年6月底影印了S出版社的《某某学教程》,并公开发行。R出版社()。A、侵犯了S出版社的权益B、侵犯了T出版社的权益C、侵犯了A的权益D、为满足教学急需印制发行教材,完全合法

考题 作者在发表自己的论文或出版自己的作品,获得了一定的稿酬后,论文或作品的出版权就归()所有A、作者B、出版社或杂志社C、杂志社或作者D、出版社和作者

考题 甲出版社与某作家在出版社合同中约定甲享有专有出版权,但关于“专有”在合同中没有明确的具体内容,此时()。A、合同无效B、合同效力特定C、合同可撤销D、合同有效

考题 李琳撰写了专著《知识产权实务问题研究》,并与某出版社签订了专有出版合同()A、出版社对该书的装帧设计享有邻接权B、出版社对该书的版式设计享有邻接权C、出版社的邻接权保护期截止于该书出版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D、出版社依法享有十年的专有出版权

考题 2004年5月,S出版社未经作者X许可出版了他的一部小说。该小说20年前已出版,但此后从未重印或再版。2006年6月,作者X在书店买到该图书,并于2006年8月提起诉讼。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S出版社的行为不属于"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B、S出版社的行为属于"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C、S出版社没有侵犯作者X的发表权D、该侵权行为已超过两年的诉讼时效,作者X已丧失实际意义上的诉讼权

考题 出版社的权利包括()。A、专有出版权B、修改、删节权C、重印、再版权D、制定和修改合同权E、版式设计权

考题 1998年1月,作者A与S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将自己编著的大学高年级教材《某某学教程》的专有出版权授予S出版社,并约定合同有效期为10年。同年7月,S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该教材,次年7月售罄,此后便未重印。2000年1月及12月,作者A先后两次向S出版社书面订购该教材,均因印数太小.S出版社未能重印供书。因教学需要,2001年7月A授权本人所在学校的T出版社出版该教材。由于开学在即,T出版社便影印S出版社的《某某学教程》以应急需,并于2001年8月正式向校内外发行。S出版社知道后,认为A在出版合同尚未到期时又把该教材的专有出版权授予T出版社,是合同违约行为,故要求A支付违约金。A不同意。正在双方争辩期间,S出版社又发现,另一学校也因教学急需而由该校R出版社于2001年6月底影印了S出版社的《某某学教程》,并公开发行。T出版社()。A、出版该书侵犯了S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B、行为完全合法,不存在任何过错C、以影印方式出书也侵犯了S出版社的权益D、为满足教学急需,影印发行教材属于合理使用

考题 作者甲将自己创作的一部小说交乙出版社出版,但双方始终未签订出版合同。事后,甲又与丙出版社签订了专有出版合同,将此书稿交丙出版。现乙对甲和丙提出异议。本案依法应如何认定?()A、甲的行为属于一稿多投,侵犯了乙的权利B、丙明知乙已出版此书仍与甲签订出版合同,属侵权行为C、甲一稿多投并不违法,乙不签订出版合同有悖著作权法的要求D、乙应当尊重丙的专有出版权,不得再出版此书

考题 1993年,作者甲与出版社乙就其作品W签订了一份出版合同。该合同的有效期自1993年8月1日至1999年7月31日。1997年10月21日,甲又与丙出版社就作品W签订了一份出版合同,并付诸实施。则()A、乙出版社对甲之作品W享有专有出版权B、丙出版社对甲之作品W也享有专有出版权C、甲侵犯了乙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D、丙侵犯了乙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E、甲丙均未侵犯乙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

考题 单选题甲图书出版社仅拥有《启迪》一书的纸质版专有出版权,乙网络出版公司欲将此书用于网络出版。为此,乙公司(  )。A 必须获得甲出版社的授权才可以出版B 必须获得作者和甲出版社的共同授权才可以出版C 必须获得作者授权才可以出版D 可用转载方式出版该书并向作者支付报酬

考题 多选题A的做法(  )。A是合同违约行为,应向S出版社支付违约金B是将同一作品重复授权出版,侵犯了S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应返还S出版社支付的稿酬并赔偿其损失C间接损害了S出版社的利益,应向其赔礼道歉,并将从T出版社获得的稿酬转交给S出版社作为适当赔偿D完全符合法律规定,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考题 多选题出版社的权利包括()。A专有出版权B修改、删节权C重印、再版权D制定和修改合同权E版式设计权

考题 多选题T出版社(  )。A出版该书侵犯了S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B行为完全合法,不存在任何过错C以影印方式出书也侵犯了S出版社的权益D为满足教学急需,影印发行教材属于合理使用

考题 问答题2010年10月,某大学副教授李东与A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将其作品《出版法规简明教程》在中国内地地区图书形式的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独家授予A出版社,期限为5年。合同约定中包括A出版社按60元/千字的标准向李东支付基本稿酬;印数稿酬的标准和稿酬的计算方法均按国家版权局的有关规定;基本稿酬和第一次印数稿酬均在出版后一个月内付清。如果A出版社在其官方网站上销售电子书,必须按版税计算,版税率为40%,每年年底结算一次。签约后,李东在约定的期限内将《出版法规简明教程》的全部电子稿件交付A出版社。 2011年6月,《出版法规简明教程》一书出版。该书每个页面的版心部分排28行,每行26字;正文部分共222面,其中有8章的末尾留有空白,合计共160行;出版前言1面,目录3面,末尾的空白合计19行;还有主书名页1页,用与正文不同的纸张印刷。版权页上载明总字数为184.7千字,首印数为7500册。到2011年年底,A出版社按15元的定价共下载《出版法规简明教程》的电子书1500份。首次印刷,A出版社支付给李东的税前稿酬总额是多少?

考题 问答题1999年6月N出版社出版《××帆》一书后,发现Q出版社于1999年7月出版的《××河》一书的作者、内容均与《××帆》相同。N出版社即向人民法院诉Q出版社侵犯其专有出版权,要求Q出版社停止侵权、赔偿损失。但Q出版社却反诉N出版社侵犯其专有出版权,要求N出版社停止侵权、赔偿损失。  经法院调查,作者周某于1998年5月将《××帆》投寄N出版社后,6个月不见回复,也不见退稿,遂写信给N出版社要求退稿,仍无回复。周某便将稿件转投Q出版社。Q出版社决定采用,于1999年4月与周某签订了出版合同,1999年7月《××河》按期出版。N出版社因编辑人员调动,工作衔接不上,未及时与作者周某联系,也未订立出版合同,但比Q出版社早一个月出版他的作品。[2002年实务真题]  在这种情况下,N、Q两家出版社谁享有该作品的专有出版权?为什么?

考题 问答题 【案例】 1999年6月N出版社出版《XX帆》一书后,发现Q出版社于1999年7月出版的《XX河》一书的作者、内容均与《XX帆》相同。N出版社即向人民法院起诉Q出版社侵犯其专有出版权,要求Q出版社停止侵权、赔偿损失。但Q出版社反诉N出版社侵犯其专有出版权,要求N出版社停止侵权、赔偿损失。 经法院调查,作者周某于1998年5月将《XX帆》投寄N出版后6个月不见回复,也不见退稿,遂写信给N出版社要求退稿,仍无回复。周某便将稿件转投Q出版社。Q出版社决定采用,于1999年4月与周某签订了出版合同,1999年7月《XX河》按期出版。N出版社因编辑人员调动,工作衔接不上,未及时与作者周某联系,也未订立出版合同,但比Q出版社早一个月出版了他的作品。 【思考练习】 在这种情况下,N、Q两家出版社谁享有该作品的专有出版权?为什么?

考题 多选题1998年1月,作者A与S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将自己编著的大学高年级教材《某某学教程》的专有出版权授予S出版社,并约定合同有效期为10年。同年7月,S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该教材,次年7月售罄,此后便未重印。2000年1月及12月,作者A先后两次向S出版社书面订购该教材,均因印数太小.S出版社未能重印供书。因教学需要,2001年7月A授权本人所在学校的T出版社出版该教材。由于开学在即,T出版社便影印S出版社的《某某学教程》以应急需,并于2001年8月正式向校内外发行。S出版社知道后,认为A在出版合同尚未到期时又把该教材的专有出版权授予T出版社,是合同违约行为,故要求A支付违约金。A不同意。正在双方争辩期间,S出版社又发现,另一学校也因教学急需而由该校R出版社于2001年6月底影印了S出版社的《某某学教程》,并公开发行。S出版社()。A只考虑印数多少而不愿重印,却不顾教学需要,应受“停业整顿”等行政处罚B决策失当,该重印而不印导致失去市场,为弥补失误,应该恢复重印,在2001年9月前及时供应有关学校C无权要求A支付违约金D2001年7月之后已经无权出版发行该书

考题 多选题R出版社(  )。A侵犯了S出版社的权益B侵犯了T出版社的权益C侵犯了A的权益D为满足教学急需印制发行教材,无可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