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问答题
结合现实谈谈社会政治经济是如何影响教育的?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问答题结合现实谈谈社会政治经济是如何影响教育的?” 相关考题
考题 单选题视觉感受野位于(  )。A 外侧膝状体B 额叶C 视网膜D 视觉皮层

考题 填空题幼儿的观察最初是依赖____进行的,以后逐渐内化为以____为主的知觉活动。

考题 单选题“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杠杆,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反映了现代教育的(  )特征。A 公共性B 未来性C 生产性D 科学性

考题 问答题请简要阐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内涵及不同之处。

考题 填空题幼儿优势动机变化的趋势是:从____地受外来影响而产生,向____地自觉形成的方向变化;从____的、具体的、狭隘的动机,向____的、较长远、较广阔的动机变化。

考题 问答题简述小学德育过程与儿童的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考题 单选题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  )编著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A 斯金纳B 布鲁纳C 华生D 桑代克

考题 单选题关于攻击性行为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攻击型儿童受惩罚时其攻击性行为加剧B 惩罚对于非攻击型的儿童能抑制攻击性C 父母的惩罚本身就给孩子树立了攻击性行为的榜样D 惩罚是抑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有效手段

考题 单选题频率理论在解释听觉现象时,适用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A 5000Hz以下B 1000~5000HzC 5000~10000HzD 10000Hz以上

考题 单选题1929年经济危引发了政治革命,当时罗斯福认为,自由的基础不是对政符权力的______,如果这样的话,会“把人民拱手送给大公司任其奴役”,大公司只有通过政府权力的扩展和延伸才能受到钳制。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制约B 限制C 放任D 不拘

考题 填空题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____,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考题 单选题由于学生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要(  )。A 坚持教师为中心B 坚持教材为中心C 实施因材施教D 实施标准化考试

考题 单选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达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教与学互相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  )。”A 教学方法B 教学设计C 教学媒体D 教学研究

考题 单选题在最近的市场调查中发现,本市居民在化妆品上的平均支出比前一年提高了10%(扣除物价上涨因素),这说明本市居民在这方面的消费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以下答案均属实,(  )的表述最可能削弱上述结论。A 居民越来越喜欢纯天然的化妆品B 消费者对假冒伪劣化妆品的抱怨日益增加C 统计资料表明,居民对化妆品的选择越来越理性和谨慎D 由于经济增长缓慢,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已经放慢

考题 单选题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是教育心理学的(  )。A 初创时期B 发展时期C 成熟时期D 完善时期

考题 单选题在分析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动机时,必须分清(  )。A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B 主导动机和辅助性动机C 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D 正确的动机与错误的动机

考题 问答题李某有一女李霞14岁,系农村某小学学生。李莱认为女孩上学无用,还不如早下来赚钱。遂于2003年暑假,将李霞送到邻镇一个体户处打工。开学一周后,学校老师、领导、村干部多次上门家访,李某拒不说明其去向,有时还恶语相报:“孩子读不读书是咱们自家的事。你们不要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问题:该案例中是否有违法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违法主体是谁?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考题 名词解释题标准化成就测验

考题 单选题儿童最早形成“客体永久性”概念是在(  )。A 感知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

考题 填空题对问题的表征包括问题的____和____,其中____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考题 问答题简述陈鹤琴教育思想中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考题 单选题在学生的心目中,(  )是“好老师”最重要的特征。A 亦师亦友B 知识渊博C 民主平等D 幽默风趣

考题 单选题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主动对内疚”阶段所对应的年龄段是(  )。A 1~3岁B 3、4~5、6岁C 6~11岁D 12~18岁

考题 单选题个体目前尚未表现出来,但是,可以通过学习或训练可能具有的能力或可能达到的某种熟练程度,这种能力是(  )。A 实际能力B 潜在能力C 智力水平D 测验效度

考题 问答题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有哪些?

考题 名词解释题教育评价

考题 单选题在中国农历中,每个月的最后一天称做(  )。A 晦日B 望日C 既望D 朔日

考题 问答题王洋上课时不认真听讲,所以老师经常在课堂上用教鞭抽打他。因此,王洋一想到上课,就感到害怕。  请问:请你结合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这位教师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