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是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特点()。
A

可直接计算发病率

B

多数情况下要计算发病密度

C

多用于稀有疾病

D

每次调查能同时研究几种疾病

E

因素可分为几个等级,以便计算剂量反应关系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本题考试要点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特点A、B、D、E项都是前瞻性队列研究的重要特点,但前瞻性队列研究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的研究对象数量太大,一般难以达到。
更多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特点()。A 可直接计算发病率B 多数情况下要计算发病密度C 多用于稀有疾病D 每次调查能同时研究几种疾病E 因素可分为几个等级,以便计算剂量反应关系” 相关考题
考题 单选题下列哪种情况适用于抽样调查()。A 为发现某病全部病例并提供治疗B 为早期发现癌症患者以降低其死亡率C 欲调查的人群人数很少D 欲了解某地一定时间内某病的患病情况E 要了解各种疾病的常年发病情况

考题 单选题应用统计图必须根据资料的性质和分析目的,正确选择适宜的图形是()。A 连续性分组资料宜选用直条图B 比较两种和两种以上事物变化速度,宜选用普通线图C 表示某现象数量随另一现象而变动的幅度和趋势宜选用半对数线图D 无连续关系的,相互独立的分组资料宜选用方图E 要表示构成比与分布,可选构成图

考题 多选题性传播疾病的传染源包括()。A性病病人B病原携带者C献血者D性病病人家属E吸毒者

考题 单选题最适合葡萄球菌繁殖并产生毒素的条件是()。A 淀粉含量高B 水分含量高C 高脂肪D 高蛋白E 以上都是

考题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流行病学病因的最确切含义()。A 病原微生物B 物理因子C 化学因子D 心理因素E 凡能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子

考题 单选题回归分析时,要求()。A X、Y均服从正态分布B X服从正态分布C Y服从正态分布D X、Y均服从对称分布E 以上都不对

考题 单选题某乡有人口2万人约5000户,欲以户为单位抽其中2000人进行某病的调查。该研究的抽样比是()。A 1/20B 1/10C 1/5D 1/2E 资料不足,不能计算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性,23岁。学生,2005年10月24日出现发热(最高达39.5℃)头痛、腹泻、乏力、胸部有皮疹,在当地卫生所按一般感冒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该同学继续上课,几日后病情加重,于11月14日到县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伤寒。有关该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人群普遍易感B 病后免疫力持久C 应与斑疹伤寒进行鉴别D 病人与带菌者均可为传染源E 起病后2~4周传染性最大

考题 单选题实验室外部质量保证主要控制实验室检测的()。A 随机误差B 系统误差C 过失误差D 仪器误差E 以上都不是

考题 单选题以下是病例对照研究的缺点,除了()。A 难以避免回忆偏倚B 容易产生选择偏倚C 能计算发病率、死亡率D 混杂因素的影响较难控制E 不适用于研究儿女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

考题 多选题关于队列研究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可适应于罕见病的研究B是从因求果的研究C在验证病因假设方面比病例对照研究更有说服力D可分为前瞻性和回顾性队列研究E只能用于病因研究

考题 单选题在队列研究中,估计某因素与某疾病关联强度的指标是()。A ORB RRC 总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D 暴露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E 总人群中可疑危险因素的暴露率

考题 多选题患者,男性,46岁。2003年9月就诊。间歇性发热2个月,发热间隔不规律,伴寒战、乏力、恶心、呕吐,近两日出现尿少,尿黄,头痛,腰痛,1日前出现意识障碍。发病前40天由泰国考察归国。体检∶T40.5℃,R23次/min,P98次/分,BP125/80mmHg,巩膜轻度黄染,肝区扣痛(-),化验∶HB90g/L,WBC8.5×109/L,RBC2.4×1012/L,脑脊液∶白细胞110×109/L,糖2.8mmol/L,氯化物110mmol/L,蛋白定量0.64g/L。目前疟疾的预防措施主要有()。A根治疟疾现症病人和带虫者B药物预防C注射疫苗D清除蚊蝇滋生场所并杀灭成虫E隔离感染者

考题 多选题对易感者的预防措施包括()。A免疫预防B药物预防C报告登记D体检E个人防护

考题 多选题患者,男性,8岁,居住于农村。因发热、头痛3天,加重2天住院。3天前患儿突然发热,体温最高38.6℃,伴头痛,大便每日2~3次,稀便。近两天来体温持续在39℃以上,头痛加重,并且出现恶心、呕吐,时有烦躁、抽搐。病前10天当地下暴雨,患者曾赤脚在水中玩耍。体检:T39.2℃,R20次/min,P88次/min,BP90/60mmHg。嗜睡,结膜充血,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轻度肿大,质软,有压痛,局部无红肿。颈有抵抗,克氏征(±)。诊断为钩端螺旋体病(脑膜炎型),其流行特征正确的是()。A热带、亚热带最多B夏秋季多发C田螺为其重要的储存宿主D钩体病后有较强免疫力E我国引起钩端螺旋体病雨水型和洪水型的主要菌群是黄疸出血群F引起钩端螺旋体病稻田型的主要菌群是黄疸出血群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性,20岁,1周来发热、乏力、纳差、恶心、厌油。1天来眼发黄,但体温已正常。ALT1600IU/L,TBiL120μmol/L,DBiL65μmol/L,AFP9/L。进一步明确诊断,下列各项检查中哪一项帮助最小()。A 抗HAV-IgMB 尿三胆C B超D HBV二对半E 抗HEV

考题 多选题计划免疫是指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和控制相应传染病。以下符合百白破免疫程序的有哪些()。A基础免疫起始月龄最早为1月龄B基础免疫起始月龄最早为2月龄C基础免疫起始月龄最早为3月龄D基础免疫两针针次间间隔最短为28天E基础免疫两针针次间间隔最短为29天F基础免疫两针针次间间隔最短为30天

考题 单选题临床上应用维生素B6辅助治疗小儿惊厥和妊娠呕吐,是依据维生素B6可作为以下成分起作用()。A 作为谷氨酸转氨酸的辅酶(磷酸吡哆醛)的成分B 作为氨基酸转氨酸的辅酶(磷酸吡哆醛或磷酸吡哆胺)的成分C 作为氨基酸脱羧酶的辅酶(磷酸吡哆醛)的成分D 作为谷氨酸脱羧酶的辅酶(磷酸吡哆醛)的成分E 作为羧化酶的辅酶成分

考题 单选题在中国开展行为危险因素监测采用的调查方法是()。A 邮寄调查表B 面对面询问C 电话调查D 现场自填调查表E 小组访谈

考题 单选题串联试验可以提高诊断方法的()。A 特异度B 灵敏度C 约登指数D 一致性E 诊断准确性

考题 单选题流行性斑疹伤寒的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A 7天B 14天C 21天D 10天E 1个月

考题 单选题μ±1.96σ范围内占正态曲线下面积的()。A 80%B 99%C 95%D 5%E 47.5%

考题 单选题为比较某新药与常规药治疗贫血的疗效是否有差别,将80名中度贫血的10岁男童按身高、体重相近配成40对。将对子中的两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新药,另一组给予常规药物。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测量其血红蛋白增加量(g/L)。假设新药组和常规药物组的血红蛋白增加量服从正态分布,应采用的假设检验方法为()。A χ2检验B 配对t检验C 成组t检验D 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E 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考题 单选题在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诸多综合防治措施中,哪一种是主要的()。A 改炉改灶B 改变玉米干燥方式C 燃烧煤时加固氟剂D 玉米地膜育秧,提早成熟E 改变主食成分,以大米代替玉米

考题 多选题乙型脑炎的临床分期中包括()。A初期B发热期C极期D恢复期E后遗症期

考题 单选题冠心病的防制措施中,药物治疗措施属于()。A 原生级预防B 综合性预防C 一级预防D 二级预防E 三级预防

考题 多选题以下关于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的对比哪些是正确的()。A前者信息真实性强,后者较差B前者可以计算发病率,后者则不可以C前者是前瞻性的,后者是回顾性的D前者是由因及果,后者由果及因E对照组的特征是前者除暴露因素均为同质,后者很难同质

考题 单选题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t=1.20,α=0.05时统计推断结论为()。A 两总体均数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B 两样本均数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C 两样本均数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D 两总体均数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E 未给出自由度,无法进行统计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