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A、B两国的名义汇率为1:2(即1单位B国货币兑换2单位A国货币),若A国的价格水平为100,B国的价格水平为110,则A、B两国的实际汇率为()

  • A、0.5
  • B、0.55
  • C、0.65
  • D、0.75

参考答案

更多 “A、B两国的名义汇率为1:2(即1单位B国货币兑换2单位A国货币),若A国的价格水平为100,B国的价格水平为110,则A、B两国的实际汇率为()A、0.5B、0.55C、0.65D、0.75” 相关考题
考题 假定现在美国货币市场的半年利率为4%,德国货币市场的半年利率为6%,美元兑欧元的即期汇率为1欧元兑换1美元(EUR1=USD1.0000),某美国投资者持有100万美元。若该投资者考虑到两国的利差,选择将美元转换成欧元进行套利,则在即期,100万美元可以兑换成____________万欧元。

考题 如果 A、B 两国的实际汇率由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决定,当 A 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率为 3%时,A、B 两国的实际汇率应当为( )。 A.通常固定不变B.B 国货币价值年下降 7%C.B 国货币价值年上升 3%D.A 国货币价值年上升 7%

考题 按照弹性价格货币模型,汇率水平或波动由( )决定A、两国货币需求的水平或变化B、两国通货膨胀率水平或差异C、两国物价指数水平或变化D、货币相对供给水平或变化

考题 A国采取单方面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一美元兑换8.27A元。A国政府每年的财政预算赤字为3000A元,如果政府采用直接对央行发行国债莱维政府赤字融资,问(1)每年A国的外汇储备量变化量,能否平稳进行?(2)该国汇率制度崩溃后,说明汇率,价格,名义和实际货币货币的变化情况

考题 甲、乙两国货币汇率原来为1:6,之后,甲国为刺激经济增发货币20%,同期乙国生产A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甲国进口商从乙国进口原价为120元一件的A商品,用甲国货币支付为()元?甲国货币贬值幅度为()?A16元;20%B12元;20%C16元;16.7%D10元;不变

考题 在N国,假如M国货币和N国货币在一定时期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4%和3%,两国货币汇价比为1:8,N国某公民在本国银行存入了1000单位M国货币。一年后,若M国货币贬值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国公民()A一年后可获得本息为1030单位的M国货币B一年后可兑换本息为7488单位的N国货币C存M国货币会比存N国货币获利多D存N国货币会比存M国货币获利少

考题 假设2009年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币为1:6.6。2010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0%,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来看,则两国间的汇率为()A1:5.95B1:6C1:6.8D1:7.2

考题 甲、乙两国货币汇率原来为1:6,之后,甲国为刺激经济增发货币20%,同期乙国生产A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甲国进口商从乙国进口原价为120元一件的A商品,用甲国货币支付为()元?甲国货币贬值幅度为()?A、16元;20%B、12元;20%C、16元;16.7%D、10元;不变

考题 假设A国的年通货膨胀率为10%,而B国为2%。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B国货币对A国货币的汇率变化为升值()%。

考题 假设2010年M国一单位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3元,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币为1:5,如果M国2011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30﹪,且该国的货币贬值20﹪,2011年将该商品出口到N国,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换回多少单位N国货币()A、65B、62.5C、50D、40

考题 假设2011年甲国一单位商品的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0元,1单位甲国货币/1单位乙国货币为1:6.8。若甲国2012年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货币贬值20%,2012年将该国商品出口到乙国,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换回乙国()单位的货币A、816B、850C、680D、810.4

考题 假设A国货币对B国货币的名义汇率为6.4295,A国当期的物价指数为105%,B国当期的物价指数为101%,则该期A国货币对B国货币的实际汇率为()。A、 6.1846B、 6.6841C、 6.7510D、 6.4938

考题 欧洲货币单位是()。A、现钞货币B、成员国的结算货币C、成员国的储备资产D、中心汇率的计算标准E、普通提款权

考题 假设A、B两国生产技术相同且在短期内不变:生产一单位衣服需要的资本为1,需要的劳动为3;生产一单位食品需要的资本为2,需要的劳动为2。A国拥有160单位劳动和100单位资本;B国拥有120单位劳动和80单位资本。则 (1)哪个国家为资本充裕的国家? (2)哪种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3)假设所有要素都充分利用,计算各国各自最多能生产多少服装或多少食品? (4)假设两国偏好相同,两国间进行贸易,哪个国家会出口服装?哪个国家出口食品?

考题 假设2012年1单位甲国货币可以兑换6单位乙国货币。2013年,甲国的通货膨胀率为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购买力角度看,2013年两国间的汇率为()A、1∶4B、1∶5C、1∶6.5D、1∶7

考题 根据利率平价理论,若某一时期内甲国的利率为5%,乙国的利率为3%,在该时期内两国汇率的变动表现为()A、甲国货币相对于乙国货币升值2%B、甲国货币相对于乙国货币升值2/3C、甲国货币相对于乙国货币贬值2%D、甲国货币相对于乙国货币贬值2/3

考题 多选题欧洲货币单位是()。A现钞货币B成员国的结算货币C成员国的储备资产D中心汇率的计算标准E普通提款权

考题 单选题在N国,假如M国货币和N国货币在一定时期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4%和3%,两国货币汇价比为1:8,N国某公民在本国银行存入了1000单位M国货币。一年后,若M国货币贬值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国公民()A 一年后可获得本息为1030单位的M国货币B 一年后可兑换本息为7488单位的N国货币C 存M国货币会比存N国货币获利多D 存N国货币会比存M国货币获利少

考题 单选题假设2009年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币为1:6.6。2010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0%,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来看,则两国间的汇率为()A 1:5.95B 1:6C 1:6.8D 1:7.2

考题 多选题下列关于汇率的说法正确的有(  )。A汇率是各国货币之间相互交换时换算的比率,即一国货币单位用另一国货币单位所表示的价格B有效汇率,又可称作多边汇率或者一篮子货币汇率C有效汇率也是具体汇率的一种D名义汇率是外汇交易中使用的现实汇率,它是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决定的E实际汇率按外国与本国物价指数之比对名义汇率进行调整,反映了剔除两国货币相对购买力变动

考题 单选题一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往往会在汇率上表现出来,如美元对日元的汇率,近年来就一直在1美元兑80-140日元之间波动。这表明()。A 一国货币的价格是由他国货币的价值决定的B 汇率反映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C 汇率反映两国货币之间的比价关系D 汇率反映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考题 单选题假设2012年1单位甲国货币可以兑换6单位乙国货币。2013年,甲国的通货膨胀率为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购买力角度看,2013年两国间的汇率为()A 1∶4B 1∶5C 1∶6.5D 1∶7

考题 单选题A、B两国的名义汇率为1:2(即1单位B国货币兑换2单位A国货币),若A国的价格水平为100,B国的价格水平为110,则A、B两国的实际汇率为()A 0.5B 0.55C 0.65D 0.75

考题 单选题假设A国货币对B国货币的名义汇率为6.4295,A国当期的物价指数为105%,B国当期的物价指数为101%,则该期A国货币对B国货币的实际汇率为()。A  6.1846B  6.6841C  6.7510D  6.4938

考题 单选题决定外汇汇率的是 ( )A 两国货币代表的价值B 两国的经济实力C 两国货币的发行量D 两国的国民生产总值

考题 问答题假设A、B两国生产技术相同且在短期内不变:生产一单位衣服需要的资本为1,需要的劳动为3;生产一单位食品需要的资本为2,需要的劳动为2。A国拥有160单位劳动和100单位资本;B国拥有120单位劳动和80单位资本。则 (1)哪个国家为资本充裕的国家? (2)哪种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3)假设所有要素都充分利用,计算各国各自最多能生产多少服装或多少食品? (4)假设两国偏好相同,两国间进行贸易,哪个国家会出口服装?哪个国家出口食品?

考题 单选题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的变动是由( )变化引起的。A 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B 两国利率之比C 两国货币价值之比D 两国通货膨胀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