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镇政府提出建设全市“第一个别墅式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所有村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积极实现跨越式发展。很多农民对这种“形象工程”抱怨说:“改了楼房,穷得叮当,扛着锄头进洋房,小康让我们遭了殃。”材料中该镇政府的做法() ①曲解了小康社会的本质 ②超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③没有认识到小康社会的建成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④过分重视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

  • A、①③
  • B、③④
  • C、②④
  • D、②③

参考答案

更多 “ 某镇政府提出建设全市“第一个别墅式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所有村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积极实现跨越式发展。很多农民对这种“形象工程”抱怨说:“改了楼房,穷得叮当,扛着锄头进洋房,小康让我们遭了殃。”材料中该镇政府的做法() ①曲解了小康社会的本质 ②超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③没有认识到小康社会的建成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④过分重视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A、①③B、③④C、②④D、②③” 相关考题
考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A.国家B.农民C.乡镇政府D.村民委员会

考题 通过建设“森林重庆”,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建成林业产业发达、生态系统稳定的新农村。A.45%B.60%C.75%D.85%E.95%

考题 刘某拟向镇政府要求赔偿违法征用的费用。为此,刘某应_______A.应向镇政府提出B.不服镇政府的赔偿决定,再向县政府申请复议C.不服镇政府的赔偿决定,再向县法院提起诉讼D.不服县政府的复议决定,再向县法院提起诉讼

考题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论述正确的是( )。 A.生产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B.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C.乡风文明--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D.村容整洁--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目标E.管理民主--新农村的制度建设

考题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关注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其中主要有( )。A.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明确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B.十六届六中全会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措施C.党的十七大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D.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涉及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是我们党对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想的进一步细化

考题 为什么党和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考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20字”方针,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环节是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村容整洁 D.管理民主

考题 省委七届四次全会提出,要坚持把()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途径,使其与新农村建设形成互促共进机制。A、农业现代化B、新农村建设C、城镇化

考题 党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请回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什么?

考题 刘某拟向镇政府要求赔偿乱摊派的费用,为此,刘某应()A、应向镇政府提出B、不服镇政府的决定,再向县政府申请复议C、不服镇政府的决定,再向县法院提起诉讼D、不服县政府的复议决定,再向县法院提起诉讼

考题 通过建设“森林重庆”,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建成林业产业发达、生态系统稳定的新农村。A、45%B、60%C、75%D、85%E、95%

考题 某镇政府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口号的引导下,提出建设全市“第一个别墅式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所有村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积极实现跨越式发展。该镇政府的做法() ①曲解了小康社会的本质 ②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③未认识到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④追求速度和效益的统一,符合科学发展观A、②③B、③④C、②④D、①③

考题 海南某镇政府认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花大气力建设“别墅式新农村”。这一认识和做法()A、是对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的曲解B、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C、加快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D、坚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理念

考题 某镇政府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口号的引导下,提出建设全市“第一个别墅式农村”的目标,要求所有村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积极实现跨越式发展。很多农民对这种“形象工程”抱怨说,盖了楼房,穷得叮当,扛着锄头进洋房,小康让我们遭了殃。材料中某镇政府的做法() ①曲解了小康社会的本质②超越了全面建设小康的经济目标 ③没有认识到小康社会的建设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④过分重视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A、①③B、③④C、②④D、②③

考题 某镇政府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口号的引导下,要求农民必须建设别墅式新农村。很多农民对这种形象工程抱怨说:“盖了楼房,穷得叮当,扛着锄头进洋房,小康让我们遭了殃。”该镇政府的做法() ①曲解了小康社会的本质 ②超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③没有认识到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④找到了农民奔小康的有效途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考题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论述正确的是()。A、生产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B、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C、乡风文明——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D、村容整洁——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目标E、管理民主——新农村的制度建设

考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20字”方针,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最根本的目标是()A、城乡统筹发展B、建设现代农业C、深化农村改革D、增加农民收入

考题 刘某拟向镇政府要求赔偿违法征用的费用。为此,刘某应()A、应向镇政府提出B、不服镇政府的赔偿决定,再向县政府申请复议C、不服镇政府的赔偿决定,再向县法院提起诉讼D、不服县政府的复议决定,再向县法院提起诉讼

考题 2015年8月21日,唐某向镇政府提出建房申请,同年8月27日,镇政府通知唐某因为申请材料不全,告知不予受理,镇政府的这一不予受理的决定是错误的。

考题 2015年8月21日,王某向镇政府提出建房申请,同年8月27日,镇政府通知王某因为申请材料不全,告知不予受理。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王某的申请材料不全的,镇政府应当当场告知王某补正B、镇政府告知王某补正的,可以分几次告知需要补正的内容C、镇政府决定不予受理是错误的D、王某的申请材料不全的,如果不能当场作出的,镇政府可以在五日内告知镇某补正

考题 新农村建设对法制发展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

考题 ()年提出新农村建设的。A、2004B、2005C、2006

考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客观依据是什么?

考题 判断题新农村建设最早是由经济学家温铁军提出的。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哪年提出新农村建设的()A 2004B 2005C 2006D 2007

考题 问答题新农村建设对法制发展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

考题 单选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20字”方针,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最根本的目标是()A 城乡统筹发展B 建设现代农业C 深化农村改革D 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