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桑代克曾做过一个实验:被试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寸长的线段,经过3000多次练习,毫无进步。其最适当的解释是()。

  • A、被试缺乏学习动机
  • B、练习过多导致疲劳
  • C、被试不知练习的结果
  • D、缺乏适当的指导

参考答案

更多 “桑代克曾做过一个实验:被试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寸长的线段,经过3000多次练习,毫无进步。其最适当的解释是()。A、被试缺乏学习动机B、练习过多导致疲劳C、被试不知练习的结果D、缺乏适当的指导” 相关考题
考题 桑代克误试学习理论提出的学习定律有() A、习得律B、准备律C、练习律D、泛化律E、效果律

考题 试评价桑代克的学习理论。

考题 简述桑代克的试误说。

考题 桑代克根据实验提出的几条主要学习定律有( )A、准备律B、练习律C、巩固律D、检验律E、效果律

考题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测试被蒙上眼腈后画4时长的线段,经过3000多的练习,毫无进步。其适当解释是( )A.缺乏反馈信息B.测试疲劳C.测试缺乏学习动机D.测试缺乏划线技巧

考题 桑代克根据实验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 )、(练习律)、(效果律)。

考题 桑代克的试误论提出的三条著名规律不包括( ) A.效果律 B.实践律 C.练习律 D.准备律

考题 桑代克根据其实验提出的主要学习定律有( )。A.准备律B.因果律C.练习律D.效果律

考题 桑代克在总结他早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练习律、准备律和{ }三大学习定律。

考题 简述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习理论。

考题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被试被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寸长的线段,经过3000多次的练习,毫无进步。其适当解释是()。 A.缺乏反馈信息 B.被试疲劳 C.被试缺乏学习动机 D.被试缺乏划线技巧

考题 桑代克在总结他早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练习律、准备律和{pz_填空}三大学习定律。

考题 被试者被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英寸长的线段,经过3000多次练习毫无进步。对此实验最恰当的解释是()。 A.没有即时给予奖励 B.练习单调、过多,导致疲劳 C.被试不知道自己练习的结果 D.主试未对被试进行学习评价

考题 简述桑代克的试误说对教学的启示。

考题 桑代克曾做过一个实验:被试被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英寸长的线段,经过3000多次练习,毫无进步。对该实验的结果最适当的解释是( )A.被试缺乏学习动机 B.练习过多导致疲劳 C.被试不知道自己的练习结果 D.主试未对被试进行学习评价

考题 桑代克认为,试误过程主要受()等“学习的公律”的支配。A、练习律B、反应律C、效果律D、准备律

考题 桑代克著名的实验是猫打开迷箱的实验。

考题 桑代克在实验基础上提出了()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反复律

考题 饿猫逃出迷笼实验是美国著名动物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著名实验之一。桑代克将饥饿的猫禁闭于迷笼之内,饿猫可以用抓绳或按钮等三种不同W动作逃出笼外。饥饿的猫第一次被关进迷笼时,开始盲目地乱撞乱叫,东抓西咬,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可能做对了打开迷笼门的动作,逃出笼外。桑代克重新将猫再关入笼内,并记录每次从实验开始到猫做出打开笼门的正确动作所用的时间。经过多次重复实验,桑代克得出猫的学习曲线。桑代克认为猫是在进行“尝试错误”的学习,经过多次的尝试错误,饿猫学会了打开笼门的动作。因此,有人将桑代克的这种观点称为学习的“尝试错误说”,或简称为“试误说”。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人们可以改变动物的客观属性B、动物缝过反复训练也能产生意识C、前进中有曲折是事物发展的状态D、辩证否定是联系的、发展的环节

考题 桑代克认为在试误学习中有三大定律分别为()。A、练习律B、准备律C、效果律D、强化率

考题 试评价桑代克的联结一试误说:

考题 桑代克的练习律又称作()律。

考题 桑代克曾做过一个实验:被试者被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英寸长的线段,经过3000多次练习,毫无进步。对该实验的结果最适当的解释是()。A、被试者缺乏学习动机B、被试者练习过多导致疲劳C、被试者不知道自己的练习结果D、未对被试者进行学习评价

考题 单选题桑代克曾做过一个实验:被试者被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英寸长的线段,经过3000多次练习,毫无进步。对该实验的结果最适当的解释是()。A 被试者缺乏学习动机B 被试者练习过多导致疲劳C 被试者不知道自己练习的结果D 未对被试者进行学习评价

考题 填空题桑代克的练习律又称作()律。

考题 多选题桑代克认为,试误过程主要受()等“学习的公律”的支配。A练习律B反应律C效果律D准备律

考题 问答题试评价桑代克的联结一试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