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为使最终工艺气中CO浓度降到很低的程度,只有高温下使用的低变催化剂才能胜任。


参考答案

更多 “为使最终工艺气中CO浓度降到很低的程度,只有高温下使用的低变催化剂才能胜任。” 相关考题
考题 若需要控制合成氨原料气中CO含量在0.3%左右,则一氧化碳变换工艺流程应采取() A、中温变换B、低温变换C、中变-低变串联D、高温变换

考题 低变气中的氯化物是从()中带入的。 A、管道金属B、中变气C、低变反应器入口的急冷水D、催化剂

考题 中变气温度,比低变催化剂使用温度高,中变气进入低变反应器之前,必须进行换热降温。()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E-A-B-003374低变催化剂还原时,应在()的工艺条件下进行,以防止超温烧结。 A、低空速B、低氢浓度C、低床层温度D、高床层温度

考题 NO(g)+CO(g)===N₂ (g)+CO₂ (g) ΔrHm=-373.4kJ•mol-1,欲使有害气体NO和CO取得最高转化率,则应选择的操作是:() A、增大NO浓度B、增大CO浓度C、降低温度、增大压力D、使用高效催化剂

考题 在CO(g)+H2O(g)CO2(g)+H2(g)一Q的平衡中,能同等程度的增加正、逆反应速率的是( )。A.加催化剂B.增加CO2的浓度C.减少CO的浓度D.升高温度

考题 低变催化剂床刚通入工艺气时可能回产生热波。

考题 低变气中CO提高0.1%,产量损失为()。A、1%B、10%C、5%D、2%

考题 循环氢中CO有控制指标主要是因为()A、CO和催化剂中的镍易反应生成羰基镍B、CO会使硫化的催化剂还原C、CO对在高温下使用的金属产生腐蚀D、会发生甲烷化反应,强放热,导致床层温度不宜控制

考题 全低变工艺存在不足之处,正确的是()A、全低变催化剂对水质和气质要求较高B、生产中要求半水煤气中硫含量较高,使设备腐蚀加重C、催化剂升温硫化时,需要用功率较大的电炉和专门的硫化流程及硫化剂;D、生产中要防止反硫化的发生使低变催化剂失活

考题 正常生产中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耐硫低变催化剂,正确的是()A、控制较高的汽气比和硫化氢含量B、进入低变催化剂床层工艺气体中的氧含量不需控制C、严禁带水入炉D、加减量要快

考题 耐硫低变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是什么,正确的是()A、低变催化剂长期处于高温操作B、空气进入低变炉C、发生硫化反应D、水进入低变炉,催化剂的可溶组分流失,活性下降

考题 汽气比值决定于半水煤气中()浓度、生产负荷、催化剂活性、变换气中()浓度等因素。A、 CO、H2B、 CO、COC、 H2、COD、 CO、CO2

考题 在CO(气)+H2O(气)⇌CO2(气)+H2(气)-Q的平衡中,能同等程度的增加正、逆反应速度的是()。A、加催化剂;B、增加CO2的浓度;C、减少CO的浓度;D、升高温度。

考题 在CO(g)+H2O(g)=CO2(g)+H2(g)一Q的平衡中,能同等程度的增加正、逆反应速率的是()。A、加催化剂B、增加CO2的浓度C、减少CO的浓度D、升高温度

考题 低变反应器床层温度过高会导致()。A、反应平衡常数增大B、反应平衡常数降低C、低变气中CO浓度增大D、低变气中CO2浓度增大

考题 当水汽冷凝时,凝结水和工艺气中的()共存在低变催化剂表面上形成一层绿色的物质,这种物质是(),分子式()。

考题 低变超温的原因可能是()A、中变气CO含量超标B、低变入口温控失灵C、中变气CH4含量超标D、中变气CO2含量超标

考题 以氮气为工艺载气还原低变剂时,床层最高温度不能高于(),低变入口温控量程为().

考题 低变反应器停工切出后,未及时使用氮气置换的危害是()A、工艺气中CO会使反应器超温B、工艺气中硫化物对催化剂产生毒害作用C、工艺气中的水蒸汽发生冷凝,使催化剂性能受损D、工艺气中H2会造成催化剂过度还原

考题 低变催化剂还原时,应在()的工艺条件下进行,以防止超温烧结A、低空速B、低氢浓度C、低床层温度D、高床层温度

考题 低变床层无温升的原因可能是()A、温控失灵,低变入口温度低,导致催化剂水泡失活B、催化剂中毒C、中变气CO2含量超标D、中变气CH4含量超标

考题 全低变流程是指全部采用宽温区的钴钼系耐硫变换催化剂进行CO变换的工艺流程。

考题 烯脱CO使用的催化剂为(),乙烯脱CO2使用的催化剂为()。

考题 重整工艺中催化剂必须在高温的氢环境下进行以得到最佳的催化剂寿命和产品收率。

考题 关于三元催化转化器,说法正确的是()。A、可同时减少CO、HC和NOx的排放B、金属铂、钯或铑可作为催化剂C、温度超过350°C才能开始工作D、要获得较好的转化效果,要求混合气浓度为理论混合气浓度

考题 单选题对于烃类热裂解法制乙烯反应,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才能进行B 反应产物中只有乙烯、丙烯和丁烯C 采用金属氧化物催化剂D 在高温的作用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