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南通海安县事业单位招聘历年笔试分...

发布时间:2021-04-17


2019年江苏南通海安县事业单位招聘历年笔试分数线


最佳答案

我记得是笔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50%)和专业知识(50%)。考试不指定大纲和教材。满分为100分,50分为合格分数线。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事业单位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用绳子吊着一个物体的氢气球正上升到高度H时,系物体的绳子突然断开,则该物体从最高点落到 地面时,下落的高度是( )。
A.等于H B.大于H
C.小于H 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B [解析]由于绳子断开的时候,物体还有一个向上的速度,所以还会再向上运动一段距离,故 下落的高度要大于H,本题选B。

王某因诈骗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人民法院在量刑时考虑到王某有积极退赃并检举他人犯罪的情节,决定宣告缓刑3年。缓刑考验期满后不久,王某又犯交通肇事罪。对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A.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交通肇事罪处罚
B.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C.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前罪与后罪数罪并罚
D.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答案:A
解析:
《刑法》第77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依照这条规定和刑法原理,王某在缓刑考验期满后犯交通肇事罪,不应当撤销缓刑。《刑法》第65条第1款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王某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不符合“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的条件,且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故不成立累犯。故A项正确。

资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得到中央高度重视。 20 世纪 50 年代制定的十二 年科技发展规划,为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和“两弹一星”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从 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自主创新战略,再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 略,无不体现了中央对科技创新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对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的准确把握。
从国际发展形势看,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 新业态,这为中国创新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在世界近代史上,中国屡次与科技革命失 之交臂,令人扼腕叹息。 今天,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巨大进展使我们具备了参与和引领新一 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潜力,历史将不能容忍我们丧失这样的重大发展机遇。
从国内发展形势看,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需求、产业结 构、供给能力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迫切需要依靠创新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 系质量和效率,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跃升。 创新已经成为加快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
资料二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 把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提升到了新的高 度。 2013 年 9 月,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 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 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 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 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2015 年 9 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放在五大发展理念之 首、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016 年 5 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实 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是更好引领我国经济发 展新常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创新在我国目前发 展阶段的战略地位和重大作用。
问题:
1.结合给定材料,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5分)
要求:观点正确,分析有理有据,不超过 300 字。
2.你认为我国应该怎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5分)
要求:符合实际、针对性强,不超过 300 字。

答案:
解析:
1.
首先,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 力量。 其次,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 再次,从 国内看,创新驱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 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必须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
2.
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 国家建设步伐。 第一,要紧扣发展大势,坚持问题导向,明确我国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着力攻克一批关 键核心技术。 第二,要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继续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推进政 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三,要强化激励,大力集聚创新人才,加快形成一 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第四,要扩大开放,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坚持引 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面提高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水平。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