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公务员和省考公务员的考试流程一样吗?还有些...

发布时间:2021-12-15


国考公务员和省考公务员的考试流程一样吗?还有些什么区别么?


最佳答案

你好,我姐姐今年刚好也想考公务员考试。我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

科目设置:行测申论均实行分级分类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
命题模式:国考是省考的风向标,一般都有自己的命题组专家统一命题
题量:国考行测分类别,地市试卷120分钟答130题副省及以上试卷120分钟答135题
省级公务员考试
科目设置:省考的公共科目与国考类似,大部分省份为行测和申论,不分类。但部分省份会实行分级分类考试,比如浙江行测分ABC三类,申论分AB两类;山东申论试卷分为ABC三类;海南考试类别为甲乙类,乙类只考行测。
命题模式:大部分省市命题及考试大纲 均采用国考形式,但有独立命题和统一命题两种模式,独立命题即各省有自己的命题程序;统一命题即国家命题组和各省命题组共同参与
题量:各省省考也不尽相同,如北京120分钟答135题,河南120分钟答120题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公务员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根据句意依次填写词汇,最恰当的是( )。 (1)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__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2)我们上路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___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3)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___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


A. 烘托 寂静 进入
B. 映衬 平静 进入
C. 映衬 寂静 扑入
D. 烘托 平静 扑入
答案:D
解析:
解题指导: “烘托”,的意思本来是指中国画在画景物时,不直接画出某个物象,而是用水墨或者淡彩在物象周围渲染,从而使物象更为鲜明的手法,后来指从侧面刻画,从而使主体鲜明的手法;“映衬"的意思是相似、相对或相反的事物相互对照。(1)句的表达和画中国画的手法相似,所以用“烘托”比较恰当。 “寂静”,指没有声音,非常安静,“平静”指没有不安或动荡,形容大海的“静"应该用“平静"。 “扑入,’赋予了草生命力。故答案为D。

阅读以下文字。
当下社会语言中产生了许多新词,“美女”算是其中之一,因为它已经不是传统语意上的 “美女”了,而是几乎泛指一切女性。“美女”一词的滥用,似乎发端于文学界,所谓“美女作家”。当从文学自身寻找价值比较艰难的时候,从语言学角度去寻找,反而显得容易些了,这也许可以算作中国文学对于语言学的新贡献吧。继女作家统统被称为“美女作家”之后,电视上每出 现一位女教授,都会被称为“美女教授”。现在到商场去买东西,都会有营业员凑上来问:“美 女,买什么?”
在“美女”中,“美”已经成为虚词,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了。“美女”对语言学带来了新的挑战,那就是需要重新定义“美”的内涵。如果从前称美女是对女性美的赞赏的话,现在已经完全 沦为一种轻薄了。而且,从前的人含蓄,似乎很少在口语中直呼一个人为“美女”,哪怕她真的 是一个美女。这不是审美的个体差异问题,也不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特定审美现象,而是“美” 字的滥用和美女称谓的泛化。就拿文化界来说,百姓对于知识女性的面孔可能是存在着“阅读定势”的,一看没到丑的地步,“美女”一词就脱口而出了,所以,现在大家需要区分的不是谁是 “美女作家”、“美女教授”,而是谁不是“美女作家”、“美女教授”了。当特殊取代一般时,人们所做的就不是从一般中区别特殊,而是从特殊中区别一般了。
一个词汇的运用越是被泛化,意义也就越是被抽空。汉语中有很多词已经被用死掉了,属于一用就滥,一滥就死,比如文化、愿景等等。在文化界,死掉的词可能还有“大师”和“伟大”。 评价一个文化人,动辄就是“大师”;评价一件文化产品,动辄就是“伟大”;一个二流作家可以被称为“大师”,一部三流小说可以被称为“伟大”作品。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这个时代恰恰无大师,恰恰不伟大,才导致了“大师”与“伟大”词汇的泛滥。真正在大师辈出的伟大时 代,“大师”与“伟大”这两个词反而是很少用的,大家在谦虚认真地思考、交流与商榷,而不是随 随便便把“大师”和“伟大”的帽子一扣拉倒。只有目力不逮的人,才会到处乱扣“大师”与“伟大”的帽子。
苏联解体以后,“同志”不好再称呼了,俄罗斯人不知所措,干脆称呼:男人、女人。于是,有人在喊一个人,却能引起半条街的回头率。“男人”和“女人”可以成为一种称谓,似乎是回到了对人的最本质、最普世的称谓层面,但也消解了语言的存在价值,实际上是语言的悲哀。“美 女”所显示的,也是语言的滑稽与悲哀,对于用词和称谓的不加节制,有一天也许会导致中国人 只能相互称“男人”和“女人”的尴尬境地了。“美女”一词的泛化体现的恰恰是语义的匮乏,以及词语尊严的下滑和人的漫不经心。
下列各项中,和“美女”一词同属称谓泛化现象的是( )。

A.电视主持人将所有节目嘉宾都称为“老师”
B.近年来报纸刊物中频频出现“给力”一词
C.皇帝在朝堂上往往称自己的大臣为“爱卿”
D.某些人到处宣扬自己的“专家”身份
答案:A
解析:
这是一道细节理解题。选项A中“将所有节目嘉宾都称为‘老师,”这本身就是一种泛化,不可能所有嘉宾都是老师。所以A与题目、文意吻合。

2016年,我国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总量43344亿元,比上年增长52.7%。其中,邮政业务收入7397亿元,增长45.7%;电信业务总量35948亿元,增长54.2%。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36.2亿件,包裹业务0.3亿件,快递业务量312.8亿件;快递业务收入总量3974亿元。电信业全年新增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7318万户,达到218384万户。2016年来全国电话用户总数152856万户(电话包括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两种),其中移动电话用户132193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上升至96.2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9721万户,比上年增加3774万户,其中固定互联网光纤宽带接入用户22766万户,比上年增加7941万户;移动宽带用户94075万户,增加2340万户,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93.6亿G,比上年增长123 .7%。互联网上网人数7.31亿人,增加4299万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6.95亿人,增加755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其中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3.1%。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48511亿元,比上年增长14.9%。

2012-2016年期间,我国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的平均数是:

A.18425万户
B.22425万户
C.25425万户
D.27425万户
答案:B
解析:

社会学家费孝通曾以“差序格局”来描述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结构,认为此结构中最大的毛病是“私”。但中国传统社会也确有梁漱溟所说的“伦理本位,互以对方为重”的优点。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之所以有陷于“私”的弊病,并非儒家所倡“仁”的本义,而是由于存在“分殊之蔽”的历史局限或认识局限所造成的。在现代社会,把孝悌与博爱、个人与社会、情感与理性、道德与法治有机结合起来,需要对儒家的仁爱精神作出创造性诠释和创新性发展。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传统社会“差序格局”的伦理结构忽略了“仁”的本义
B.“分殊之蔽”的局限性导致中国传统伦理“私”的弊病
C.传统社会的伦理结构融汇了“私”与“仁”的精神内核
D.儒家仁爱精神应融合现代性价值元素方能历久弥新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介绍了费孝通和梁漱溟的观点,指出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存在弊病但也有优点。下文通过因果倒装结构引出存在“私”的弊病,并非儒家所倡“仁”的本义,其原因在于存在“分殊之蔽”的历史局限或认识局限。最后得出结论,引出文段的主旨句,“在现代社会,把孝悌与博爱、个人与社会、情感与理性、道德与法治有机结合起来,需要对儒家的仁爱精神作出创造性诠释和创新性发展”。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D选项。A项和B项均偏离重点,为前文问题的表述。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