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事业单位考试申论模拟试题(2020-09-19)

发布时间:2020-09-19


关于2020年事业单位考试。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为大家准备了事业单位考试申论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下面一起来看看吧!51题库考试学习网会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申论—综合分析专项

一、给定资料

资料2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汽车社会蓝皮书》指出,按照国际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每百户家庭汽车保有量达到20辆时,通常被看作进入汽车社会,汽车社会是工业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轿车大规模进入家庭后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在汽车社会里,汽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它更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人的空间属性的扩展和精神的延伸。我国已进入汽车社会,交通出行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也带来了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一系列变化。汽车的影响力已辐射到文化、法律、道德、家庭等各个领域,与自然资源、人口环境、经济发展等相互影响并形成了一定行为规范的社会状态。

进入汽车社会前,中国人经历了长期的自行车阶段,习惯了任意穿行、灵活、多变的交通形态。进入汽车时代后,依然存在随意停车、随意乱穿、不各行其道等交通乱象、我们通常看到的是这番景象:在十字路口,汽车、行人无视交通信号灯,我行我素,红绿灯的警示作用成了“仅供参考”;在交通要道,各种车辆胡乱横行,无提示地随意并线串道,导致事故频发;在环路出入口,众多车辆竞相“加塞儿”,挤作一团,无法按照顺序进出;在胡同小路,车辆沿街随意停放,双向车道变成了单行道,道路上停满车辆,四车道变成了双车道……一系列的不文明交通行为反映出驾驶者的不良驾驶习惯,也折射出当前社会汽车文明的缺乏。

汽车文明是指人类社会进入汽车时代后,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文明体系,包括道路设施的完善,民众安全意识的提升,政府公共管理水平的提高等方面。汽车文明的构建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美国、德国等都是先完成了城市化过程,而后才是机动化过程,这个过程经历了比较长的时间。而我国在城市化进程还没有完成的时候,机动化就已来临。城市化与机动化的矛盾,突出体现在道路规划上。一些城市缺乏科学规划,道路建设滞后,公交分担率低,道路、停车供需矛盾突出。

中国汽车社会正面临众多困扰,汽车成为社会分化象征,许多汽车问题升级为社会问题,汽车社会的管理目标不是让人不买车、不开车,而是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寻找更公平、更有效率的治本之策,建立包括普通市民在内的、由各利益集团共同参与和监督的城市交通决策及管理机制。

二、作答要求

给定资料2在概述汽车社会面临困扰时提到,“汽车成为社会分化象征,许多汽车问题升级为社会问题”。根据给定资料,应如何理解这句话?(15)

要求:

(1)理解全面、准确;

(2)条理清晰;

(3)不超过350字。

【参考答案】

该句话指出进入汽车社会,汽车具备社会属性,成为了社会等级分化的代表;同时汽车产生的问题也关乎社会各个领域。究其原因,汽车是交通工具,更是社会组成部分,是人的空间属性扩展、精神延伸。

其影响:

(1)社会生产、生活方式;

(2)辐射各个领域,与自然资源、人口环境、经济发展等相互影响,形成一定行为规范的社会状态。

但也带来诸多问题:

(1)不文明交通行为,不良驾驶习惯,缺乏社会汽车文明;

(2)城市化与机动化的矛盾,缺乏科学规划,道路建设滞后,公交分担率低,道路、停车供需矛盾突出。

因此,汽车问题的解决需要:

(1)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寻找更公平、更有效率的治本之策;

(2)建立包括普通市民在内的、由各利益集团共同参与和监督的城市交通决策及管理机制。

以上就是本次51题库考试学习网和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小伙伴们能够继续努力,相信最后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还有更多有关考试练习在等着你哦!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事业单位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杨芳和唐斌至少有一人去青海湖旅游。如果杨芳去青海湖,那么陈珊一定知道。如果唐斌去青海湖,那么刘娟一定同行。事实上陈珊不知道杨芳去青海湖旅游。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以下哪项一定是真的?( )

A.杨芳和刘娟一同去青海湖旅游
B.唐斌和刘娟一同去青海湖旅游
C.杨芳和陈珊一同去青海湖旅游
D.陈珊和唐斌一同去青海湖旅游
答案:B
解析:
由“如果杨芳去青海湖,那么陈珊一定知道”及“陈珊不知道杨芳去青海湖旅游”,可推出杨芳没有去青海湖,结合“杨芳和唐斌至少有一个人去青海湖”可知,唐斌去了青海湖;再由“如果唐斌去青海湖,那么刘娟一定同行”可知,唐斌和刘娟去了青海湖。故答案选B。

亚当?斯密认为,人们只有享有参与到市场经济进程的( ),才会增加财富。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才能寻找到他的比较优势,( )才能每个人身上的企业家禀赋。因此有人说,其实每个人都是企业家,每个人都在创新,( )是我们的制度设计是否给每个人这样的机会。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由 激活 关键
B.保障 引发 前提
C.权利 驱动 主要
D.保证 释放 条件
答案:A
解析:
“享有”与“保证”搭配不当,排除D。再看第二空,“引发”、“驱动”都与“禀赋”不搭配,排除B、C。故选A。

下列不符合《行政处罚法》规定的有()。

A.间歇性精神病人实施违法行为的,不应给予行政处罚
B.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应当依法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
C.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D.行政处罚的听证费由当事人承担
答案:A,B,D
解析:
《行政处罚法》第26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故A项错误。第25条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故B项错误。第11条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故C项正确。第42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故D项错误。因此本题选ABD。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