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2020年广东汕头市市属事业单位招聘全日制博士研究生补充公告的内容吗?

发布时间:2020-05-05


51题库考试学习网了解到:根据汕头市发展的实际需要,经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增加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公开招聘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招聘岗位。现就2020年3月16日发布的《汕头市市属事业单位2020年公开招聘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公告》补充公告如下:

一、 增加招聘岗位

增加的招聘单位、岗位和资格条件详见《汕头市市属事业单位2020年公开招聘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增加招聘岗位表》。

二、其他事项

增加招聘岗位的组织实施、招聘对象、薪酬福利待遇、培养管理措施、应聘其他基本条件、招聘程序等事项按照《汕头市市属事业单位2020年公开招聘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公告》执行。

三、应聘条件

(一) 应聘人员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3.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

4.具备招聘岗位所需的资格条件,详细见《汕头市2020年公开招聘340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公告》中《汕头市企事业单位2020年公开招聘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岗位表》;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符合岗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下列人员不得报考:

1.在读的非应届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现役军人、机关事业单位见习期未满的在编在职(岗)人员;

2.受行政开除处分未满五年或其它行政处分正在处分期内的;因涉嫌违法违纪正在接受审计、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刑事处罚期限未满的;

3.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

4.近两年内在机关事业单位招录(聘)考试、体检或考察中存在违规违纪行为的;

5.聘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

6.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不宜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

 以上就是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为大家分享的2020年广东汕头市市属事业单位招聘全日制博士研究生补充公告的相关资讯,希望能帮助到你。还有疑问的小伙伴欢迎到51题库考试学习网咨询,我们会及时为你答疑。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事业单位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近来一系列关于社交网络的研究表明,虚拟社交并不能真的扩大交际圈,相反,人越多地使用网络社交,越可能感到孤独。
心理学专栏作者玛利亚称,互联网具有使人疏远的天然属性。1988年,学者罗伯特发现,在人们最初使用网络的1到2年间,快乐感和社会连接感会持续下降,其对家庭关系影响最大,网络使用者和家人的联系与交流会明显减少;此外,随着社交圈缩小,抑郁和孤独感也会增加。
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分析了社交网络使用和人格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与那些不使用Facebook的人想比,使用者整体自恋水平更高,社交中的孤独感更强。
此外,社交网络使用过多,还会降低亲密关系的满意度,原因在于它会催生嫉妒和怀疑。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社交网络暴露的信息更多,更有可能暴露出自己伴侣过去的经历以及与他人交流的信息;社交网络信息的模糊性,还会引起更多的猜测和想象。当人们将更多的时间花在线上,还会减少现实中与伴侣的相处时间。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莫尔?伯克对1200名Facebook使用者进行了纵向研究,针对用户在Facebook上的一系列行为(比如点赞、私信、评论等),分析了这些行为和幸福感、连接感的关系,结论是:社交网络本身并不会使人感到不幸福和孤独,但它的某些功能和特性容易对人造成不良影响。
莫尔讲社交网络上的行为分为三类:“点赞式交流”(没有实际内容,只是机械点赞或发送泛泛的赞美和祝福)、“广播式交流”(比如浏览朋友圈中的最新动态)和“创作式交流”(沟通内容是个性化的,通常是一对一的,也是更发自内心的交流)。他还将社交网络上与沟通对象的关系分为两类:强关系(指与比较亲密的朋友的关系,通常他们在线下也认识)和弱关系(指与不认识或不太熟悉的人的关系)。
用这两个维度分析社交网络上不同的关系和沟通方式对人的社会连接感、幸福感造成影响时,他发现:从总体上来说,社交网络的使用频率与人的孤独感、幸福感并不直接相关。接收到来自“强关系”的交流则对幸福感没有影响;接收到“创作式交流”,会明显提高人的幸福感与连接感,而“点赞式交流”“广播式交流”则对二者没有影响。因此,当人们在社交网络上沟通时,只有接收私人层面的沟通内容,才会有助于孤独感的减轻和幸福感的提升。
此外,社交网络上的“被动消费”(指没有目的、不经意间接收到的信息)会降低连接感和幸福感。莫尔发现,看别人的社交页面会让人产生更多的抑郁情绪,这与人们在社交网络上过于在意自我展示有关。社交网络是一个展现自我的渠道,人在社交网络中展现的形象,已经成为个人品牌的象征,这也使得人们格外在意社交网络中的个人形象维护。
计算机和虚拟现实技术专家兰尼尔说,社交应用使人们有机会将自己塑造为“虚拟模范”,因为我们不必经历在表现自我时可能会遇到的尴尬,比如说话卡壳、发挥失常、仪态不佳等。我们可以精心修饰每一张照片,编辑每一段文字,展现一个完美的自己。但正是这种对于塑造完美自我的需求,使得人们被“囚禁”在自我表现的监牢中。
于此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多地看到他人精心设计的形象,被动消费了这些形象后,下意识的“社会比较”会在无形中使其更加无法安于自己的生活,变得更为焦虑。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社交网络中孤独的现代人
B.社交网络:自我展示的舞台
C.亲密又陌生:社交网络中的人际关系
D.如何增进人在社交网络中的幸福感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标题选择。
文章开篇指出“人越多地使用网络社交,越可能感到孤独”,指出“网络社交”和“孤独感”之间的关系,后文是围绕该话题进行的具体描述。A项“社交网络中孤独的现代人”适合做这段文字的标题,当选。B、C、D项均缺失核心话题词“孤独”,排除。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

A.受地磁场的作用,静止的小磁针的S极总是指向地球的北方
B.高层建筑物顶端装有避雷针
C.行驶的汽车刹车时,乘客会向后倾倒
D.阳光下人们用近视眼镜取火

答案:B
解析:
B [解析]受地磁场的作用,静止的小磁针的S极应该是南极,所以指向地球的南方,A项不符 合实际;行驶的汽车刹车时,车停下后,乘客还有向前的速度,所以会向前倾斜,C项不符实际;阳光下人 们应当用凸透镜取火,而近视镜是凹透镜,所以D项不符实际;为保护建筑物等避免雷击,高层建筑物顶 端通常装有避雷针。本题正确答案为B。

如何净化网络环境,保障信息安全?

【材料】
《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了非法删帖、网络水军等责任承担问题。《规定》出台就表明了相关部门完善法律、依法治网的决心,是在想方设法让网民与网站知晓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从而使得网络行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最高人民法院公布《规定》,不仅有利于规范网络侵权案件审理,也有助于净化网络环境,保护网民的合法权益。
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首次将“依法治国”作为主题,同时指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依法治网。”互联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对世界各国既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秩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党中央果断地成立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加强对互联网网站、互联网媒体、互联网新技术应用的管理。呼吁互联网立法,应该在部门条例和规定的基础上,上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法》。建议加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的同时,进一步加速新兴媒体的发展,积极占领移动互联网阵地。如何通过法治,净化网络生态环境,打击网络谣言和色情信息,传播公信力、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发展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是我们下一步思考和奋斗的方向。
问题:联系材料,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净化网络环境,保障信息安全?
【参考答案】
一是完善网络立法,依法保障网民权益。加强有关信息犯罪的立法,将原有法律的相关内容或条款,从现实社会引向虚拟网络社会,以强化对虚拟社会信息内容传播的管理、保护传播使用和所有者的权利。二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整治查处非法网站,打击网络犯罪。政府对于网络内容管制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政府管制对象主要是网络提供者、使用者及经营者。三是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作用,倡导行业自律管理网络信息传播。网络的开放性和网上行为难以完全监督性,使得行为者的自律成为解决信息内容安全问题的关键。行业自律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提倡的一种做法。四是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媒体监督积极作用,净化网络环境,抵制打击网络不良信息,需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建立监督平台,调动起网民的力量,鼓励网民参与监督举报不良信息。

答案:
解析: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