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行测言语理解能力,请看这里!

发布时间:2019-07-12


主旨观点题作为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中片段阅读的“大头”,同时也是令许多公考考生头大的一部分,由于这类题型考察的是归纳概括能力和行文分析能力,主观性较强,是公务员考试行测当中对言语理解要求最高的,往往大家如果只凭借直觉去选择,那么可能最后会完美的避开正确答案。那么如何做出正确答案呢?小编整理了一些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顺利考试。

对于主旨观点题,如果想要做好,我们起码要能判断出题型,对于这类题目的问法最多的就是“概括最准确的”、“作者想要强调的”、“文段意在说明”……,那么如何才能准确、全面且迅速地猜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呢?大家在做这一类的题目的时候,往往都是通过去题干中一句句的分析,然后去确定选项,但是,有的时候却确定不了其中一些迷惑性的选项,殊不知,其实从选项入手逆向分析,有些题目反而更容易解决一些,以下面这道例题为例,一起来揭秘言语理解,获取通关秘籍吧!

【高分小例子】

社会重视老年工作,关注的重点在帮助老年人解决他们做不了的各种事情上,这自然是对的,但同时还需要关注老年人自己还能做什么。发现、发觉老年人自己还能做什么,加以支持,提供条件和方便,进行组织引导,这不仅可以增加老年人对社会、家庭的贡献,减轻他人的负责,更有利于老年人身心愉快、健康长寿。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组织引导老年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可以帮助其树立生活信心

B.关注老年人更应当组织引导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

C.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可以减轻社会家庭负担,利于长寿

D.老年工作的重点是帮助老年人解决他们做不了的事情

【解答】这道题目按照常规的解法:按照行文脉络分析,第一句为转折句,且重点在后半句“关注老年人自己还能做什么”,第二句重点在于说明“发现、发觉老年人自己还能做什么”的益处,即为什么要“关注老年人自己还能做什么”,也就是第一句话为提出观点,第二句话为原因分析,文段行文脉络为总分文段,因此文段主旨为首句中转折之后的内容,即“关注老年人自己还能做什么”,这个时候与给出的选项进行对比,发现A选项概括片面,B选项和C选项不好确定,D选项偏离重点。答案在BC之间,这个时候我们发现用常规做法得出答案就不太容易。

【高分必杀技】

利用逆向思维从选项进行解题:

首先,先假设B正确,那么就设想,如果把B选项作为一个中心议题来看,让我们自己写一个小文段,文段应该写什么内容?B选项内容为“关注老年人更应当组织引导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为了让这个观点成立,那么我们就会重点论述“组织引导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什么对于老年工作重要、这样做的意义何在”,“这样做对于老年人来说有什么好处”,回到原文进行比对,与原文相符,因此答案为B选项。

如果觉得不放心,同样的方法,我们把C选项作为议题,抛开原文段,设想文段内容应当是什么内容。C选项为“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可以减轻社会家庭负担,利于长寿”,那么文段为了论证此观点,就要重点说明“老年人老有所为对于家庭社会以及自身的重要意义”,与原文内容比对发现,这只是原文中的一部分内容,因此C选项内容片面,不能作为正确选项。

以上就是公务员考试提升行测言语理解能力的诀窍对于这类题型的学习时,大家平时要多练习,多关心时事政治,另外也要善于总结,这样才会积累越来越多的经验,最后再次预祝各位能顺利通过考试!越努力越幸运!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公务员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如图。将其折叠后是一个正方体的纸盒,这个纸盒的底面是______。



A. 1号正方形
B. 2号正方形
C. 3号正方形
D. 4号正方形
答案:B
解析:
解题指导: 可用代入法。当2号正方形为底时,正好围成一个正方体的空盒。故答案为B。

关于四大文明古国及其数学成就,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A.古埃及:“0”的发现
B.古印度:阿拉伯数字
C.古巴比伦:六十进位制
D.古中国:勾股定理
答案:A
解析:
数字“0”是由印度人发明的。故本题答案选A。

某人有24枝白玫瑰,42枝红玫瑰和光枝黄玫瑰。在每束花的搭配都相同的情况下,他最多能将这些玫瑰分成几束?

A.4
B.6
C.8
D.10
答案:B
解析:
相当于把各色玫瑰均分为若干束以保证每束花里各色玫瑰的数量相同,即求24,42,36 的最大公约数。24=23x3,42=2x3x7,36=22x32,最大公约数为6,最多能将这些玫瑰分为6束,每束有4枝白玫瑰、7枝红玫瑰和6枝黄玫瑰。

爱因斯坦有言:在真理和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戏笑中垮台!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爱因斯坦否认世界是客观的②爱因斯坦否认物质世界存在规律性③爱因斯坦倾向于“意识会随着物质世界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观点④爱因斯坦并不一定是有神论者,他所说的上帝不是人格化的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第二步,爱因斯坦这句名言意为,真理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会不断变化的,并不存在永恒的真理,没有人永远都是正确的。这句话强调的是真理的相对性,即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真理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转化和发展过程。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这句名言强调的是真理的相对性,说明人们对世界的主观认识是不断向客观靠拢的过程,强调了世界的客观性,①错误;真理的相对性说明人对物质世界客观规律的认识是永无止境和不断变化的,这句话强调了物质世界的规律性,②错误;真理是客观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因此真理的相对性说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物质世界的发展而不断发展,③正确;人格化的神是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和性格特征的神,与人格化的神相对的是全知全能的神。爱因斯坦这句话中的上帝是掌握了世界真理、管控世界秩序的一种绝对理性的存在,并非人格化的神。这里的上帝可以看做是一种比喻,爱因斯坦用这一概念来强调真理的相对性,④正确。③④表述正确。因此,选择C选项。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