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2020-06-22)

发布时间:2020-06-22


2020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四章 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药物经过炮制后,去毒的方法有( )。【多选题】

A.加热

B.水飞

C.加辅料处理

D.去油制霜

E.提净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去毒的炮制方法。炮制也可除去或降低药物的副作用。汉代张仲景在《金匮玉函经》中指出:麻黄“生则令人烦,汗出不可止”。说明麻黄生用有“烦”和“出汗不止”的副作用,用时“皆先煮数沸”,便可除去其副作用。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干漆要炒熟,不尔损人伤胃”,以示干漆要通过炒或般等制法减少副作用。鹅不食草生用对胃有刺激性,若炒制或蜜制,则可减小其副作用。又如临床上遇到失眠、心神不安而又大便稀溏的患者,需用柏子仁宁心安神,但生柏子仁有润肠通便的副作用,服后患者可发生腹泻,若将柏子仁压去油脂制成柏子仁霜应用,即可免除腹泻的发生。朱砂水飞时洗涤次数越多,可溶性汞盐含量越少。提净可使药物纯净,提高疗效,并缓和药性,降低毒性。

2、经炮制能改变作用趋向的是(  )。【单选题】

A.莱菔子

B.地黄

C.炉甘石

D.阿胶

E.甘遂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炮制的作用。生甘遂药力峻烈,醋甘遂毒性减低,峻泻作用缓和。生地黄,性寒,具清热、凉血、生津之功,常用于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衄、斑疹、热病口渴等症。经蒸制成熟地黄后其药性变温,能补血滋阴、养肝益肾,凡血虚阴亏,肝肾不足所致的眩晕,均可应用。莱菔子为生升熟降的典型,生品能生能散,炒品变升为降,用于降气化痰,消食除胀。炉甘石煅制后,碳酸锌转化为氧化锌,增强了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敛疮的作用。

3、需将辅料炒至滑利易翻动时再投药的加辅料炒法是(  )。【多选题】

A.麸炒法

B.土炒法

C.砂炒法

D.滑石粉炒法

E.蛤粉炒法

正确答案:B、C、D、E

答案解析:1.土炒需炒至土呈灵活状态时投入净药物,翻炒至药物表面均匀挂上一层土粉,并透出香气时,取出,筛去土粉,放凉。2.砂炒需取制过的砂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至滑利状态,容易翻动时,投入药物。3.滑石粉炒需将滑石粉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灵活状态时,投入经加工处理后的药物。4.蛤粉炒需将研细过筛后的蛤粉置热锅内,中火加热至蛤粉滑利易翻动时减小火力,投入经加工处理后的药物。选项BCDE正确当选。

4、具甘缓益脾,润肺止咳作用的辅料是(  )。【单选题】

A.酒

B.醋

C.食盐水

D.蜜

E.姜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食盐味咸性寒,有清热凉血,软坚散结,润燥的作用,故盐炙法多用于补肾固精、疗疝、利尿和泻相火的药物。米醋味酸、苦,性温。主入肝经血分,具有收敛、解毒、散瘀止痛、矫味的作用。故醋炙法多用于疏肝解郁、散瘀止痛、攻下逐水的药物。黄酒味甘、辛,性大热。气味芳香,能升能散,宣行药势,具有活血通络、祛风散寒、矫臭去腥的作用,故酒炙法多用于活血散瘀药、祛风通络药及动物类中药。蜂蜜味甘性平,有甘缓益脾、润肺止咳、矫味等作用,因此,蜜炙法多用于止咳平喘、补脾益气的药物。生姜辛温,能温中止呕,化痰止咳,故姜炙法多用于社痰止咳、降逆止呕的药物。

5、蒸制首乌所用的辅料为(  )。【单选题】

A.黄酒

B.姜汁

C.醋

D.黑豆汁

E.甘草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制何首乌:取何首乌片或块,用黑豆汁拌匀,润透,置非铁质蒸制容器内,密闭,炖至汁液吸尽,药物呈棕褐色,或用清蒸法,或黑豆汁拌匀后,蒸至药物内外均成棕褐色,取出,干燥,或晒至半干,切片,干燥。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执业中药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角”荷叶指荷叶的

A.1张

B.1/2张

C.1/4张

D.1/8张

E.1/10张

正确答案:D

药物混合的方法不包括

A、搅拌混合

B、扩散混合

C、研磨混合

D、过筛混合

E、打底套色法

参考答案:B

酒制蟾酥时每10kg药物的白酒用量一般为:

A、2kg

B、4kg

C、8kg

D、10kg

E、20kg

参考答案:E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