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历年真题(2021-08-19)
发布时间:2021-08-19
2021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属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的是( )。【单选题】
A.知母皂苷
B.人参皂苷
C.龙胆苦苷
D.雷公藤甲素
E.甜菊苷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龙胆含有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裂环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如獐牙菜苦苷和龙胆苦苷等。
2、按照崩解时限检査法片剂项下的肠溶衣片检查法检査溶散时限的丸剂是()。【单选题】
A.蜡丸
B.糊丸
C.滴丸
D.蜜丸
E.浓缩丸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蜡丸按照崩解时限检查法片剂项下的肠溶衣片检查法检查,在盐酸溶液中(9→1000)检查2小时,不得有裂缝、崩解或软化现象,再在磷酸盐缓冲液(pH6.8)中检查,1小时内应全部崩解。
3、淀粉浆在片剂处方中常用作( )。【单选题】
A.润湿剂
B.崩解剂
C.吸收剂
D.润滑剂
E.黏合剂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淀粉浆(糊):为最常用的黏合剂。
4、患者,女,40岁。按甘草附子汤的组方取药。药师嘱其所用制附子应先煎、药共煎制附子先煎的目的是()。【单选题】
A.长时间煎煮可提髙乌头碱的溶出量
B.制附子中的化学成分水溶性差、需要长时间溶解
C.长时间煎煮促使制附子中生物碱与有机酸成盐、有利于溶出
D.长时间煎煮会促使制附子中苯甲酸与生物碱结合成酯、有利于吸收
E.制附子中的二萜双酯型生物碱有很强的毒性、长时间煎煮可降低毒性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附子的毒性成分为乌头碱等二萜双酯类生物碱。各种炮制方法和工艺均能使附子中生物碱含量下降。但附子中总生物碱含量的多少是不能准确反映其毒性大小,而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是决定其毒性大小的主要因素。
5、应在3分钟内全部崩解并溶化的片剂是( )。【单选题】
A.可溶片
B.口含片
C.咀嚼片
D.舌下片
E.口崩片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可溶片应在3分钟内全部崩解并溶化。
6、防风的性状鉴别特征是( )。【单选题】
A.蚯蚓头
B.砂眼
C.疙瘩丁
D.起霜
E.星点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银柴胡:呈类圆柱形,偶有分枝,长15-40cm,直後0.5-2.5cm。表面浅棕黄色至浅棕色,有扭曲的纵皱纹及支根痕,多具孔穴状或盘状凹陷,习称“砂眼”,从砂眼处折断可见棕色裂隙中有细砂散出。根头部略膨大,有密集的呈疣状突起的芽苞、茎或根茎的残基,习称“珍珠盘”。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较疏松,有裂陈,皮部甚薄,木部有黄、白色相间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甘。防风:呈长圆锥形或长圆柱形,下部渐细,有的略弯曲,长15-30cm,直径0.5-2cm。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环纹上有的有椋褐色毛状残存叶基。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粗糙,有纵皱纹、多数横长皮孔及点状突起的细根痕。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棕黄色至棕色,有裂隙,称“菊花心”,散生黄棕色油点,木质部浅黄色,气特异,味微甘。
7、茎丛生,较细,方柱形,表面暗紫色或棕绿色,叶对生,花单生于茎枝上部叶腋,气微,味微苦的药材是( )。【单选题】
A.广藿香
B.茵陈
C.半枝莲
D.薄荷
E.大蓟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半枝莲:根纤细。茎丛生,较细,方柱形;表面暗紫色或棕绿色。叶对生,有短柄;叶片多皱缩,展平后呈三角状卵形或披针形,长1.5-3cm,宽0.5-1cm;先端钝,基部宽楔形,全缘或有少数不明显的钝齿;上表面暗绿色,下表面灰绿色。花单生于茎枝上部叶腋,花萼裂片钝或较圆;花冠二唇形,棕黄色或浅蓝紫色,长约1.2cm,被毛。果实扁球形,浅棕色。气微,味微苦。
8、方中生石膏与知母配伍属于()。【单选题】
A.相使
B.相畏
C.相杀
D.相须
E.相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相须,即性能相类似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石膏配知母属相须。
9、按《中国药典》规定,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为桉油精的中药是( )。【单选题】
A.艾叶
B.五味子
C.黄芩
D.黄连
E.葛根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艾叶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黄酮和三萜类成分;《中国药典》以桉油精(桉叶素)为指标成分,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
10、选项中图示饮片为淫羊藿的是( )。【单选题】
A.
B.
C.
D.
E.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A项:淫羊藿项:蓼大青叶;C项:番泻叶;D项:艾叶;E项:罗布麻叶。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执业中药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米炒时,药材与辅料的比例是
A.100:10~100:15
B.100:20
C.100:25~100:30
D.100:30~100:50
E.100:40~100:50
治疗少阳湿热痰浊证,首选方剂是
A.蒿芩清胆汤
B.小柴胡汤
C.大柴胡汤
D.龙胆泻肝汤
E.甘露消毒丹
宋代的本草代表著作是
A、《中药大辞典》
B、《本草纲目》
C、《中药志》
D、《证类本草》
E、《本草经集注》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0-11-05
- 2021-08-21
- 2020-11-13
- 2021-01-07
- 2020-12-27
- 2020-06-27
- 2021-01-13
- 2021-07-07
- 2020-12-23
- 2021-02-07
- 2021-01-05
- 2021-03-16
- 2021-01-29
- 2020-12-24
- 2021-02-03
- 2020-09-12
- 2020-11-07
- 2021-09-07
- 2021-01-13
- 2020-09-21
- 2020-07-31
- 2021-04-26
- 2021-02-12
- 2021-06-08
- 2021-06-02
- 2021-07-27
- 2021-01-07
- 2021-07-08
- 2021-05-15
- 2020-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