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历年真题(2020-12-26)

发布时间:2020-12-26


2020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试卷附图中,图示中药为桑白皮的是( )。【单选题】

A.

B.

C.

D.

E.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A项为桑白皮;B项为牡丹皮;C项为秦皮;D项为白鲜皮;E项为香加皮。

2、关于气雾剂,喷雾剂质量检査项目的说法正确的有()。【多选题】

A.定量气雾剂应检査每揿主药含量

B.非定量气雾剂应检査每瓶总喷次

C.定量喷雾剂应检査每喷主药含量

D.非定量气雾剂应检査每瓶的喷射速度

E.定量气雾剂应检査递送剂量均一性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多剂量定量喷雾剂应检查总喷次;非定量气雾剂应检查喷出总量,不检查总喷次。

3、除另外规定外,含毒性药品的中药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饮片( )。【单选题】

A.10g

B.20g

C.50g

D.100g

E.200-500g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酊剂除另外规定外,每100ml相当于原饮片的20g;含毒性药品的中药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饮片10g。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每1ml相当于原饮片lg;浸膏剂每1g相当于原饮片2-5g。

4、川乌经炮制,其生物碱类成分结构改变,毒性降低,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单选题】

A.氧化反应

B.还原反应

C.水解反应

D.聚合反应

E.加成反应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等为双酯型生物碱,毒性极强,是乌头的主要毒性成分。将双酯型生物碱在碱水中加热,或将乌头直接浸泡在水中加热,或不加热仅在水中长时间浸泡,都可水解酯基,生成单酯型生物碱或无酯键的醇胺型生物碱,从而降低毒性。

5、《中国药典》规定,药物贮藏于阴凉处的温度为( )。【单选题】

A.-4°C

B.0°C

C.2°C-10°C

D.20°C

E.10°C~25°C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通常有关贮藏条件的规定为:(1)冷处贮藏温度为2°C-10°C;(2)凉暗处或阴凉处贮藏温度为20°C;(3)常温贮藏温度为10°C-30°C。

6、描述药物转运(消除)快慢的动力学参数是( )。【单选题】

A.速率常数

B.生物等效性

C.表观分布容积

D.稳态血药浓度

E.相对生物利用度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速率常数是药物转运(消除)速度的重要的动力学参数。

7、处方调配复核,见有表面黑褐色,切面外侧棕褐色,木部黄白色,有的可见发射状纹理,气香的饮片是()。【单选题】

A.葛根

B.黄芩

C.羌活

D.白芍

E.桔梗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羌活饮片为类圆形、不规则横切或斜切片。表皮棕褐色至黑褐色,切面外侧棕褐色,木部黄白色,有的可见放射状纹理。体轻,质脆。气香,味微苦而辛。

8、制备生脉饮口服液时可加入适量防腐剂,可加入的防腐剂类型和用量是()。【单选题】

A.羟苯乙酯,0.10%

B.山梨酸,0.30%

C.羟苯丙酯,0.30%

D.苯甲酸,0.35% 

E.羟苯乙酯,0.3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制剂确定处方时,该处方的抑菌效力应符合《中国药典》抑菌效力检查法的规定,山梨酸和苯甲酸的用量不得超过3%(其钾盐、钠盐的用量分别按酸计),羟苯酯类的用量不得超过0.05%,如加入其他附加剂,其品种与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不影响成品的稳定性,并应避免对检验产生干扰。

9、薄荷醇属于( )。【单选题】

A.单萜

B.倍半萜

C.二萜

D.三萜

E.四萜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常见的单萜化合物有薄荷醇、龙脑、栀子苷、龙胆苦苷等。常见的倍半萜化合物有青蒿素、莪术醇、金合欢醇等。常见的二萜化合物有穿心莲内酯、甜菊苷、雷公藤甲素、银杏内酯等。齐墩果酸属于五环三萜类化合物。

10、为氧化物类矿物刚玉族赤铁矿,主要含的矿物药是( )。【单选题】

A.石膏

B.雄黄

C.赭石

D.自然铜

E.朱砂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赭石为氧化物类矿物刚玉族赤铁矿,主要含。朱砂为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主要含HgS。石膏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要含。雄黄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主要含。自然铜为硫化物类矿物黄铁矿族黄铁矿,主要含。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执业中药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易侵犯上部的病邪是

A.风

B.暑

C.寒

D.湿

E.燥

参考答案:A

蒸制桑螵蛸的目的不包括:

A、消除致泻副作用

B、利于贮藏

C、矫臭矫味

D、增强疗效

E、杀死虫卵

参考答案:D

与温里药主治脾胃寒证无关的药理作用是

A、增加胃酸分泌

B、增强胃肠功能

C、正性肌力作用

D、抗溃疡

E、提高消化酶活性

参考答案:C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