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 2022_03_21 每日一练


手的抓握动作发展的重点包括( )。
(A)拇指的运用 (B)五指分化
(C)手眼协调 (D)抓握力量的增加

查看答案

案例五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9岁,某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家在外地,收入一般,一直租住在城乡结合部的平房里。求助者经常有不安全感,晚在在家时要把房屋的门窗紧锁,窗帘合部拉上;冬天里天黑得早,路上行人也比较少,求助者独自走在路上就会担心被抢劫等不好的事情发生;在手机或电脑上玩游戏时,一定要玩到赢了才能停止,否则就会担心有不好的事情在自己身上发生。交往了几个女朋友时,对方都觉得他胆小、缺乏男子气、不求上进,而拒绝进一步的发展。自己也觉得命运和游戏的输赢应该无关,不应该相信这些东西,但总是控制不住。恨自己耽误了许多时间、恨自己胆小,为此非常苦恼。情绪低落,经常失眠。很想改变这种状况,因此前来寻求帮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的情况:求助者出生后因父母在城里打工,从半岁起便由奶奶照顾。两岁时奶奶去世,只好在姑姑家生活,直到上初中才进城和父母同住。对求助者进行心理测验,EPQ结果为T分:P40,E35,N65,

该求助者表现出的行为症状主要是( )单选

A. 回避行为
B. 刻板行为
C. 强迫行为
D. 攻击行为

查看答案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40岁,外企高管。
案例介绍:求助者于国外名牌大学博士毕业,回国后一直在一家知名外企工作。
求助者全心扑在事业上,一直无暇顾及个人问题。两年前经人介绍,结识了现在的女友。虽然求助者比女友大了十几岁,但相处一年多以后,双方都觉得对方比较适合自己,很快发展到谈婚论嫁的阶段。但让求助者没想到的是,女友的父母以求助者年龄过大为由,坚决反对两人的婚事。求助者希望女友能够冲破家庭的阻挠,尽快和自己结婚。但女友觉得父母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应该耐心做父母的工作,不应不顾老人的感受而仓促结婚。三个月前,求助者和女友为了结婚的事情,发生了激烈的争吵,随即两人陷入冷战。正当求助者为感情问题烦恼的时候,求助者的下属在工作中出现了重大失误,险些给公司造成巨大损失。因为这件事,求助者受到了总公司高层领导的批评。这让求助者觉得很没面子。两个多月来,求助者一直郁郁寡欢,心情烦躁,食欲下降,经常失眠,工作时也无精打采,工作效率明显下降,回避同事同学的聚会。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是家中独生子,从小学习成绩优异,争强好胜,追求完美,较自我中心。

该求助者社会功能受损的指标包括(  )。多选

A.与女友冷战

B.工作效率明显下降

C.被领导批评

D.回避同事同学聚会

查看答案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0岁,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女儿的问题前来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好!请问我能为您提供什么帮助吗?
求助者:我的女儿现在5岁了,特别不听话,真是让我有操不完的心,您帮帮我吧!
心理咨询师:您能说说您的女儿都有哪些不听话的表现吗?
求助者:我女儿4岁前一直住在我父母家,4岁后我们把她接回到身边,开始还很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每天晚上在家里大吵大嚷,而且还满地打滚。我和她爸爸怎么批评都没用,有时候气急了,打她几巴掌,也没什么效果。更可气的是,越是批评她,她闹得越起劲,她这么小就这么不听话,将来可怎么办啊!我现在一想起这孩子的问题就特别烦,您说我该怎么办啊!
心理咨询师:您女儿经常在家吵闹,而且不管您和您丈夫怎样批评教育,都没有效果,这让您很焦虑,我非常能理解您做母亲的这种心情,也替您感到着急。您说您的女儿每天都要在家里吵闹,她真的是每一天都吵闹,还是偶尔也有比较安静,不吵闹的时候呢?
求助者:偶尔也有比较安静的时候,不过这种情况太少了。
心理咨询师:那您女儿比较安静的时候,您和您的丈夫会做何反应呢?
求助者:我和我爱人都很忙,每天下班回家都精疲力竭了,还要和女儿作斗争,好不容易她哪天没闹,我们赶紧抓紧时间把没做完的工作做完。
心理咨询师:那也就是说,女儿不闹了,你们就会抓紧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不太关注她,是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您女儿的吵闹行为与家长的反应是有关系的。
求助者:和我们有关系?
心理咨询师:是的,每个孩子都希望获得家长的关注,您和您丈夫都很忙,甚至下班回家也没有时间陪孩子。您女儿吵闹,您和您丈夫就会批评她,但这种批评对孩子来说,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关注,实际上,孩子通过她的行为获得了某种好处,也就是得到了强化。
求助者:这样看来,孩子的吵闹确实与我们有关系,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心理咨询师:当孩子再大吵大嚷、满地打滚的时候,您和您丈夫不要去批评她,而是迅速离开,如果她一旦安静下来,你们马上要给予鼓励和奖励。

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提问方式包括()。多选
A:间接询问
B:直接逼问
C:开放式询问
D:封闭式询问

查看答案

案例四: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1岁,大学三年级学生,因担心毕业找不到工作而痛苦。
以下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咨询谈话。
求助者:我现在头痛、失眠、心慌,担心没有家庭背景,找不到好工作。
心理咨询师:能先告诉我你对毕业找工作的具体想法吗?
求助者:没想到找工作这样难啊,两个月前,我表姐因大学毕业后没找到工作自杀了,引起轰动。我父母一再叮嘱我抓紧时间找工作。
心理咨询师:你的学习成绩怎样呢?
求助者:一直挺好的,总是名列前茅,现在表姐因工作问题自杀了,我很害怕,成绩变差了,成绩差我就更担心找不到好工作了。找不到工作我也对不起父母啊,您说我该怎么办呀?
心理咨询师:放心吧,我会帮你解决问题,保证你能找到一个好工作。
求助者:那太好了,我就指望您了。
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就是帮助大家排忧解难,我不仅会帮你解决问题,还会为你绝对保密,别人不会知道的。以后别忘记多联系.
以下是一段咨询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的看法是,没有家庭背景没有好成绩,就找不到好工作。你的父母和你都很着急。表姐的自杀也把你吓着了。是这样吗?
求助者:没错,就是。我该怎么办呀?
心理咨询师:别着急,我先针对你的问题制定咨询目标。咨询目标分近期和远期的。对于你,近期目标就是提高学习成绩,远期目标就是找到一个好工作,就这样吧。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觉得合理情绪疗法最适合你。下面咱们就开始吧。

本案例中,比较恰当的近期目标应该是( )。单选

A. 提高学习成绩
B. 缓解紧张情绪
C. 能够找到工作
D. 取得父母谅解

查看答案

出现“认生”现象的年龄大致在( )。

(A)1~3个月

(B)3~4个月

(C)4~5个月

(D)6~12个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7岁,某公司职员。案例介绍:求助者因女友反对不得不戒烟,曾尝试过多种方法,但效果不佳。为戒烟主动前来寻求帮助。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求助者:我和女友感情很好,但她坚持我戒烟后才能结婚。我也认为吸烟不好,也同意戒烟,但没成功,所以我想请您帮助我改掉这个毛病。心理咨询师:你既然试过很多方法都没有成功,我看还是别戒了,烟生产出来就是让人吸的。求助者:不戒烟我女朋友不和我结婚啊,我都27岁了,我妈也总催我,我还是戒掉吧。心理咨询师:好吧,我可以帮助你,我们可以采用厌恶疗法。求助者:厌恶疗法是怎么回事啊?具体怎么做呀?心理咨询师: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都是被行为结果强化的,厌恶疗法就是我把你的吸烟行为和厌恶刺激结合,使你产生条件反射,当你以后再看到烟时,就会产生恐惧,出现生理、心理上不愉快的感觉,你就不敢吸烟了,烟就戒掉了。具体的步骤是:第一步,明确靶行为,就是吸烟:第二步,构建恐惧等级:第三步,明确厌恶刺激;第四步,把吸烟和厌恶刺激结合起来。求助者:我有点明白了,那您用什么厌恶刺激啊?心理咨询师:我决定给你使用电刺激,我用110伏的直流电,你吸烟,就给你电刺激。求助者:110伏?不会出事吧?我有点害怕。心理咨询师:你不用害怕,这个刺激强度还算温和的,如果你担心,实施厌恶刺激的时候你可以看看光碟,分散一下注意力。求助者:好吧,咱们大约做多少次啊?这种方法会不会没效啊?心理咨询师:看你的表现吧,你能戒掉就不做了。这种方法是否有效,等疗程结束才能评估。求助者:我知道了,万一没有效果,还有其他方法吗?您可要好好帮助我。心理咨询师:有啊,还可以使用阳性强化法,就是你不吸烟,我给你奖励。还可以使用求助者中心疗法等等。求助者:奖励好啊,我还是用奖励的方法吧。厌恶疗法所用的厌恶刺激包括(  多选

A. 电流刺激
B. 听觉刺激
C. 药物刺激
D. 视觉刺激

查看答案

真性幻觉的特点包括( )。
(A)产生于主观空间 (B)幻觉与相应的感觉器官相联系
(C)形象清晰、生动 (D)形象与客观事物不一样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