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干警 公安 2021_05_29 每日一练


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包括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下列法律事实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是:

A.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
B.2017年10月1日,李某在超市购买了一箱食用油
C.2017年10月6日,高龄老人赵某自然死亡
D.2015年3月1日,熊猫宝宝元元出生

查看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本法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1990年12月24日国务院发布、1994年10月9日国务院修订发布的《行政复议条例》同时废止”。对于这条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现了法对人的效力
B.体现了法的时间效力
C.体现了法的空间效力
D.体现了法的时间和空间效力

查看答案

公安机关保卫国家安全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任务,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A.打击与防范
B.治安行政管理
C.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D.公安专业工作

查看答案

公安政策是由()制定的。

A.公安部
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C.国务院
D.党和国家

查看答案

人民检察院还通过参与行政诉讼对公安机关行使行政职权的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通过受理公民和社会组织对人民警察的违法违纪行为的控告、举报,追究违法、违纪人民警察的法律责任,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实施监督。 (  )

查看答案

以行政的领导取代或者削弱党委的领导,必将使公安工作失去有力的(  ),这对行政领导本身也是不利的。

A.组织保障
B.法律保证
C.政治保障
D.思想保障

查看答案

根据《行政强制法》规定,公安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

A.为保障公安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必须实施行政强制
B.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
C.公民享有申辩权
D.不得利用行政强制权为单位或者个人谋取利益

查看答案

尽管“负面新闻”关注的是体现冲突、对抗、不和谐的负面题材,报道者对题材的使用角度与表现方式却可能不尽相同:优秀的报道者往往在负面题材中发现积极的因素,即使发现不了积极的因素,也会以建设性的态度处理消极因素,给人以警醒、反思;而蹩脚的报道者面对某些负面题材,会以猎奇、把玩的心态进行报道,使人徘徊于感官的刺激当中,难以获得精神的震撼、洗礼与反思,反而会扩大人们对社会的恐惧与不安全感,造成极坏的影响。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即使负面题材也包含着可供挖掘的积极因素
B.报道者是否优秀主要体现在对负面题材的挖掘深度
C.对负面题材的处理方式是影响新闻效果的关键因素
D.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应该以更为积极的视角处理负面题材

查看答案

缉毒女民警小邓从警8年来,一直战斗在公安第一线,时常带病坚持办案,值班加班执行紧急任务成为工作常态。为帮助戒毒人员回归社会,不再复吸,她挤时间考取了高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帮助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解决了心理问题。她的行为体现的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是:

A.热情服务
B.英勇善战
C.为民服务
D.甘于奉献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