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化工工程师辅导:密闭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模式1

发布时间:2021-04-08


你知道密闭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模式的相关知识点吗?不知道的话没关系,51题库考试学习网给大家带来的这篇文章将会告诉你答案,赶紧来看看吧!

密闭空间作业是石油化工企业比较频繁的危险作业,若控制失误,将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因此,分析密闭空间作业的事故成因,探讨其安全管理模式,是石油化工企业预防事故的关键工作之一。

1、事故成因分析

1)密闭空间存在危险状态

①密闭空间内残留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介质。

②密闭空间通风不畅、照明不良,内部设备的外部动力未断电。

③密闭空间作业场地狭窄或活动空间较小,使作业人员出入困难,不利相互联系和作业监护。

④密闭空间内一般温度高、湿度大,使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疲劳。

⑤密闭空间的动火作业、高处作业或多工种、多层交叉作业不符合相关标准或安全规定的要求。

2)作业人员有不安全行为

①从事密闭空间作业的相关人员缺乏专项安全教育,不具备相应的安全作业技能和心理素质。

②作业中有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行为。

3)安全管理有缺陷

①企业没有落实密闭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密闭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不重视,安全管理不到位。

②企业未排查密闭空间作业的事故隐患。

③企业未建立针对密闭空间作业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未给作业人员配备个人防护器材。

2、安全管理模式

作业前的安全准备

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确定。

A.对密闭空间的结构、机械动能设备、介质性质、内外物质连接、照明、温湿度、氧气含量、通风和交叉作业等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

B.对密闭空间内所有气体进行采样分析,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对危险有害因素的强弱进行确定。

②制定作业方案。

A.密闭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作业单位应具备的安全资格。

B.密闭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C.密闭空间作业的现场指挥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监护人员等应具备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心理素质。

D.密闭空间存在危险有害因素的结论。

E.密闭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程序、内外信息联络的条件和方式。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内容就是这些了,如果看完这篇文章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进入51题库考试学习网可以了解更多的考试信息哦!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化工工程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