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一级)》历年真题(2020-06-07)

发布时间:2020-06-07


2020年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一级)》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有1mol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对外做功为W,则其温度变化ΔT为( )。【单选题】

A.R/W

B.W/R

C.2R/W

D.2W/R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质量一定的理想气体处于平衡态时的状态参量P、V、T之间的关系称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克拉贝隆方程)为: pV= nRT。式中,p为气体压力; V为气体体积; n为气体物质的量; T为热力学温度; R为理想气体常数。pV=RT适用于1mol气体,该方程与气体的种类和工质经历的热力过程都无关。等压过程中,p=恒量,W=pΔV,利用状态方程pV=RT,则有: W=RΔT, ΔT=W/R。

2、用同种流体,同一温度进行管道模型实验。按黏性力相似准则,已知模型管径0.1m,模型流速4m/s,若原型管径为2m,则原型流速为( )。【单选题】

A.0.2m/s

B.2m/s

C.80m/s

D.8m/s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对于有压管流,影响流速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黏滞力,故应采用雷诺模型,简诺准数设计模型为:=4×(0.1/2) =0.2m/s。

3、微分方程的通解y等于( )。【单选题】

A.

B.

C.

D.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当x≠0时,原微分方程可改为: 则

4、在图示圆锥摆中,球M的质量为m,绳长l,若α角保持不变,则小球的法向加速度为( )。【单选题】

A.gsinα

B.gcosα

C.gtanα

D.gctanα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圆周运动中,向心力F=ma=mgtanα,故小球的法向加速度a=gtanα。

5、桁架由2根细长直杆组成,杆的截面尺寸相同,材料分别是结构钢和普通铸铁。在下列桁架中,布局比较合理的是( )。【单选题】

A.

B.

C.

D.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由于钢的抗拉性能较好而抗压性能较差,铸铁抗拉强度较差而抗压强度较好,故铸铁受压力时布局较为合适。A、B图布局受力如题61解图(a)所示,C、D图布局受力如题61解图(b)所示。对上述四种布局进行受力分析,只有AD两项布局中钢承受拉力,铸铁承受压力,然而A项中铸铁杆件承受压力较大且长度较长,更容易失稳,因此D项布局比较合理。

6、梁的横截面可选用图示空心矩形、矩形、正方形和圆形四种之一,假设四种截面的面积均相等,载荷作用方向铅垂向下,承载能力最大的截面是( )。【单选题】

A.空心矩形

B.实心矩形

C.正方形

D.圆形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纯弯曲梁的正应力计算公式为:承载能力最大的截面即是在面积相同的情况下W较大的截面,图a中空心矩形在相同面积下其W较大,故应选择空心矩形。

7、已知电流i(t) =0.1sin(ωt+10°)A,电压u(t)=10sin(ωt- 10°)V,则如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电流i(t)与电压u(t)呈反相关系

B.

C.

D.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电流正弦量, 相量表示为:

8、速率分布函数f (v)的物理意义为( )。【单选题】

A.具有速率v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B.速率分布在v附近的单位速率间隔中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C.具有速率v的分子数

D.速率分布在v附近的单位速率间隔中的分子数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研究速率的分布,要知道气体在平衡状态下,总数为N的分子中,具有各种速率的分子各有多少,或它们各占分子总数的百分比为多大,以及大部分分子具有多大的速率等。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的表达式为:其物理意义是分子速率在v附近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9、己知n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Ax=B,秩r (A) =n-2,为任意常数,则Ax= B的通解为( )。【单选题】

A.

B.

C.

D.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Ax=B的通解为Ax=0的通解加上Ax= B的一个特解。因为r (A) =n-2, Ax=0的解由两个线性无关的向量组成,所以是Ax=0的两个线性无关解。所以Ax= B的通解为x= 。

10、图示结构的两杆面积和材料相同,在铅直向下的力F作用下,下面正确的结论是( )。【单选题】

A.C点位移向下偏左,1 杆轴力不为零

B.C点位移向下偏左,1杆轴力为零

C.C点位移铅直向下,1 杆轴力为零

D.C点位移向下偏右,1 杆轴力不为零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若杆件均为刚体,则根据零杆原则,C点无唯一,杆1受力为零。但若给出了两杆截面面积和材料参数,则力F作用下,先假设节点C铅直向下移动,此时杆1和杆2均产生变形。根据物理方程,杆1和杆2内部会产生轴力。取节点C为研究对象,根据节点C在水平方向的平衡可知,仅靠杆1的水平分量不足以使节点平衡,还需杆2向右的水平分量。因此,C点位移应该向下偏左。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结构工程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M点高程HM=43.251m,测得后视读数a=1.000m,前视读数b=2.283m。则视线高Hi和待求点N的高程HN分别为(  )。

A、45.534m;43.251m
B、40.968m;38.685m
C、44.251m;41.968m
D、42.251m;39.968m
答案:C
解析:
视线高程是指视准轴到绝对基面的垂直高度。通过视线高推算出待定点的高程,视线高程=后视点高程+后视读数。待定点高程=视线高程-前视读数。代入数据可得:Hi=HM+a=43.251+1.000=44.251m,HN=Hi-b=44.251-2.283=41.968m。

用铜作电极,电解CuCl2溶液时,阳极的主要反应是:

答案:C
解析:
提示:由电解产物的一般规律分析。

图示结构,不计阻尼与杆件质量,若要其发生共振,θ应等于(  )。


答案:B
解析:

某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的底层框架-抗震墙多层砲体房屋的底层框架柱KZ、砖抗震墙ZQ、钢筋混凝土抗震墙GQ的布置如图1-15所示,底层层高为3.6m。各框架柱KZ的横向侧向刚度均为KKz=4.0x104kN/m;砖抗震墙ZQ(不包括端柱)的侧向刚度为=40.0X104kN/m。地震剪力增大系数η=1.4。

假定,将砖抗震墙ZQ改为钢筋混凝土抗震墙,且混凝土抗震墙(包括端柱)的抗侧刚度为250.0x104kN/m,作用于底层顶标高处的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V=1000kN。试问,作用于每个框架柱KZ上的地震剪力设计值Vkz(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4 (B)10 (C)20 (D)30

答案:B
解析: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