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公用设备师考试《动力工程》复习试题(3)

发布时间:2020-10-25


成功是为努力者准备的,今天你努力了吗?今日小题库:2021年公用设备师考试《动力工程》复习试题(3),一起来检验学习成果吧。

1.橡胶膜密封干式储气柜( )。

A.又称克隆型储气柜,这种气柜简体呈圆形,活塞与简体之间的密封机是用橡胶与棉织品薄膜压制而成的橡胶垫圈,用配重压紧,垫圈内注入润滑干油可以平滑自如地上下运行

B.又称曼型储气柜,这种气柜的简体呈多边形,用薄钢板压型制成,活塞与筒体间的密封机构以密封钢板和稀油油封槽组成

C.又称威金斯柜,其筒体为圆形,活塞与简体之间的密封是一胶膜,一端固定在筒壳中间,一端固定在活塞边上,组成一个口袋

D.其燃气由外供加压机从气柜中抽出,加压以后才送至全厂煤气主管网上,间歇煤气发生与连续煤气供给之间不平衡的调节作用

2.地下室、半地下室、设备层敷设人工煤气和天然气管道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净高不应小于2.2m

B.地下室内燃气管道末端应设放散管,并应引出地上,放散管的出口位置应保证安全和卫生要求

C.应用非燃烧体的实体墙与电话间、变电室、修理间和储藏室隔开

D.当燃气管道与其他管道一起敷设时,应敷设在其他管道的内侧,并没有套管

3.公共建筑用气设备不宜设置在地下室、半地下室内。当必须设置在地下室、半地下室内时,下列说法不符合要求的是( )。

A.引入管上应设置于快速切断阀和遥控紧急切断阀,紧急切断阀停电时必须处于开启状态,若是处于关闭状态,应立刻报警

B.用气设备应外墙布置并在外墙上设置窗户或窗井

C.用气房间应设置燃气浓度报警器,并应与排风设施连锁

D.用气设备应有熄火保护装置

4.关于用气设备的排烟设施,下列说法不符合要求的是( )。

A.与使用固体燃料的设备共用一套排烟设施

B.在容易积聚烟气的地方,应设置防爆装置

C.应设有防止倒风的装置

D.当多台设备合用一个总烟道时,应保证排烟时互不影响

5.当用气设备的烟囱伸出室外时,下列说法不符合要求的是( )。

A.当烟囱离屋脊水平距离小于1.5m时,应高出屋脊0.5m

B.当烟囱离屋脊水平距离为1.53.0m时,烟囱可与屋脊等高

C.当烟囱离屋脊的水平距离大于3.0m时,烟囱应在屋脊水平线下10°的直线以上

D.在任何情况下,烟囱应高出屋面1.5m

答案:1C   2D   3A   4A   5D

以上就是今天51题库考试学习网分享的试题练习,预祝大家考试顺利。51题库考试学习网公用设备师频道每日努力更新中,请考生们持续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公用设备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我国《公建节能》中给出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的计算式:IPLV=0.023A+0.415B+0.461C+0.101D;而美国制冷学会(ARI)在其标准550-590中给出的是:IPLV=0.01A+0.42·B+0.45C+0.12D。二者不尽相同的原因,下列哪几项正确?( )

A.气候条件不同
B.式中A,B,C,D所示的含义不一样
C.测试条件不同
D.出于市场保护的需要
答案:A,C
解析:


A.0.0106m
B.0.0111m
C.0.0115m
D.0.0121m
答案:C
解析:


A.40.9
B.43.8
C.45.7
D.47.6
答案:A
解析:

某单位居住建筑,水源为市政水源。以下关于该建筑二次供水的4项叙述,有几项是正确的?给出编号并说明原因。(题中低位贮水箱放在地下二层)①采用生活用水低位贮水箱、水泵加高位水箱重力供水的方式比采用生活用水低位贮水箱加变频调速泵组供水的方式,泵组轴功率低(N=γQH)②采用叠压供水方式供水,叠压供水泵组的水泵扬程不小于系统所需要的水压③采用叠压设备供水比采用生活用水低位贮水箱加变频泵组供水的轴功率低(N=γQH)④采用生活低位贮水箱、水泵加高位水箱供水与采用生活低位贮水箱加变频泵组供水相比,其配水管网设计流量小( )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答案:B
解析:
A选项正确。有高位水箱,水泵按不小于高日高时设计流量设计,而变频泵组供水的水泵按设计秒流量设计,对于单体建筑来说,设计秒流量一般比高日高时流量大。B选项错误。叠压供水能利用市政水源的压力,故水泵扬程比系统所需的水压小;。C选项正确。叠压供水设备能利用市政水源的压力,故扬程低,在同样的流量下,水泵的轴功率低;D选项错误。配水管网均按设计秒流量设计,故两者一致。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