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公用设备师《给水排水》历年真题(2021-11-22)

发布时间:2021-11-22


2021年公用设备师《给水排水》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以氧化无机物获得能量,二氧化碳作为碳源,还原态无机物作为供氢体的微生物称为(  )。【单选题】

A.光能异养型微生物

B.光能自养型微生物

C.化能异养型微生物

D.化能自养型微生物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微生物种类繁多,营养条件各异。根据碳素来源的不同,可将微生物分为自养型(利用或者)及异养型(利用有机物)两大类;根据能量来源的不同,又可将其分为光能营养型(利用光能)及化能营养型(利用无机物或有机物氧化作用所产生的化学能)两大类。

2、测定水中的含量时,需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其主要的作用?(  )【单选题】

A.控制溶液的pH值在一定范围内

B.使溶液的离子强度保持一定量

C.隐蔽干扰离子

D.加快反应时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测定水中的含量时,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缓中溶液的主要作用有:①调节溶液中离子的强度;②控制溶液的pH值在一定范围内;③隐蔽等干扰离子。

3、下列属于不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处理方法的是(  )。【单选题】

A.断流水位法

B.河网汇流法

C.连时序法

D.坡地汇流法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常用的不稳定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处理方法有临时曲线法和连时序法。对于河床具有相对稳定期,冲淤变化只集中在比较短暂的时段内的不经常性冲淤的测站,通常采用临时曲线法。而当测流次数较多且水位流量关系变化的转折点可以控制时,则通常采用连时序法。

4、如图所示,一等直径水管,A-A为过流断面,B-B为水平面,1、2、3、4为面上各点,各点的运动参数的关系为(  )。【单选题】

A.

B.

C.

D.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直径不变的直线管道中的水流就是典型的均匀流。均匀流过水断面上的动水压强分布规律与静水压强分布规律相同,即在同一过水断面上各点的测压管水头为一常数。图中1、2点位于同一过水断面A-A上,故1、2点处的测压管水头相等,即。

5、螺旋泵的转速一般采用(  )。【单选题】

A.20 ~ 90r/min

B.720 ~ 950r/min

C.950 ~ 1450r/min

D.1450 ~ 2900r/min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螺旋泵的转速n-般在20 ~ 90r/min之间。

6、某河某站有24年实测径流资料,选择线型为P-III型,经频率计算已求得年径流深均值为667mm, ,则P=90%的设计年径流深为(  )。φ值表【单选题】

A.563mm

B.413mm

C.234mm

D.123mm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7、有一断面为矩形的管道,已知长和宽分别为100mm和50mm,如水的运动黏度是1.57×/s,通过的流量Q=8.0L/s ,空气温度t= 30°C,判别该流体的流动状态是(  )。【单选题】

A.急流

B.缓流

C.层流

D.紊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流体的液流形态采用雷诺数来判断。对于矩形管道的流动,雷诺数Re采用Re=vR/u计算,其中v是流速,R是水力半径,u是运动黏性系数。

8、在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应该是(  )。【单选题】

A.滴定开始前

B.滴定至溶液呈浅黄色时

C.在标准溶液滴定近50%时

D.滴定至溶液红棕色退去,变为无色时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碘量法中,先以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大部分已作用)。再加入淀粉指示剂,然后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

9、设观测1次的中误差为,复观察n次所得平均值的中误差是(  )。【单选题】

A.

B.

C.

D.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等精度观测条件下,某量的n次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为x= [i]/n,似真误差观测值中误差,算术平均值中误差为。

10、与山区丘陵区单斜岩层地区的宿水程度无关的因素有(  )。【单选题】

A.岩性组合关系

B.补给区较大的出露面积

C.倾斜较缓的含水层富水性较好

D.背斜构造的倾没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单斜岩层地区富水程度的影响因素有岩性组合关系、含水层在补给区应有较大的出露面积,以取得较多的补给水源、倾角较缓的含水层富水性较好。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公用设备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A.70kPa
B.80kPa
C.90kPa
D.100kPa
答案:D
解析:
按照伯努利方程,分析水泵出口点和B点,即水泵出口点的测压管水头等于B点的测压管水头十两点间的压力损失:水泵出口测压管水头(60m+28m)=B点的测压管水头(60m+10m)+(锅炉损失8m+管道损失△p),△p=10m,即100kPa。

设电阻元件R、电感元件L、电容元件C上的电压电流取关联方向,则如下关系成立的是(  )。


答案:C
解析:
电感公式



电容公式



本题取关联方向,取正。

折杆受力如图所示,以下结论中错误的为:

A.点B和D处于纯剪状态
B.点A和C处为二向应力状态,两点处σ1>0,σ2=0,σ3
C.按照第三强度理论,点A及C比点B及D危险
D.点A及C的最大主应力σ1数值相同

答案:D
解析:
提示:把P力平移到圆轴线上,再加一个附加力偶。可见圆轴为弯扭组合变形。其中A 点的应力状态如解图a)所示,C点的应力状态如解图b)所示。A、C两点的应力状态与梁中各点相同,而B、D两点位于中性轴上,为纯剪应力状态。但由于A点的正应力为拉应力,而C点的正应力为压应力,所以最大拉力计算中,σ1的正负号不同,σ1的数值也不相同。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