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城乡规划师《规划管理与法规》每日一练(2021-08-22)

发布时间:2021-08-22


2021年城乡规划师《规划管理与法规》考试共题,分为。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在规范的分类中,社会规范不包括( )。 【单选题】

A.技术规范

B.社会团体规范

C.法律规范

D.道德规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规范的分类中,社会规范不包括技术规范。 

2、城市规划编制单位更名时,应当在批准之日起( )内到发证部门办理《资质证书》变更手续。 【单选题】

A.15日

B.20日

C.25日

D.30日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城市规划编制单位更名时,应当在批准之日起30日内到发证部门办理《资质证书》变更手续。 

3、自《关于清理和控制城市建设中脱离实际的宽马路、大广场建设的通知》印发之日起,各地城市一律暂停批准红线宽度超过( )城市道路项目和超过( )的游憩集会广场项目。 【单选题】

A.80m(含80m),1公顷(含1公顷)

B.60m(含60m),2公顷(含2公顷)

C.80m(含80m),2公顷(含2公顷)

D.60m(含60m),1公顷(含1公顷)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自《关于清理和控制城市建设中脱离实际的宽马路、大广场建设的通知》印发之日起,各地城市一律暂停批准红线宽度超过80m(含80m)城市道路项目和超过2公顷(含2公顷)的游憩集会广场项目。 

4、在节能方面,对建筑节地的相关内容描述不正确的是( )。 【多选题】

A.到2010年,城乡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增长幅度要在现有基础上力争增加20%

B.到2010年,城乡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增长幅度要在现有基础上力争减少20%

C.到2020年,城乡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增长幅度在2010年目标基础上再大幅度减少

D.在城镇化过程中,要通过合理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和节约程度

E.到2010年,城乡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增长幅度要在现有基础上力争减少10%

正确答案:A、E

答案解析:在节能方面,对建筑节地的相关内容描述正确的是:到2010年,城乡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增长幅度要在现有基础上力争减少20%;到2020年,城乡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增长幅度在2010年目标基础上再大幅度减少;在城镇化过程中,要通过合理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和节约程度。 

5、在《文物保护法》中规定,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由( )予以登记并公布。 【单选题】

A.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

B.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

C.市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

D.县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在《文物保护法》中规定,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由县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予以登记并公布。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城乡规划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下列关于旅馆建筑选址与布局原则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

A.旅馆应方便与车站、码头、航空港等交通设施的联系
B.旅馆的基地应至少一面邻接城市道路
C.旅馆可以选址于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
D.旅馆应尽量考虑使用原有的市政设施
答案:C
解析:
旅馆建筑选址要求包括:①基地选择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等基本条件;②与车站、码头、航空港及各种交通路线联系方便;③建造于城市中的各类旅馆应考虑使用原有的市政设施,以缩短建筑周期;④历史文化名城、休养、疗养、观光、运动等旅馆应与风景区、海滨及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管理条例和保护规划的要求;⑤基地应至少一面临接城市道路,其长度应满足基地内组织各功能区的出入口,如客货运输车路线、防火疏散及环境卫生等要求。

城镇人口增加的速度加快与农村人口的转化将趋于停止的现象,是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哪些阶段表现出来的()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这种现象不存在
E.持续阶段
答案:B,C
解析:
市化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30%以下,这一阶段农村人口占绝对优势,生产力水平较低,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农业剩余劳动力释放缓慢。第二阶段为中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30%,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城市人口可在较短的时间内突破50%而上升到70%左右。第三阶段为后期阶段,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这一阶段也称为城市化稳定阶段。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镇规划的法律法规依据包括( )

A.《城乡规划法》
B.《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C.《镇规划标准》
D.《村镇规划卫生标准》
E.《环境保护法》
答案:A,B,E
解析:
镇规划的依据包括:(1)法律法规依据。镇规划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自治州)、县(市、旗)有关村镇规划的规定和管理办法。(2)规划技术依据。(3)政策依据。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