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城乡规划师《规划管理与法规》章节练习(2020-08-01)

发布时间:2020-08-01


2020年城乡规划师《规划管理与法规》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四章 《城乡规划法》配套行政法规与规章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城建监察队伍的基本职责包括( )。 【多选题】

A.实施城市规划方面的监察

B.实施城市公用事业方面的监察

C.实施城市市政工程设施方面的监察

D.实施城市园林绿化方面的监察

E.实施城市经济发展方面的监察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城建监察队伍的基本职责包括实施城市规划方面的监察、实施城市公用事业方面的监察、实施城市市政工程设施方面的监察、实施城市园林绿化方面的监察。

2、为了加强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根据( )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建设部发布了《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多选题】

A.《城乡规划编制办法》

B.《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

C.《城市规划法》

D.《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E.《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正确答案:C、E

答案解析:为了加强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根据《城市规划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建设部发布了《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3、在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应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当遭受多遇地震时,其基本目标是( )。【单选题】

A.城市一般功能及生命系统基本正常

B.城市一般功能正常

C.不发生严重的次生灾害

D.城市功能不瘫痪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应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当遭受多遇地震时,其基本目标是:城市一般功能正常。

4、丙级城市规划编制单位可在全国范围内承担的任务主要包括( )。 【多选题】

A.20万人口以下城市的详细规划的编制

B.20万人口以下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种专项规划和编制

C.研究拟定大型工程项目规划选址意见书

D.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和修订

E.中、小型建设工程项目规划选址的可行性研究

正确答案:A、D、E

答案解析:丙级城市规划编制单位可在全国范围内承担的任务主要包括:20万人口以下城市的详细规划的编制;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和修订;中、小型建设工程项目规划选址的可行性研究。 

5、城市规划编制单位更名时,应当在批准之日起( )内到发证部门办理《资质证书》变更手续。 【单选题】

A.15日

B.20日

C.25日

D.30日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城市规划编制单位更名时,应当在批准之日起30日内到发证部门办理《资质证书》变更手续。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城乡规划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下面四个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只要达到行政法律责任构成的四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就可以构成行政法律责任
B:追究法律责任,应当与行政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后果相适应
C:确定和追究行为人的行政法律责任时,必须全面衡量
D:认定必须追究的行政违法行为时,应当分析是违法还是不当,要确定违法的行为人在主观上有无过错
答案:A
解析:
行政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行为人的行为客观上已经构成了违法;行为人必须具备责任能力: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有过错;行为人的违法行为必须以法定的职责或法定义务为前提。只有构成行政法律责任的全部要件,才能追究其法律责任:

图2—19所示为某县级城市用地发展布局及省道改线的两个规划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该市西距入口65万的地级市40km,东距5万人口的县城30km。用地条件较好,西部为山丘坡地,东部较为平坦,水资源充沛,虽现状人口不足10万,但近些年国家铁路通车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巳确定其为重点发展城市。

试评析哪一个规划方案对城市今后的发展更为有利?为什么?(注:不考虑人口规模预测及各项用地比例)

答案:
解析:
方案二合理,理由如下:
1.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分析:北部有铁路、基本农田,南部为风景保护区,皆不宜作为城市用地的发展方向。西部为丘陵及少量农田,且距大城市40km,可适度发展(基础设施投资大,城市辐射效应小),东部场地平整,水资源丰富,距5万人小城市30km,可作为城市用地的主要发展方向。
2.省道改线在两个方案中对西部发展用地影响较大,方案一采用与城市路网斜交,形成不规则用地,且用地面积较小,限制城市向西发展,方案二采用与城市路网平行,且用地面积较大,能为城市向西发展提供有效的空间。
3.城市布局:方案一工业仓储用地布置在城市东部(上游),限制城市向东发展(同时对风景区有影响),方案二工业仓储用地沿铁路省道条形布置,交通便利,易于运输,且为城市向东发展预留了空间。

按照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居住B地指标为人( )。

A:人均18.0~28.0m2
B:人均20.0~25.0m2,并规定大中城市不得少于16.0m2/人
C:人均18.0-28.0m2,并规定大中城市不得少于16.0m2/人
D:人均16.0~22.0m2
答案:C
解析:

城市历史环境的调查首先要通过对( )的调查,把握城市发展动力以及城市形态的演变原因。

A.城市性质发展与演变过程
B.城市规模演变过程
C.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
D.城市历史沿革
答案:C
解析:
考城市规划调查的内容中历史环境调查的细节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