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城乡规划师《规划相关知识》章节练习(2021-09-23)

发布时间:2021-09-23


2021年城乡规划师《规划相关知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四篇 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地理信息系统将所处理的数据分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空间数据特点的是( )。 【单选题】

A.关于事物空间位置的数据

B.一般用图形、图像表示

C.和空间位置有关,反映事物某些特性的数据

D.也称图形数据,图像数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空间数据是关于事物空间位置的数据,空间数据一般用图形、图像表示,空间数据也称图形数据,图像数据。

2、传感器选择的探测波段一般是( )的波段。 【单选题】

A.反射、吸收、散射率较多而透射率较低

B.反射、吸收、散射率较多而透射率较高

C.反射、吸收、散射率较少而透射率较低

D.反射、吸收、散射率较少而透射率较高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大气的反射、吸收和散射作用,削弱了大气层对电磁波辐射的透明度,因此,传感器选择的探测波段一般是反射、吸收、散射率较少而透射率较高的波段。

3、遥感一词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 )科学家提出后在国际上被科学界正式引用,并广泛传播成为一个新的科学技术名词。 【单选题】

A.中国

B.法国

C.意大利

D.美国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遥感一词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美国科学家提出后在国际上被科学界正式引用,并广泛传播成为一个新的科学技术名词。

4、在遥感影像的获取中,由于大气对电磁波具有( )的作用,影响到传感器对地物观察的透明度,因此应根据应用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电磁波波长范围,减轻大气的干扰。 【多选题】

A.过滤

B.吸收

C.直射

D.反射

E.散射

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在遥感影像的获取中,由于大气对电磁波具有吸收、散射、反射的作用,影响到传感器对地物观察的透明度,因此应根据应用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电磁波波长范围,减轻大气的干扰。 

5、卫星平台成像的主要优点在于( )。 【单选题】

A.空间分辨率高

B.它能在短周期里反复获取同一地区的图像

C.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D.它能在短周期内获得不同地区的图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卫星平台成像的主要优点在于它能在短周期里反复获取同一地区的图像。遥感平台的高度决定了图像的比例尺,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航空平台成像的空间分辨率较高,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城乡规划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不符合《城市道路管理条例》规定的是()

A: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市政工程、城市规划、公安交通等部门,根据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城市道路发展规划
B:城市道路管理实行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协调发展和建设、养护、管理并重的原则
C:新建的城市道路与铁路干线相交的,应当根据需要在城市规划中预留立体交通设施的建设位置
D:单位投资城市道路的,应当符合城市道路发展规划,并经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答案:A
解析:
《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第七条规定,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市政工程、城市规划、公安交通等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市道路发展规划。

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如下( )。

A:高速公路与城市各级道路交叉时,必须采用立体交叉
B:两条主干路交叉或主干路与其他道路交叉,当地形适宜修建立体交叉,技术经济比较确为合理时,可设置立体交叉
C:路跨河或跨铁路的端部可利用桥梁边孔,修建道路与道路的立体交叉
D:进入主干路与主干路交叉口的现有交通量超过4000~6000pcu/h,相交道路为四条车道以上,且对平面交叉口采取改善措施、调整交通组织均难收效时,可设置立体交叉,并妥善解决设置立体交叉后对邻近平面交叉口的影响
答案:A,B,C,D
解析:
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如下:①立体交叉应按规划道路网设置;②高速公路与城市各级道路交叉时,必须采用立体交叉;③快速路与快速路交叉,必须采用立体交叉;快速路与主干路交叉,应采用立体交叉;④进入主干路与主干路交叉口的现有交通量超过4000~6000pcu/h,相交道路为四条车道以上,且对平面交叉口采取改善措施、调整交通组织均难收效时,可设置立体交叉,并妥善解决设置立体交叉后对邻近平面交叉口的影响;⑤两条主干路交叉或主干路与其他道路交叉,当地形适宜修建立体交叉,技术经济比较确为合理时,可设置立体交叉;⑥道路跨河或跨铁路的端部可利用桥梁边孔,修建道路与道路的立体交叉。

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的意义表述中不符合规定的是( )。

A.加强对建设项目选址的规划管理,则有利于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保证各项建设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按照规划进行,最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B.应当在建设项目的工程规划阶段开始对建设项目的选址高度重视,介入城乡规划实施管理
C.建设项目的选址布局不仅对建设项目本身的发展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而且对城乡布局结构和发展也产生深远的影响
D.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是城乡规划实施管理的首要环节和关键环节
答案:B
解析:
建设项目的选址布局不仅对建设项目本身的发展成败起着事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而且对城乡布局结构和发展也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应对建设项目的选址高度重视,介入城乡规划实施管理。加强对建设项目选址的规划管理,则有利于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保证各项建设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按照规划进行,最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是城乡规划实施管理的首要环节和关键环节。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就参与管理,对建设项目的选址和布局是否符合城乡规划提出意见,并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作为有关部门审批或核准建设项目的依据,不仅对建设项目合理选址和布局有利,对于城乡规划实施管理来讲也是十分重要的。

避难场地火灾、地震和其他突发性灾害发生时具有十分重要的防灾作用,面积按疏散人口配置,人均面积()m2以上,服务半径在()m左右为宜。

A:1;500
B:3;400
C:2;500
D:1.5;400
答案:C
解析:
作为应急的临时避难场地,在火灾、地震和其他突发性灾害发生时具有十分重要的防灾作用,面积按疏散入口配置,人均面积2m2以上,服务半径在500m左右为宜。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