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城乡规划师《规划相关知识》章节练习(2021-08-13)

发布时间:2021-08-13


2021年城乡规划师《规划相关知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二篇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城市大型公共停车场的停发方式为( )。 【多选题】

A.前进停车

B.前进发车

C.后退停车

D.后退发车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后退式停车,前进式发车离开方式,停车较慢,发车迅速,平均占地面积较少,比较适合于城市大型公共停车场。

2、在立体交叉中,完全定向式或部分定向式立体交叉使用的道路情况是( )。 【单选题】

A.左转弯交通为主要流向的交叉口

B.直行交通为主且附近有可供转弯车辆使用的道路

C.快速路与主干路交叉处

D.主要与次要道路相交和多路交叉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主要的立体交叉基本形式的交通特点及适用条件如下:分离式立体交叉适用于直行交通为主且附近有可供转弯车辆使用的道路。菱形和部分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可保证主要道路直行交通畅通,在次要道路上设置平面交叉口,供转弯车辆行驶,适用于主要与次要道路相交的交叉口。苜蓿叶形立体交叉与喇叭形立体交叉适用于快速路与主干路交叉处。苜蓿叶形用于十字形交叉口,喇叭形适用于T形交叉口。定向式立体交叉的左转弯方向交通设有直接通行的专用匝道,行驶路线简捷、方便、安全,适用于左转弯交通为主要流向的交叉口。根据交通情况,可做成完全定向式或部分定向式。

3、高速公路的计算行车速度为( )km/h左右。 【单选题】

A.80

B.100

C.120

D.15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高速公路速度快,通过能力大,效率高,安全舒适等,计算行车速度一般为120km/h左右,有的高达150km/h。

4、对停车视距来说,当计算行车速度为70 km/h时,其停车视距为( )m。 【单选题】

A.160

B.115

C.95

D.75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对停车视距来说,当计算行车速度为70 km/h时,其停车视距为95m。 

5、道路交通设施中必要的交通标志包括以下( )类。 【单选题】

A.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路标志、交通指挥信号四类

B.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四类

C.交通指挥信号、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四类

D.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交通指挥信号四类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交通标志是指明道路情况和对交通要求的设备。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主标志按功能分为以下四种:①警告标志;②禁令标志;③指示标志;④指路标志。辅助标志附设在主标志下面,不能单独使用。辅助标志对主标志补充说明车辆种类、时间起止、区间范围或距离和警告、禁令的理由等。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城乡规划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我国现行的《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CJJ/T114—2007)中的轻轨系统是指采用钢轮钢轨体系的中运量系统,主要技术特征( )。

A.单向运输能力一般为1万~3万人次/h
B.单向运输能力在2.5万人次/h以上
C.采用全封闭线路,与其他交通方式完全隔离,独立路权
D.采用钢轮钢轨支撑和导向,旋转电机或直线电机牵引
E.主要服务于市区,一般适用于特大城市的辅助线路或大城市的骨干线路
答案:A,D,E
解析:
我国现行的《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CJJ/T114—2007)中的轻轨系统是指采用钢轮钢轨体系的中运量系统,主要技术特征如下:①主要服务于市区,一般适用于特大城市的辅助线路或大城市的骨干线路;②单向运输能力一般为1万~3万人次/小时;③采用全封闭线路或部分封闭线路;④采用钢轮钢轨支撑和导向,旋转电机或直线电机牵引。

以下有关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城乡规划报送审批后,应当依法将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B.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批准前,应当组织专家和有关部门进行审查
C.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城乡规划的具体编制工柞
D.编制城乡规划,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勘察、测绘、气象、地震、水文、环境等基础资料
答案:A
解析:
A项,《城乡规划法》(2015年修订版)第二十六条规定,城乡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将城乡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十日。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充分考虑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并在报送审批的材料中附具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

下列哪项是城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基础?( )

A.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与土地经济学
C.土地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
D.环境经济学与公共经济学
答案:A
解析:
P298,理论基础:包括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核心问题是市场中的资源配置问题,即土地资源的分配问题。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