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城乡规划师《规划相关知识》历年真题(2021-03-08)

发布时间:2021-03-08


2021年城乡规划师《规划相关知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从交通拥堵的成本分析,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方法有()。【单选题】

A.大幅度提高中心区停车费

B.提高地铁高峰时段票价

C.征收汽油税

D.实行公交优先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常用的方法包括对拥堵路段收费,如对进入城市中心区的车辆收费,从而把驾车者的成本由平均成本提高到边际成本;或是通过征收汽油税的办法,提高所有驾车者的出行成本,来使得他们减少自驾车出行。

2、下图所示的遥感影像最有可能是哪种影像()。【单选题】

A.雷达影像

B.TM影像

C.LDAR影像

D.高分辨率卫星影像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从题目中的遥感影像可知,该图像分辨率较高,而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全色分辨率可达0.41m,多光谱分辨率1.65m,所以可知该图像为高分辨率卫星影像。

3、某区域有城市人口分别为100万人、50万人、30万人、20万人的4座城市,该区域的城市首位度为() 【单选题】

A.0.5

B.1

C.2

D.5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首位度是指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在该题目中,城市首位度=100/50=2。

4、下列关于古埃及建筑演变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

A.金字塔陵墓是由圆锥转化为方锥体

B.古王国时期的代表性建筑是陵墓

C.中王国时期祭祀厅堂成为陵墓建筑的主体

D.新王国时期代表性建筑是太阳神庙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古王国时期.本时期的代表性建筑是陵墓。经多层阶梯状金字塔逐渐演化为方锥体式的金字塔陵墓。中王国时期,祭祀厅堂成为陵墓建筑的主体。新王国时期.形成适应专制制度的宗教.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主要建筑类型。

5、根据城市经济学原理,城市最佳规模是指()。【单选题】

A.平均成本等于平均收益的规模

B.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规模

C.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规模

D.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收益的规模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从经济学的理论上来说,“最佳”是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规模上实现的。而均衡规模是平均成本等于平均收益的规模。

6、当前我国建筑抗震设防基准为()。【单选题】

A.30年

B.50年

C.70年

D.90年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现阶段我国地震区的城市建(构)筑物应按照《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划定的基本烈度和“建筑抗震设防等级分类”所规定的建(构)筑物重要性等级来确定其抗震设防烈度,以此为依据进行设计和施工。建筑抗震设防以50年为基准期。

7、当河流的防洪设计流量确定后,影响河流某一断面防洪堤堤顶设计标高的因素有()。【多选题】

A.洪水过程线形状

B.提防结构

C.堤距

D.该断面上下游一定距离的河底纵坡

E.河水含沙量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堤距是指河流两岸堤防的间距,将影响堤顶标高。另外在城市建成区内,可采用在堤顶设置防浪墙的方式降低堤顶标高。在堤顶设置防浪墙属于提防结构的一种。

8、下列关于框架结构的表述,错误的是()。【多选题】

A.墙体不起承重作用

B.抗震性能较好

C.结构延性差

D.属于空间结构体系

E.承重构件包括楼板、梁、柱三种

正确答案:C、E

答案解析: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结构延性。框架结构的体系是由楼板、梁、柱及基础4种承重构件组成。

9、根据实际经验,停车视距一般是会车视距的()倍。 【单选题】

A.0.5

B.1

C.2

D.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机动车辆在行进过程中,突然遇到前方路上有行人或路面障碍物,不能绕越,必须及时在障碍物前停车,其保证安全的最短距离称为停车视距。两辆机动车在一条车行道上对向行驶,保证安全的最短视线距离称为会车视距(此时驾驶人员视点高度离路面1.2m)。一般根据实际经验,会车视距常按2倍的停车视距计算。

10、中国城市土地市场建设在下列哪项权利的基础之上()。【单选题】

A.土地所有权

B.土地使用权

C.租赁权

D.抵押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市场的形成和运作需要具备三个条件:明晰的产权、完善的规则和监督机制。一个国家土地制度的首要内容就是对土地产权的规定。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城乡规划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反过来又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为次生环境问题,又称为第二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包括( )。

A.火山喷发
B.地震
C.资源浪费
D.生态破坏
E.环境污染
答案:C,D,E
解析:
环境问题大致可分为两类,包括:①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由自然力引起的,如火山喷发、地震、洪涝、干旱、滑坡等引起的环境问题;②次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二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反过来又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次生环境问题包括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方面。

在克里斯泰勒提出的最基本的等级体系中,克里斯泰勒认为,一般而言,在经济开放、交通便利的地区,( )是主要的。

A:市场原则
B:经济原则
C:行政原则
D:交通原则
答案:A
解析:

某县级市为发展当地经济,拟出让县政府所在镇中心区的一块规划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镇中心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了规划条件,如图2-9-1所示。

甲房地产开发公司通过土地市场公开交易的方式,取得了该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并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签订了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出让合同中明确了出让地块的位置、使用性质、容积率、绿地率和需要同步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等要求,但未对建筑高度做出明确规定。
甲公司在组织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时,为了突出企业形象和便于建筑布局,向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以下要求。
1.将用地内原规划安排在西北角的消防站调整到用地东北角。
2.在维持其他规划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将用地东南角三栋住宅楼的建筑高度由18 m增加到 30 m。
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省规划院进行专题论证,认为甲公司提出的要求不违背镇总体规划,也有利于城市景观和城市功能布局优化。
试问:
1.甲公司在通过公开交易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是否还可以向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变更规划条件的申请?为什么?
2.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是否可以依法批准甲公司的以上申请?为什么?依法批准必须履行的程序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根据《城乡规划法》规定,确需变更规划条件的,可以提出申请。
2.规划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变更规划条件必须履行程序如下。
(1)组织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论证。
(2)征求利害关系人意见。
(3)提出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报告,报原批准机关审核同意。
(4)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依照法定程序批准。
(5)报土地主管部门变更的规划条件,进行公示。

一般的城市详细规划可以由( )审批。

A.县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B.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C.城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D.城市人民政府
答案:C
解析:
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一般由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