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章节练习(2020-08-08)

发布时间:2020-08-08


2020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十章 城市规划实施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性设施开发过程的是(  )阶段。【多选题】

A.可行性研究

B.项目构想与策划

C.项目投融资

D.销售与经营

E.项目决策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核公共性设施开发的过程。公共设施的开发,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项目设想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决策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投入使用阶段。 主要掌握公共性设施开发与城市规划实施的关系。

2、公共设施的开发,通常可以分为(  )阶段。 【多选题】

A.项目设想

B.项目投入使用

C.项目构想与策划

D.项目实施

E.项目投融资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公共设施的开发的阶段。包括: (1)项目设想阶段; (2)可行性研究阶段; (3)项目决策阶段; (4)项目实施阶段; (5)项目投入使用阶段。 了解公共设施的开发各阶段的具体内容。

3、城市规划的实施体系的目的就是将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法定规划付诸实施,下列不属于其基本内容的是(  )。 【单选题】

A.城市规划实施的组织

B.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C.城市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

D.城市规划法律法规建立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城市规划的实施体系的目的,即将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法定规划付诸实施。其基本内容包括城市规划实施的组织、城市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和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关键要掌握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特点与构成。

4、城市规划实施是指(  )。【单选题】

A.政府根据法律授权负责城市规划实施的组织和管理行为

B.将预先协调好的行动纲领和确定的计划付诸行动,并最终得到实现

C.城市发展和建设中的所有建设性行为都应该成为城市规划实施的行为

D.城市规划实施包括了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的所有建设性行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城市规划实施的基本概念。即城市规划实施就是将预先协调好的行动纲领和确定的计划付诸行动,并最终得到实现。 重点掌握城市规划实施的含义、作用与机制。

5、下列政策中,(  )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契合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城市规划的实施。 【多选题】

A.产业政策

B.教育政策

C.土地政策

D.环保政策

E.经济政策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影响城市规划实施的基本因素。在地方政府层面,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即使这些政策主要是从行政行为的其他方面出发的,但与城市规划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产业政策、教育政策、土地政策、环保政策等,这些政策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契合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城市规划的实施。因此,行政统一原则的贯彻程度以及相应的机制和体制,都直接影响到城市规划能否得到有效的实施。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城乡规划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特点包括()

A:科学性
B:地域性
C:权威性
D:易查性
E:法制化管理
答案:B,E
解析: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特点,即:(1)“地域性”,规划的内容和深度应适应规划地段的特点,保证地段及其周围地段的整体协调性;(2)“法制化管理”,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与管理的结合,是由技术管理向法制管理的转变,编制要保持一定的简洁性,编导要有一定的程序性和易查性

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的规定,风景资源评价应包括( )

A.景源调查
B.景源评分与分级
C.景源确认
D.景源筛选与分类
E.评价结论
答案:A,B,D,E
解析: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第3.2.1条规定,风景资源评价应包括:景源调查;景源筛选与分类;景源评分与分级;评价结论四部分。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采用的“双因子”控制是指允许采用( )。

A.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指标和允许调整幅度
B.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指标和允许调整比例
C.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指标和允许调整幅度
D.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结构指标和允许调整比例
答案:C
解析:
“双因子”是指“允许采用的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和“允许调整幅度”,确定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时应同时符合这两个控制因素。
4.2.2新建城市的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应在85.1-105.0㎡/人内确定。
4.2.3首都的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应在105.1-115.0㎡/人内确定。
4.2.4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城市,以及部分山地城市、人口较少的工矿业城市、风景旅游城市等,不符合表4.2.1规定时,应专门论证确定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且上限不得大于150.0㎡/人。
4.3规划人均单项城市建设用地标准
4.3.1规划人均居住用地指标应符合表4.3.1的规定。



4.3.2规划人均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不应小于5.5㎡/人。
4.3.3规划人均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面积不应小于12.0㎡/人。
4.3.4规划人均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不应小于10.0㎡/人,其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应小于8.0㎡/人。
4.4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
4.4.1五大类主要用地规划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宜符合表4.4.1的规定。



三、《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重点
(掌握1.类别代号;2.类别名称;3.细节)








【注】镇的全部建设用地分为:R、C、M、W、T、S、U、G、E。

某大城市位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及七度以上地区,应该按照( )模式编制抗震防灾规划。

A.A级
B.甲类
C.B级
D.乙类
答案:B
解析:
解析:3.O.4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模式应符合下述规定:
1位于地震烈度7度及以上地区的大城市编制抗震防灾规划应采用甲类模式;
2中等城市和位于地震烈度6度地区的大城市应不低于乙类模式;
3其他城市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应不低于丙类模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