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章节练习(2020-05-04)

发布时间:2020-05-04


2020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市发展演变的最重要决定因素的是(  )。 【单选题】

A.经济

B.资源

C.社会

D.政治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状况的发展演变是城市发展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了解城市总体规划现状调查内容。

2、不仅直接影响国内需求,而且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障碍的是(  )。 【单选题】

A.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B.工业发展的速度慢

C.人口增长的过快

D.老龄化问题严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的重点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已达6:1~7:1,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峰时期,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不仅直接影响国内需求,而且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障碍。 主要掌握我国城乡差异的基本现状: (1)城乡结构“二元化”; (2)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3)优势发展资源向城市单向集中; (4)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严重失衡。

3、商业性开发是以对(  )的追求为出发点和核心。 【单选题】

A.公共利益

B.私人利益

C.集体利益

D.他人利益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商业性开发是以对私人利益的追求为出发点和核心,而对私人利益的过度追求就有可能侵害到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经济学等学科已经对此有很深刻的揭示,这就需要政府的干预。 掌握商业性开发与城市规划实施。

4、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等不同学科对城镇化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无形的城镇化”是指(  )。 【多选题】

A.意识上的城镇化

B.精神上的城镇化

C.形态上的城镇化

D.生活方式的城镇化

E.物质上的城镇化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无形的城镇化”具体包括的三个方面。即: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农村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意识、方式、行为的过程;农村居民逐渐脱离固有的乡土式生活态度、方式,而采取城市生活态度、方式的过程。 了解城镇化的基本概念与内涵,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等不同学科对城镇化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1)“有形的城镇化”; (2)“无形的城镇化”。

5、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可以划分为(  )。 【多选题】

A.城镇化的停滞阶段

B.城镇化的波动发展阶段

C.城镇化启动阶段

D.城镇化的缓慢阶段

E.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城镇化的总体历程。可以划分为四个基本阶段: (1)城镇化启动阶段; (2)城镇化的波动发展阶段; (3)城镇化的停滞阶段; (4)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了解中国城镇化的典型模式。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城乡规划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当代城市规划重要实践在哪些方面()

A:居住小区
B:生态住区
C:大学城
D:产业园区
答案:D
解析:
在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实践——业园区,产业园区建设成为当代。城市规划的重要实践,同时包括了发达国家的高科技园区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加工区。我国当今一项重要的城市规划实践是开发区。

城市用地面积占全球面积( )的地区,居住着世界全部人口的40%。

A:5%
B:2%
C:1%
D:0.3%
答案:D
解析:
城市中人口极其密集,城市用地面积仅占地球面积的0.3%,但却居住着世界人口的40%,是地球上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 )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出的诉讼。

A.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B.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C.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D.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E.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
答案:C,D,E
解析:
《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①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②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③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④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