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历年真题(2020-09-09)

发布时间:2020-09-09


2020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关于居住区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多选题】

A.居住区按照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两级

B.居住区的人口规模一般是20000~30000人

C.居住区一般被城市干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

D.居住区的规划应做到各项功能相对独立、完整

E.在居住区内布置其他建筑应满足无污染和不扰民的要求

正确答案:C、D、E

答案解析:A项,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并相应提供配套设施。B项,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如表所示。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表。

2、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历史环境调查中,不属于社会环境方面内容的是(  )。 【单选题】

A.独特的节庆习俗

B.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C.地方戏

D.少数民族聚居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每个城市由于其历史、文化、经济、政治、宗教等方面的原因,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城市的特色与风貌体现在两个方面:①社会环境方面,是城市中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结晶,体现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当地居民的习俗、文化素养、社会道德和生活情趣等;②物质方面,表现在历史文化遗产、建筑形式与组合、建筑群体布局、城市轮廓线、城市设施、绿化景观以及市场、商品、艺术和土特产等方面。

3、在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对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 【单选题】

A.对所在地块的建设提出具体的安排和设计,指导建筑设计和各项工程施工设计

B.校核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各项指标是否合理

C.确定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案,指导各项室外工程施工设计

D.制作效果图与模型,有利于招商引资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要求,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任务是依据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对所在地块的建设提出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用以指导建筑设计和各项工程施工设计。

4、关于城市空间布局的表述中,错误的有(  )。 【多选题】

A.大型体育场馆应避开城市主干路,减少对交通的干扰

B.分散布局的专业化公共中心有利于更均衡的公共服务

C.沿公交干线应降低开发强度,避免人流的影响

D.居住用地相对集中布置,有利于提供公共服务

E.公园应布置在城市边缘,以提高城市土地收益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A项,对于大型体育场馆、展览中心等公共设施,由于对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依存关系,则应与城市干路相联结。B项,在因地形等原因呈较为分散布局的城市中,为了照顾到城市中各个片区的需求,商业服务中心的数量增加,同时整体用地规模也相应增加。C项,市级换乘枢纽,与城市对外客运交通枢纽(铁路客站、长途客站等)结合布置的公交换乘枢纽,设置在市级城市中心附近,具有与多条市级公交干线换乘的功能。D项,在一些国家或地区经济中心城市中,居住区的位置相对集中,这样市政容易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设施。E项,公园绿地与城市的居住、生活密切相关,是城市绿地的重要部分。块状绿地布局是将绿地成块状均匀的分布在城市中,方便居民使用,多应用于旧城改建中。

5、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不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主要内容的是(  )。 【单选题】

A.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

B.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

C.提出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

D.提出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二十九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②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目标和保护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③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方案和建设标准;④原则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⑤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⑥分析城市职能、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⑦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⑧预测城市人口规模;⑨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⑩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提出建立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6、城市总体规划区域环境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 【单选题】

A.分析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与作用

B.揭示区域环境质量的状况

C.分析区域环境要素对城市的影响

D.揭示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影响范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区域环境在不同的城市规划阶段可以指不同的地域。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指城市与周边发生相互作用的其他城市和广大的农村腹地所共同组成的地域范围。城市总体规划需要将所规划的城市纳入更为广阔的范围,才能更加清楚地认识所规划的城市的作用、特点及未来发展的潜力。

7、关于城市防洪标准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 【单选题】

A.确定防洪标准是防洪规划的首要问题

B.应根据城市的重要性确定防洪标准

C.城市防洪标高应高于河道流域规划的总要求

D.防洪堤顶标高应考虑江河水面的浪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确定防洪标准是制订城市防洪规划的重要环节。城市防洪标准应高于全流域防洪的一般标准;市区的防洪标准应高于郊区的标准。城市防洪标准包括:①重要城镇、工业中心、大城市应按100年一遇洪水位定标准,200年一遇洪水特大值校核。一般城镇,按20~50年一遇洪水频率考虑。②防洪标高服从河道流域规划总要求。③防洪堤顶标高考虑河水面的浪高。④推算山洪流量、流速,水位是筑堤依据。

8、关于点轴理论与发展极理论,下列表述中更准确的是(  )。 【单选题】

A.点轴理论与发展极理论是指导空间规划的核心理论

B.点轴理论强调空间沿着交通线以及枢纽性交通站集中发展

C.发展极核通过极化与扩散机制实现区域的平衡增长

D.发展极理论的核心是主张中心城市与区域的不均衡发展和增长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C项,点轴理论与发展极理论是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理论。点轴理论模型是我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院士提出的经济发展理论,“点”指各级居民点和中心城市,“轴”指由交通、通讯干线和能源、术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发展极核理论阐述城市发展与区域空间经济的关系。

9、关于公路规划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单选题】

A.国道等主要过境公路应以切线或环线绕城而过

B.经过小城镇的公路,应当尽量直接穿过小城镇

C.大城市、特大城市可布置多个公路客运站

D.中小城市可布置一个公路客运站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公路在市域范围内的布置主要决定于国家和省公路网的规划,同时要满足市域城镇体系发展的需要。规划中要注意的问题有:①要有利于城市与市域内各乡、镇之间的联系,适应城镇体系发展的规划要求;②干线公路要与城市道路网有合理的联系;③要逐步改变公路直接穿过小城镇的状况,并注意防止新的沿公路进行建设的现象发生。

10、关于制定镇总体规划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单选题】

A.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级人民政府审批

B.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在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前,应当先经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C.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将草案公告30日以上

D.镇总体规划批准前,审批机关应当组织专家和有关部门进行审查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A项,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由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其他镇的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城乡规划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根据《物权法》,使用权期间届满,自动续期的建设用地的是( )。

A.餐饮用地
B.一类工业用地
C.社会停车场用地
D.住宅用地
答案:D
解析: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

垃圾转运站规划除了按要求布置收集点外,还应使清运路线合理,以有效地发挥人力、物力作用。路线设计应考虑的方面中,不合理的是( )。

A.收集路线的出发点尽可能远离停放车辆的场地
B.线路的开始与结束应邻近城市主要道路,便于出入,并尽可能利用地形和自然疆界作为线路疆界
C.在陡峭地区,应空车上坡,下坡收集,以利于节省燃料,减少车辆损耗
D.线路应使每日消运的垃圾量、运输路程、花费时间尽可能相同
答案:A
解析:
生活垃圾的运输中,路线设计应考虑使收集车辆在收集区域内行程距离最小,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①收集路线的出发点尽可能接近停放车辆场;②线路的开始与结束应邻近城市主要道路,便于出入,并尽可能利用地形和自然疆界作为线路疆界;③在陡峭地区,应空车上坡,下坡收集,以利于节省燃料,减少车辆损耗;④线路应使每日清运的垃圾量、运输路程、花费时间尽可能相同。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根本目的是( )。

A.传承文明
B.加强城镇分类保护
C.打造旅游胜地
D.永续利用
答案:A
解析: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根本目的在于传承文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保护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应当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自然人文资源、生态环境、历史变迁、文化遗产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等进行深入研究,充分发掘其历史价值和文化特色,将其空间形态保护与历史文脉传承很好地结合起来,正确把握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明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保护与发展的总体思路、工作重点,制定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