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历年真题(2021-03-01)

发布时间:2021-03-01


2021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下列关于城市道路网络规划的表述,错误的是()。【单选题】

A.方格网式道路系统适用于平坦的城市,不利于对角线方向的交通,非直线系数较小

B.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有利于市中心与外围城市或郊区的联系,但容易把外围的交通迅速引入市中心

C.自由式道路系统通常是道路结合自然地形不规则状布置而形成,没有一定的格式,非直线系数较大

D.混合式道路系统一般是由同一个城市同时存在的不同类型的道路网组合而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方格网式,又称棋盘式,是最常见的道路网类型,适用于地形平坦的城市。用方格网道路划分的街坊形状整齐,有利于建筑的布置,由于平行方向有多条道路,交通分散,灵活性大,但对角线方向的交通联系不便,非直线系数大。

2、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由()审定。 【单选题】

A.国务院

B.国家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

C.风景名胜区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

D.风景名胜区所在地省级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经审查通过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

3、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下列属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的内容是()。【多选题】

A.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方案

B.确定重点城镇的用地规模和用地控制范围

C.原则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

D.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E.划定城市规划区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其中位于人口、经济、建设高度聚集的城镇密集地区的中心城市,应当根据需要提出与相邻行政区域在空间发展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进行协调的建议。(2)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3)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4)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5)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原则确定市域交通、通信、能源、供水、排水、防洪、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社会服务设施的布局。(6)在城市行政管辖范围内,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和资源管理的需要划定城市规划区。(7)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

4、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建筑可以()。【单选题】

A.仅保存外表,改变内部结构、布局、设施、功能

B.在空间尺度、建筑色彩符合历史风貌的前提下新建

C.对所有建筑构件进行拆解、分类与编号后异地重建

D.维修性拆除后,在原地恢复其历史最佳时期的风貌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中规定历史文化街区应具备的条件包括:(1)有比较完整的历史风貌;(2)构成历史风貌的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基本上是历史存留的原物;(3)历史文化街区占地面积不小于1h㎡:(4)历史文化街区内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的占地面积宜达到保护区内建筑总用地的60%以上。

5、不属于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必要内容的是()。【单选题】

A.开发强度和建设控制要求

B.传统格局与历史风貌保护要求

C.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D.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件》第十四规定,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保护原则、保护内容和保护范围;(2)保护措施、开发强度和建设控制要求;(3)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要求;(4)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5)保护规划分期实施方案。

6、下列表述中不准确的是()。【单选题】

A.在商务中心区内安排居住功能,可以防止夜晚的“空城”化

B.设置步行商业街区,有利于减少小汽车的使用

C.城市中心的功能分解有可能引发城市副中心的形成

D.在城市中心安排文化设施,可以增强公共中心的吸引力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在中心地区规模较大时,应结合区位条件安排部分居住用地,以免在夜晚出现中心“空城”现象。在一些大城市或都会地区,通过建立城市副中心,可以分解市级中心的部分职能,主、副中心相辅相成,共同完善市中心的整体功能。在以商业设施为主体的公共中心,为避免商业活动受汽车交通的干扰,以提供适意而安全的购物休闲环境,而辟建商业步行街或步行街区,已为许多城市所采用,形成各具特色的商业中心环境。

7、下列关于城市道路横断面选择与组合的表述,不准确的是()。【单选题】

A.交通性主干路宜布置在为分向通行的二块板横断面

B.机、非分行的三块板横断面常用于生活性主干路

C.次干路可布置为一块板横断面

D.支路宜布置为一块板横断面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交通性主干路快车道进出口的设置十分重要。一般要结合交叉口设计,采取先出后进的方式,把进出快车道车辆的交织路段设在慢车道上。城市生活性主干路宜布置为机、非分行的三块板或分向通行的两块板横断面。次干路和支路宜布置为一块板横断面。

8、下列关于大城市用地布局与城市道路网功能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单选题】

A.快速路网主要为城市组团间的中、长距离交通服务,宜布置在城市组团间

B.城市主干路网主要为城市组团内和组团间的中、长距离交通服务,是疏通城市及与快速路相连接的主要通道

C.城市次干路网是城市组团内的路网,主要为组团内的中、短距离服务,与城市主干路网一起构成城市道路的基本骨架

D.城市支路是城市地段内根据用地细部安排产生的交通需求而划定的道路,在城市组团内应形成完整的网络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组团布局城市的各级道路与用地布局的关系。

9、下列关于城市道路系统与城市用地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单选题】

A.城市由小城市发展到大城市、特大城市,城市的道路系统也会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B.单中心集中式布局的小城市,城市道路宽度较窄、密度较高;较适用于步行和非机动作交通

C.单中心集中式布局的大城市,一般不会出现出行距离过长、交通过于集中的现象,生产生活较为方便

D.呈“组合型城市”布局的特大城市,城市道路一般会发展成混合型路网,会出现对城市交通性干路网、快速路网的需求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城市发展到大城市,如果仍然按照单中心集中式的布局,必然出现出行距离过长、交通过于集中、交通拥挤阻塞,导致生产生活不便、城市效率低下一系列的大城市通病。

10、下列关于信息化时代城市的表述中,正确的是()。【多选题】

A.城市中心与边缘的聚集效应差别加大

B.城乡边界变得模糊

C.多中心特征更加明显

D.位于郊区的居住社区功能变得更加纯粹

E.大城市的圈层结构更加明显

正确答案:B、C、E

答案解析:信息社会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演变发展趋势:(1)大分散小集中。分散的结果就是城市规模扩大,市中心区的聚集效应降低,城市边缘区与中心区的聚集效应差别缩小,城市密度梯度的变化曲线日趋平缓,城乡界限变得模糊。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散将导致城市的区域整体化,即城市景观向区域的蔓延扩展。与分散对应,集中也是一个趋势。(2)从圈层走向网络。城市形态呈圈层式自内向外扩展。网络的“同时”效应使不同地段的空间区位差异缩小,城市各功能单位的距离约束变弱,空间出现网络化的特征。网络化的趋势使城市空间形散而神不散,城市结构正是在网络的作用下,以前所未有的紧密程度联系着。分散化与网络化的另一个影响是城市用地从相对独立走向兼容。(3)新型集聚体出现。目前在世界发达地区的城市,位于郊区的社区不仅是传统的居住中心,而且还是商业中心、就业中心,具备了居住、就业、交通、游憩等功能,可以被看作多功能社区的端倪。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城乡规划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下列关于省、自治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职责表述正确的是()

A.对举报或控告的受理、核查和处理
B.负责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的组织编制和报批
C.对全国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修改的监督检查和实施行政措施
D.负责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核发
答案:A
解析:
省、自治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主要负责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扣本行政区内城市总体规划、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总体规划的报批有关工作,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等级的审查和许可,对举报或控告的受理、核查和处理,对区域内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修改的监督检查和实施行政措施等。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根据《关于做好住房建设规划与住房建设年度计划制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规[2008]46号)中的规定,下列关于在编制住房建设规划时应突出重点,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及要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住房建设规划成果中的附件应包括规划说明、研究报告与基础资料
B.要把普通住房供应作为主要内容,突出强调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C.要根据本地住宅需求情况,落实逐步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目标,合理确定居住用地用途、土地开发规模和住宅供应用途
D.住房建设规划的成果由规划文本、图册与附件组成
答案:C
解析:
C项,制定住房建设规划和住房建设年度计划,要根据本地住宅需求情况,落实逐步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目标,合理确定居住用地供应规模、土地开发强度和住宅供应规模。

环道车行道可根据交通流的情况布置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道行驶,分隔带宽度应大于等于( )m。

A.0.5
B.1.0
C.1.2
D.1.5
答案:B
解析:
环道即环绕中心岛的车行道,其宽度需要根据环道上的行车要求确定。一般环道宽度选择18m左右比较适当,即相当于3条机动车道和1条非机动车道,再加上弯道加宽值。当环道车行道布置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或分道行驶时,分道行驶时分隔带宽度应大于等于1m。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