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模拟试题(2021-08-07)

发布时间:2021-08-07


2021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行政实践是指(  )。 【单选题】

A.空想社会主义

B.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

C.法国巴黎改建

D.公司城建设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行政实践是指法国巴黎改建。 

2、我国城乡规划实施管理体系的构成不包括(  )。 【单选题】

A.城乡规划实施的经济规划

B.城乡规划的实施组织

C.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D.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我国城乡规划实施管理体系的构成。包括:   (1) 城乡规划的实施组织;   (2) 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   (3) 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熟悉在城乡规划的实施组织中政府及其部门的主要职责。

3、带来生产力的空前提高及生产技术的巨大变革,导致了原有城市空间与职能的巨大重组的是(  )。【单选题】

A.商业化

B.全球化

C.工业化

D.多元化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其差异。从l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状态。工业化带来生产力的空前提高及生产技术的巨大变革,导致了原有城市空间与职能的巨大重组,而且促进了大量新兴工业城市的形成,城市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空间形态与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栽体。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强制性内容的是(  )。 【单选题】

A.确定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

B.依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确定城市近期发展区域

C.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应的保护措施

D.确定控制和引导城市近期发展的原则和措施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具体包括: (1)确定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 (2)依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确定城市近期发展区域,对规划年限内的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空间分布和实施时序等进行具体安排,并制定控制和引导城市发展的规定; (3)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应的保护措施。 掌握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的内容中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内容。

5、下列选项为乡和村庄规划编制指导思想的是(  )。【多选题】

A.坚持因地制宜

B.坚持循序渐进

C.坚持协调发展

D.计划发展

E.可持续发展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乡和村庄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制定和实施乡和村庄规划,应当以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基本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 熟悉乡和村庄规划编制的原则。

6、政府根据法律授权负责城市规划实施的组织和管理,下列为政策手段的是(  )。 【单选题】

A.政府根据城市规划的目标和内容,从规划实施的角度制定相关政策来引导城市的发展

B.政府运用规划编制和实施的行政权力,通过各类规划的编制来推进城市规划的实施

C.政府运用公共财政的手段,调节、影响甚至改变城市建设的需求和进程,保证城市规划目标的实现

D.政府根据法律授权通过对开发项目的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所确立的目标、原则和具体内容在城市开发和建设行为中得到贯彻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政府根据法律授权负责城市规划实施的组织和管理,其主要的政策手段是政府根据城市规划的目标和内容,从规划实施的角度制定相关政策来引导城市的发展。应掌握实施城市规划的政府行为。

7、不仅直接影响国内需求,而且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障碍的是(  )。 【单选题】

A.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B.工业发展的速度慢

C.人口增长的过快

D.老龄化问题严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的重点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已达6:1~7:1,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峰时期,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不仅直接影响国内需求,而且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障碍。 主要掌握我国城乡差异的基本现状: (1)城乡结构“二元化”; (2)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3)优势发展资源向城市单向集中; (4)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严重失衡。

8、下列关于矿产资源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多选题】

A.矿产资源制约工业项目的发展

B.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可促成新城市的产生

C.矿产资源决定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D.矿产资源的开采决定城市的地域结构和空间形态

E.矿业城市必须制定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正确答案:B、C、D、E

答案解析:关于矿产资源正确的有:(1)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可促成新城市的产生;(2)矿产资源决定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3)矿产资源的开采决定城市的地域结构和空间形态;(4)矿业城市必须制定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9、影响城市公共设施用地规模的因素中,不包括( )。 【单选题】

A.城市规模

B.城市性质

C.城市布局

D.城市用地标准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影响城市公共设施用地规模的因素中,不包括城市用地标准。 

10、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系统中最重要的一对关系是(  )。 【单选题】

A.城市与工业的关系

B.城市与乡村的关系

C.城市与社会的关系

D.城市与自然的关系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城乡关系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对关系。 主要掌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乡关系演变的基本历程。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城乡规划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自然生态系统的调控机制表现为以下( )特点。

A:通过自然选择的负反馈进行自我调节
B:通过自然选择的正反馈进行自我调节
C:通过人工选择的负反馈进行自我调节
D:通过人工选择的正反馈进行自我调节
答案:A
解析:
调控机制是城市生态系统区别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根本特征。自然生态系统的中心事物是生物群体,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消极地适应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改造环境,因而是其动态演替的,不论是生物种群的数量、密度的变化,还是生物对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适应,均表现为"通过自然选择的负反馈进行自我调节"的特征。城市生态系统则是以人类为中心,系统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所做出的决策,因而体现为"通过人工选择的正反馈进行自我调节"的特征。

截至2010年底,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有( )处。

A.26
B.2
C.4
D.8
答案:A
解析: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还陆续公布了112座历史文化名城、181座历史文化名镇和169座历史文化名村。截至2010年底已经拥有世界遗产40处,位居世界第三。其中文化遗产26处、文化景观遗产2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处、自然遗产8处。

为了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发挥森林( )的作用,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1984年9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森林法》。

A.改善民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和提供林产品
B.蓄水保土、改善民生、改善环境和提供林产品
C.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和提供林产品
D.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民生和提供林产品
答案:C
解析:
《森林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发挥森林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和提供林产品的作用,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特制定本法。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