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模拟试题(2020-06-14)

发布时间:2020-06-14


2020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和动态发展是因城市所处地理区位和地形环境等天然特性条件的影响的有( )。 【多选题】

A.山区城市

B.工矿城镇

C.湖海港口

D.风景旅游城市

E.水网城市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和动态发展是因城市所处地理区位和地形环境等天然特性条件的影响的有山区城市、湖海港口、水网城市。 

2、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文明象征的是(  )。 【单选题】

A.文化

B.城市

C.国家

D.社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城市的产生,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掌握目前关于对城市的一些主要理解或定义:城市的产生定义、城市的功能定义、城市的集聚定义、城市的区域定义、城市的景观定义、城市的系统定义等。

3、城乡之间还存在着的亦乡亦城的中间层面为(  )。 【单选题】

A.自治区

B.镇

C.行政村

D.民族乡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核城乡之间还存在着亦乡亦城的中间层面:镇。 我国的城乡划分主要为了解内容,本题以城镇与乡村的一般关系为主要考点。

4、根据《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中对城镇体系的解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单选题】

A.城镇体系最本质的特点是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B.城镇体系是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C.城镇体系的核心是中心城市,没有一个具有一定经济社会影响力的中心城市,就不可能形成有现代意义的城镇体系

D.城镇体系是区域城镇群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中对城镇体系的解释,即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重点掌握城镇体系的几层含义。

5、进入21世纪,针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原有编制办法的不足进行的相应改进,并形成地方统一的编制技术措施,对本区域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行为进行规范,以便实现总体控制和相互衔接,主要体现在(  )。【多选题】

A.对控制性规划的法制化的努力

B.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分区划定与用地编码进行规范

C.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详细明确编制内容与编制方式,提供主要控制指标的赋值参考标准 

D.规范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的统一格式、制图规范和数据标准

E.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城市设计方面的控制,试图通过城市设计的引导和调控手段弥补控制性详细规划不足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控制性详细规划发展历程——新时期的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控制性详细规划在一些特大城市出现了新的编制方法与编制思路,大多是针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原有编制办法的不足进行的相应改进,并形成地方统一的编制技术措施,对本区域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行为进行规范,以便实现总体控制和相互衔接。主要体现在: (1)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分区划定与用地编码进行规范; (2)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详细明确编制内容与编制方式,提供主要控制指标的赋值参考标准; (3)规范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的统一格式、制图规范和数据标准。了解控制性详细规划发展历程——从产生到规范和不断的变革与探索。

6、一般应设在城市郊区、水陆交通条件方便的地方,有专用的独立地段的是( )。 【单选题】

A.储备仓库

B.转运仓库

C.收购仓库

D.供应仓库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一般应设在城市郊区、水陆交通条件方便的地方,有专用的独立地段的是储备仓库。

7、不仅直接影响国内需求,而且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障碍的是(  )。 【单选题】

A.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B.工业发展的速度慢

C.人口增长的过快

D.老龄化问题严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的重点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已达6:1~7:1,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峰时期,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不仅直接影响国内需求,而且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障碍。 主要掌握我国城乡差异的基本现状: (1)城乡结构“二元化”; (2)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3)优势发展资源向城市单向集中; (4)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严重失衡。

8、就影响城市规划实施最为直接的要素来看,大致可以将这些因素分为(  )。 【多选题】

A.政府组织管理

B.城市发展状况

C.社会意愿与公众参与

D.城市规划的体制

E.建设用地的管理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就影响城市规划实施最为直接的要素来看,大致可以将这些因素分为政府组织管理、城市发展状况、社会意愿与公众参与、法律保障、城市规划的体制等方面。

9、就城市整体而言,经济较发达的城市中(  )占有较高的比重。 【单选题】

A.农业

B.第三产业

C.工业

D.建造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影响城市公共设施用地规模的因素。就城市整体而言,经济较发达的城市中第三产业占有较高的比重,对公共设施用地有大量的需求,同时城市政府提供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设施的能力较强;而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城市中,公共设施更多地限于商业服务领域,对公共设施用地的需求相对较少。

10、一般具有地形平坦、规整。坡度适宜,地质条件良好,没有被洪水淹没的危险,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等特点,是能适应城市各项设施建设要求的用地是( )。 【单选题】

A.一类用地

B.二类用地

C.三类用地

D.四类用地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一般具有地形平坦、规整。坡度适宜,地质条件良好,没有被洪水淹没的危险,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等特点,是能适应城市各项设施建设要求的用地是一类用地。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城乡规划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我国东部某市人口规模4 5万人,编制了以制造业、商业为产业发展方向的城市总体规划。图4所示为总体规划中的道路交通规划。一条一其他城市相连的一级公路经过城市西侧;现状有一条铁路由城市北部穿过,并设有火车站;西江由城市东侧穿过,航运发达,客运、货运均有较好的基础。



【问题】


请指出道路交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建议,并做示意性的修改。


答案:
解析:

(1)存在的问题:


④过境道路穿越城市,不合理。


②城市主、次干道穿越铁路过多。


③东西向主干道偏少。


④沿河两岸,东西向联系道路偏少。


⑤铁路穿越市区,对城市影响较大。


⑥铁路客运站内主干道穿越,不利于站线布局。


⑦铁路客运站、长途汽车站以及轮船码头布局分散,不利于交通换乘。


(2)修改建议:


④过境公路向西移至城市边缘,不再穿越城区,同时与城市在南北各预留一个出入口。


②考虑该市航运发达,客运、货运均有较好的基础,建议将客货混用的港口码头调整为客运码头和货运。码头,货运码头布置在城市北部仓储区和工业区客运码头布置在城市中部,靠近铁路客运站和长途客运站。


③完善道路交通系统,增加东西向主干道密度。


④加强沿河两岸东西向联系,增设过河主干道。


⑤铁路从城市北部穿过,或将铁路客运站规划为南北出入口,方便南北两区使用。


⑥减少干道穿越铁路。


示意性的修改图见图示:



【解析】


对照本案例中的文字内容和图示内容,逐个规划内容的分析,可以分为过境道路、城市道路、铁路、航运,其他交通设等几个方面


过境道路:越城市西侧市区,对城市内部交通和城市功能区的干扰较大,应由城市外侧经过。城市道路:由图中可以看出,城市主、次干道穿越铁路过多,在工程上和经济上都是不合理的。东西向主干道偏少,在河流以东缺少东西向主干道,在河流以西东西向主干道的密度偏小,将造成整个城市的东西向交通不如南北向交通通,大的河流对城市发展的阻隔作用很大,如果大的河流穿越城市,必须加强两岸的联系。从图中可以看到该市两岸间的联系仅有南、北侧的两条城市主干道,偏少,应增加。铁路:穿越城市,不合理,但是已经是现状,改线有一定难度。图中铁路客运站为南向出口,北侧城区使用很不方便,可将铁路客运站规划为南北出入口,方便南北两区使用,亦可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北侧城区的发展。图中铁路客运。站被城市主干道穿越,不利于站线布局。


航运:图中在城市西南侧、西江的上游设有一个码头,按照题目中文字描述,该市航运中的客、货运均发达。在这种情况下,客、货运共用一个码头,不利于组织人流、货流,容易形成混杂、交叉,应将客运码头与货运码头分设。


其他交通设施:在图中可以看到,铁路客运站位于城市中部,长途汽车站位于城市南部,码头位于城市西南部,分散布置,不利于交通换乘。



以下不属于炎热地区的住宅隔热措施的是()

A:增加东西向墙体
B:利用绿化隔热降温
C:采用隔热构造
D:采用具有较好隔热性能的建筑材料
答案:A
解析:
炎热地区住宅建筑处理方式隔热:通常可分为采用减少东西向墙体,通过采用具有较好隔热性能的建筑材料和隔热构造提高墙体和屋顶的隔热性能、利用绿化隔热降温等措施。

镇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A:落实市(县)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及城镇体系规划提出的要求,指导镇区、村庄规划的编制
B:落实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镇域规划提出的要求,合理利用镇区土地和空间资源,指导镇区建设和详细规划的编制
C:综合研究和确定城镇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镇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镇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镇合理发展
D: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研究满足镇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条件和措施
答案:C
解析:
镇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落实市(县)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及城镇体系规划提出的要求,综合研究和确定城镇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镇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镇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镇合理发展。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下列关于公共交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市中心区规划的公共交通路网的密度,应达到2.5~5km/k㎡
B.在城市边缘地区应达到2~2.5km/k㎡
C.市区公共汽车与电车主要线路的长度宜为8~12km
D.在市中心区规划的公共交通路网的密度,应达到3~4km/k㎡
E.快速轨道交通的线路长度不宜大于35mⅠn的行程
答案:A,E
解析:
A项,《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1995)第3.2.2规定,在市中心区规划的公共交通路网的密度,应达到3~4km/k㎡;在城市边缘地区应达到2~2.5km/k㎡。E项,《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1995)第3.2.5条规定,市区公共汽车与电车主要线路的长度宜为8—12km,快速轨道交通的线路长度不宜大于40min的行程。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