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模拟试题(2020-05-21)

发布时间:2020-05-21


2020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提出采用大量的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和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的是(  )。 【单选题】

A.霍华德

B.戈涅

C.勒柯布西埃

D.索里亚玛塔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提出采用大量的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和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的是勒柯布西埃。 

2、我国城市规划领域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变革是(  )。 【单选题】

A.不断的变革与探索

B.新时期的发展趋势

C.建设方式的转变

D.从产生到规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的是控制性详细规划发展历程。具体包括: (1)从产生到规范; (2)不断的变革与探索; (3)新时期的发展趋势。 其中从产生到规范,是我国城市规划领域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变革。 掌握在我国的规划体系中,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与建设实施之间从战略性控制到实施性控制的编制层次。

3、下列不属于修建性详细规划特点的是(  )。 【单选题】

A.多元化的编制主体

B.通过形象的方式表达城市空间与环境

C.根据交通影响分析,提出交通组织方案和设计

D.以具体、详细的建设项目为依据,实施性较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特点。包括: (1)以具体、详细的建设项目为依据,实施性较强; (2)通过形象的方式表达城市空间与环境; (3)多元化的编制主体。 了解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要求。

4、铁路的( )的位置既要方便旅客,又要提高铁路运输效能,并应与城市的布局有机结合。 【单选题】

A.中间站

B.区段站

C.编组站

D.客运站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铁路的客运站的位置既要方便旅客,又要提高铁路运输效能,并应与城市的布局有机结合。 

5、下列选项中,()对于城镇化进程在根本动力上具有显著地加速或滞缓作用,合理的制度安排与创新是城镇化进程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 【单选题】

A.农业剩余贡献

B.工业化的集聚

C.比较利益驱动

D.制度变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机制中制度变迁的主要作用。重点掌握城镇化的机制与进程。

6、各级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区及其他具有生态意义的山体、水面、水源保护涵养区,具有旅游功能的区域等是指( )。【单选题】

A.城镇建设用地

B.农业生产用地

C.生态旅游用地

D.乡村建设用地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各级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区及其他具有生态意义的山体、水面、水源保护涵养区,具有旅游功能的区域等是指生态旅游用地。

7、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发展的基本手段是(  )。 【单选题】

A.规划评估

B.城市总体规划

C.定期评估

D.城乡规划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城乡规划实施评估的目的。城乡规划是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发展的基本手段之一,也是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据。 了解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要求。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强制性内容的是(  )。 【单选题】

A.确定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

B.依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确定城市近期发展区域

C.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应的保护措施

D.确定控制和引导城市近期发展的原则和措施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具体包括: (1)确定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 (2)依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确定城市近期发展区域,对规划年限内的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空间分布和实施时序等进行具体安排,并制定控制和引导城市发展的规定; (3)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应的保护措施。 掌握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的内容中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内容。

9、下列属于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内容的是(  )。 【多选题】

A.确定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

B.确定近期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

C.确定控制和引导城市近期发展的原则和措施

D.确定城市近期建设的空间布局

E.确定近期交通发展策略,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

正确答案:B、C、E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内容。具体包括: (1)确定近期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 (2)确定近期交通发展策略,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 (3)确定各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益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选址; (4)确定近期居住用地安排和布局; (5)确定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区等的保护措施,城市河湖水系、绿化、环境等保护、整治和建设措施; (6)确定控制和引导城市近期发展的原则和措施。 掌握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10、下列选项中,不是影响城市规划实施最为直接的要素的是(  )。 【多选题】

A.社会意愿与公众参与

B.城市发展状况

C.政府组织管理

D.资金保障

E.城市规划的原则

正确答案:D、E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影响城市规划实施最为直接的要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组织管理; (2)城市发展状况; (3)社会意愿与公众参与; (4)法律保障; (5)城市规划的体制。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城乡规划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装运液化石油气和其他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专用码头,与其他物品码头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最大装运船舶长度的()

A:2倍
B:3倍
C:4倍
D:5倍
答案:A
解析:
装运液化石油气和其他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专用车站、码头,必须布置在城市或港区的独立安全地段。装运液化石油气和其他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专用码头,与其他物品码头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最大装运船舶长度的2倍;距主航道的距离不应小于最大装运船舶长度的1倍,并应该在其他码头的下游。

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任务是()①合理有序地配置城市空间资源;②深入开展城市规划的研究工作;③完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提高规划质量和水平;④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⑤加强立法工作,完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⑥严格依法行政,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⑦促进信息提供,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和健康运作;⑧深化城市规划体制改革,加强队伍建设

A:①③④⑧
B:②③⑤⑥⑧
C:②③⑥⑦⑧
D:①④⑤⑦
答案:B
解析:
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任务是:深入开展城市规划的研究工作;完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提高规划质量和水平;加强立法工作,完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严格依法行政,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深化城市规划体制改革,加强队伍建设。

根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下列不正确的是( )。

A.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业规划
B.在抗震设防区的城市,在城市总体规划批准后,应单独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
C.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规划范围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
D.批准后的抗震防灾规划应当公布
答案:B
解析: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第三条规定,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业规划。在抗震设防区的城市,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必须包括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规划范围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实施。城市总体规划与防震减灾规划应当相互协调。

某镇位于我国西部某大河沿岸,邻近国家重要的高山林业水源涵养区。该镇对外交通便捷、旅游资源丰富。作为传统的农业城镇,近年来在国家扶贫开发、生态移民、重点培育旅游服务基地等政策的支持下,经济社会发展迅速。该镇近期拟依托水电资源优势,发展电解铝等产业。
  镇区2009 年现状人口2860 人,建设用地49.2 公顷,人均172 平方米。规划预测到2020 年人口规模达到6000 人左右,建设用地为89.4 公顷,人均149 平方米。镇区空间发展主要向东、西两翼拓展,规划布局简图如图2 所示。



图2 某镇总体规划用地布局示意图
  【问题】
  试指出该镇总体规划中在城镇规模、产业发展及其布局、道路、市政设施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阐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城镇规模
  ①该镇处于水源保护区,一直执行生态移民政策,且是传统农业镇,11 年时间人口从2800 多人增加到6000,明显不合理。
  ②该镇处于西北地区难得的富水之地,土地资源异常珍贵,所以应该节约用地,人均149 平方米的用地显然太过浪费,也不符合国家不超过140 的规定。
  ③过境交通不能布置过多商业、工业、居住。
  (2)产业发展
  产业布局不合理,电解铝属化工产业,对城市污染太大,与旅游城市定位不符。
  (3)布局
  ①工业用地位于上风上水方向,污染严重。
  ②工业与景区太近。③旅游接待用地侵占景区范围。
④工业用地临近河岸布置不合理,占据岸线资源。
 ⑤学校与对外交通太近,有干扰。
  ⑥工业用地与其他用地之间没有隔离带。
  ⑦公共设施不集中,应该集中设置公共设施中心。
  ⑧汽车站应在城市边缘。
  ⑨沿河没有绿化带。
  ⑩小规模城镇宜紧凑布局,该镇为两翼发展,不妥。
  (4)道路
  ①路网结构混乱,级别划分不明,系统性太差。
  ②过境交通穿越城市,且对城市开口过多,对城市干扰较大。
  ③过多丁字路口和斜交路口,④小学和医院可达性太差。
  (5)市政设施
  ①垃圾填埋场离建成区和水体都太近,且没有绿化隔离带和防护带,污染严重,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②缺少给水、污水、雨水、电力、电信、燃气等市政公用设施。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