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模拟试题(2020-11-02)

发布时间:2020-11-02


2020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编制近期建设规划中,(  )有利于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对社会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的作用。【单选题】

A.总体规划

B.控制性详细规划

C.近期建设规划

D.修建性详细规划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的重要意义。即: (1)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的需要; (2)发挥规划宏观调控作用的需要; (3)加强城市监督管理的需要。

2、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构成不包括(  )。 【单选题】

A.城市规划法律法规体系

B.城市规划行政体系

C.城市规划工作体系

D.城市规划经济体系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构成。城市规划体系由三个子系统所组成,即法律法规体系、行政体系以及城市规划自身的工作(运行)体系。 熟悉城市规划的作用。

3、要求快速、畅通、避免行人频繁过街的干扰的是( )。 【单选题】

A.生活性道路网

B.交通干路

C.交通性道路网

D.自行车专用道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要求快速、畅通、避免行人频繁过街的干扰的是交通性道路网。

4、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后(  )个月内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报送有关竣工验收资料。 【单选题】

A.3

B.4

C.5

D.6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熟悉建设工程管理的相关内容。即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建设工程完工后需按照国务院规定对建设工程是否符合规划条件予以核实。未经核实或者经核实不符合规划条件的,建设单位不得组织竣工验收。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后六个月内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报送有关竣工验收资料。

5、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主要包括(  )。【多选题】

A.行政监督检查

B.建设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

C.立法机构的监督检查

D.建设用地的管理

E.社会监督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主要包括: (1)行政监督检查; (2)立法机构的监督检查; (3)社会监督。 对比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6、“无形的城镇化”,即精神上、意识上的城镇化,生活方式的城镇化,具体可包括(  )。 【多选题】

A.空间形态的改变

B.农村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意识、方式、行为的过程

C.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

D.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

E.农村居民逐渐脱离固有的乡土式生活态度、方式,而采取城市生活态度、方式的过程

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无形的城镇化”,即精神上、意识上的城镇化,生活方式的城镇化。具体也可包括三个方面: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农村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意识、方式、行为的过程;农村居民逐渐脱离固有的乡土式生活态度、方式,而采取城市生活态度、方式的过程。 熟悉“有形的城镇化”,即物质上和形态上的城镇化,具体反映在人口的集中、空间形态的改变、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

7、其优点是在一定程度上平衡组团内的就业和居住,但由于不同程度地存在工业用地与其他用地交叉布局的情况,不利于局部污染的防范的是( )。 【单选题】

A.工业用地位于城市特定地区

B.工业用地与其他用地组团

C.工业园或独立的工业卫星城

D.工业地带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其优点是在一定程度上平衡组团内的就业和居住,但由于不同程度地存在工业用地与其他用地交叉布局的情况,不利于局部污染的防范的是工业用地与其他用地组团。 

8、为了加强规划的实施及其监督,《城乡规划法》把规划中涉及区域协调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  )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内容规定为强制性内容。【单选题】

A.国家利益

B.国家安全

C.公众利益

D.公众财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确定规划强制性内容的意义。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和镇规划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内容比较综合。为了加强规划的实施及其监督,《城乡规划法》把规划中涉及区域协调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内容规定为强制性内容。

9、不仅直接影响国内需求,而且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障碍的是(  )。 【单选题】

A.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B.工业发展的速度慢

C.人口增长的过快

D.老龄化问题严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的重点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已达6:1~7:1,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峰时期,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不仅直接影响国内需求,而且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障碍。 主要掌握我国城乡差异的基本现状: (1)城乡结构“二元化”; (2)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3)优势发展资源向城市单向集中; (4)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严重失衡。

10、下列不是镇域镇村体系规划主要内容的是(  )。【单选题】

A.调查镇区和村庄的现状,分析其资源和环境等发展条件,预测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劳力和人口的流向趋势

B.落实镇区规划人口规模,划定镇区用地规划发展的控制范围

C.根据产业发展和生活提高的要求,确定中心村和基层村,结合村民意愿,提出村庄的建设调整设想

D.确定镇区性质、职能及规模,明确镇区建设用地标准与规划区范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镇域镇村体系规划主要内容。包括:调查镇区和村庄的现状,分析其资源和环境等发展条件,预测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劳力和人口的流向趋势;落实镇区规划人口规模,划定镇区用地规划发展的控制范围;根据产业发展和生活提高的要求,确定中心村和基层村,结合村民意愿,提出村庄的建设调整设想;确定镇域内主要道路交通,公用工程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保护、防灾减灾防疫系统。 了解镇域规划和镇区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城乡规划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在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中,( )的内容包括行政行为的期限、违反行政时效的法律后果和对违反时效制度的司法审查。

A.告知制度
B.信息公开制度
C.时效制度
D.救济制度
答案:C
解析:
时效制度是对行政主体行政行为给予时间上的限制,以保证行政效率和有效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程序制度。时效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行政行为的期限、违反行政时效的法律后果和对违反时效制度的司法审查。

乡和村庄规划各阶段的主要任务中,各项建设的整体部署不包括(  )。

A:集镇布点
B:村庄的规模
C:生活服务设施的配置
D:用地规划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的是乡和村庄规划的任务。乡和村庄的总体规划,是乡级行政区域内村庄和集镇布点规划及相应的各项建设的整体部署。包括乡级行政区域的村庄、集镇布点,村庄和集镇的位置、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村庄和集镇的交通、供水、供电、商业、绿化等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的配置。

根据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下列不符合规定的是( )。

A.老年人设施场地范围内的绿地率:新建不应低于40%,扩建和改建不应低于35%
B.老年人设施场地坡度不应大于3%
C.老年人设施场地内步行道宽度不应小于1.2米
D.新建小区老年活动中心的用地面积不应小于300㎡/处
答案:C
解析:
C.老年人设施场地内步行道宽度不应小于1.2米——不应小于1.8米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为基础,其中老年居住建筑应满足不低于冬至日日照( )的标准。

A:1h
B:3h
C:2h
D:6h
答案:C
解析: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