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每日一练(2022-02-12)

发布时间:2022-02-12


2022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废水处理构筑物中调节池的作用是( )。【单选题】

A.调节水位高低

B.降解污染物

C.分离水中固体颗粒

D.均化水质水量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为尽可能减小或控制废水水量的波动,在废水处理系统之前,设调节池。根据调节池的功能,调节池分为均量池、均质池、均化池和事故池。①均量池主要作用是均化水量,常用的均量池有线内调节式、线外调节擅;②均质池的作用是使不同时间或不同来源的废水进行混合,使出流水质比较均匀;③均化池兼有均量池和均质池的功能,既能对废水水量进行调节,又能对废水水质进行调节。如采用表面曝气或鼓风曝气,除能避免悬浮物沉淀和出现厌氧情况外,还可以有预曝气的作用;事故池的主要作用就是容纳生产事故废水或可能严重影响污水处理厂运行的事故废水。

2、某拟建项目厂址位于平原地区。为调查厂址附近地下潜水水位和流向,应至少布设潜水监测井位( )。【单选题】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布设的具体要求中规定,一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7个点/层;二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5个点/层;三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3个点/层。一般要求建设项目场地上游水质监测点不得少于1个点/层,建设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不得少于2个点/层。①打一口井,只能知道地下水的深度,看不出也测不出地下水的流向,井中的水水平方向基本呈静止状态,垂直方向是有变化;②打两口井,也很难知道水流方向,一口井水位高,另一口井水位浅,还不能肯定地下水水流方向就是由水位高的流向水位浅的地方;③打三口井就基本能确定地下水的流向了。

3、某工厂正常生产时东厂界处实测声级为63.0dB(A),停止生产时东厂界处实测声级为60.0dB(A)。则该工厂在东厂界处排放的环境噪声( )dB(A)。【单选题】

A.60.0

B.63.0

C.61.5

D.64.8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如果已知两个声源在某一预测点产生的合成声压级和其中一个声源在预测点单独产生的声压级,则另一个声源在此点单独产生的声压级可用下式计算:本题中,为63.0dB(A),为60.0dB(A),则代入公式求得为60.0dB(A)。

4、某公路扩建工程,现状公路和周围敏感目标见下图。噪声现状监测点布设合理的是( )。【单选题】

A.①、③

B.①、②

C.②

D.①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噪声现状监测点应布设在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处,因为是扩建工程,监测点应布设在可能既受到现有声源影响,又受到建设项目声源影响的敏感目标处,扩建后①点和②点都同时受到四车道和六车道噪声的影响。

5、为了解某石油炼化改扩建项目的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区内的调查内容有( )。【多选题】

A.地表水水文状况

B.地下水理化特性

C.植被覆盖率

D.土壤污染状况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应查明地下水系统的结构、边界、水动力系统及水化学系统的特征,具体需查明下面五个基本问题:①水文地质条件,要求调查气象、水文、土壤和植被状况;②地下水的水质特征;③地下水污染源分布;④环境水文地质问题;⑤地下水开发现状状况。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某项目建在感潮小河河口段岸边,排放持久性污染物,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充分混合段的水质预测应采用的推荐模式是()。

A:一维动态混合模式
B:河流完全混合模式
C:托马斯模式
D:二维动态混合衰减数值模式
答案:B
解析:
河流完全混合模式的适用条件:①河流充分混合段;②持久性污染物;③河流为恒定流动;④废水连续稳定排放。在利用数学模式预测河流水质时,充分混合段可以采用一维模式或零维模式预测断面平均水质;在混合过程段需采用二维或三维模式进行预测。大、中河流一、二级评价,且排放口下游3~5km以内有集中取水点或其他特别重要的用水目标时,均应采用二维及三维模式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其他情况可根据工程特性、水环境特征、评价工作等级及当地环保要求,决定是否采用二维及三维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国家对()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限期淘汰制度。

A:浪费资源的
B:严重污染环境的
C:浪费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
D:浪费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的
答案:C
解析: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所程的环境敏感区,是指()

A、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

B、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以及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 族意义的保护区 4

C、依法设命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如.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 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

D、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生态保护地,以及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 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等文化保护地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第三条本名录所称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
.....
详见教材P48 0

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50000m3/d时,中型水库一级评价每()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A:0.5~1.5km2
B:1~2.5km2
C:1.5~3.5km2
D:3~6km2
答案:D
解析:
大中型湖泊、水库,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50000m3/d时,一级评价每3~6km2布设一个取样位置,二、三级评价每4~7km2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