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每日一练(2020-10-25)

发布时间:2020-10-25


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运用类比分析法进行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时,选择类比对象的条件有( )。【多选题】

A.工程性质、规模及范围与拟建项目基本相当

B.类比对象已竣工验收并运行一段时间

C.项目建设区生态环境基本相似

D.项目投资额度大致相等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类比对象的选择标准为:①生态背景的相同,即区域具有一致性,因为同一个生态背景下,区域主要生态问题相同。比如拟建设项目位于干旱区,那么类比的对象要选择位于干旱区项目。②类比的项目性质相同,项目的工程性质、工艺流程、规模相当。③类比项目已经建成,并对生态产生了实际的影响,而且所产生的影响已基本全部显现,注意不要根据性质相同的拟建设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进行类比。

2、某污水处理厂工程采用罗茨鼓风机曝气,为降低罗茨鼓风机及其风管辐射至厂界的噪声,可采用的方法有( )。【多选题】

A.风管与风机间采取软连接

B.风机加装隔声罩

C.风机进气口安置消声器

D.风管外侧阻尼包扎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罗茨鼓风机及其风管的降噪措施有进、出口安装(排气)消声器、隔声罩(箱、房)、减振(软连接、阻尼包扎)、吸声(风管管道涂吸声材料)等。

3、水体密度分布对感潮河口污染物的输移混合影响很大,按垂向密度结构考虑入海河口可分为( )。【多选题】

A.部分混合河口

B.充分混合河口

C.淡水楔河口

D.盐水楔河口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在河口水域淡水径流对于盐度、密度的分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河口区是海水与河流淡水相互汇合和混合之处,一般情况下淡的径流水因密度较海水小,于表层向外海扩展,并通过卷吸和混合过程逐渐与海水混合,而高盐度的海水从底层楔入河口,形成河口盐水楔。这样的河口楔由底层的入流与表层的出流构成垂向环流来维持。河口段的水结构并不是只有这一种形式,在潮流发达的河口,或者在秋、冬季降温期,垂直对流发展,混合增强的情况下盐水楔被破坏,按垂直向的混合程度强弱和盐度分布的特征可形成部分混合型河口和充分混合型河口。河口淡水密度小,不可能形成淡水楔河口。

4、下列内容中,属于社会环境调查的是( )。【单选题】

A.地理位置

B.人口分布

C.气象气候

D.生态环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社会环境调查包括社会经济;人群健康状况;公众参与;文物与景观。其中,社会经济包括:①人口。其包括居民区的分布情况及分布特点,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等。②工业与能源。其包括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现有厂矿企业的分布状况,工业结构,工业总产值及能源的供给与消耗方式等。③农业与土地利用。其包括可耕地面积,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构成及产量,农业总产值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附土地利用图。④交通运输。其包括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公路、铁路或水路方面的交通运输概况以及与建设项目之间的关系。

5、某电厂空冷风机的声功率级为105dB(A),该风机位于高40m的平台上,距风机直线距离为100m处敏感点的声级为( )(只计几何发散衰减)。【单选题】

A.74DB(A)

B.65DB(A)

C.57DB(A)

D.54DB(A)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该风机位于40m的平台上,其声源处于自由空间,则100m处敏感点的声级[la(r)]=LwA-20lgr-11-105-20lg100-11=54[dB(A)]。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在事故风险源项分析过程中,应考虑的情景包括()。

A:开、停车过程
B:环保设施发生故障
C:生产设施发生泄漏
D:正常稳定运行
答案:C
解析:
在事故风险源项分析过程中,应考虑的情景是生产设施发生泄漏。开、停车过程,环保设施发生故障,正常稳定运行均属于非正常工况。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电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关于水电项目"三通一评"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水电项目筹建及准各期相关工程不纳入"兰通一平"工程,不需要进行评
B、水生生态保护的相关措施应列为水电项目筹建及准备期工作内容
C、围堪工程(包括分期围堪〉和阿床内导流工程作为主体工程内容,不纳入"三通一平"工程范围
D、在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要有"兰通一平"工程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内容

答案:B,C,D
解析:
见教材P49.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从业情况管理规定》,以下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继续教育学时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在有国内统一刊号(CN) 的期刊或者在有国际统一书号CISSN) 的国外期刊上,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环境影响评价相关论文1 篇,相当于接受继续教育16 学时
B、在有统一书号(ISBN) 的环境影响评价相关专业著作中,本人独立撰写章节在5 万字以上的,相当于接受继续教育48 学时
C、作为课题组组长或者主要成员参加已完成的环境保护科研课题研究或者已发布的国家、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的,相当于接受继续教育24 学时
D、参加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命题或者审题工作的,相当于接受继续教育24 学时

答案:A,B
解析:
见教材P94 。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