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每日一练(2021-02-28)

发布时间:2021-02-28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为降低拟建企业对厂界外居民点的噪声影响,可采取的噪声防治方法有( )。【多选题】

A.加大噪声源与居民点的距离

B.减少厂区内室外噪声源

C.增加厂区主要声源高度

D.选用低噪声设备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增加厂区主要声源高度会增加噪声量,故不选。

2、已知A、B两厂同时运行时,两厂厂界交界处测点声级为65dB(A),在A厂检修停运期间,同一测点处声级为62dB(A)。该测点处A厂厂界噪声排放值是( )。【单选题】

A.59DB(A)

B.62DB(A)

C.63.5DB(A)

D.65DB(A)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如果已知两个声源在某一预测点产生的声压和其中一个生源在预测点单独产生的声压,则另一个声源在此点单独产生的合成声压级,可用下式计算:

3、分析企业自建污水处理站,总平面布置的合理性,应考虑的因素有( )。【多选题】

A.常年主导风向

B.企业发展规划

C.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D.受纳水体水质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1)处理构筑物应尽可能按流程顺序布置,应将管理区和生活区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上风侧,将污泥区和进水区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下风侧,故A错;(2)处理构筑物的间距应以节约用地、缩短管线长度为原则,同时满足各构筑物的施工、设备安装和各种管道的埋设、养护维修管理的要求,并按远期发展合理规划,故B正确。(4)污泥消化池与其他处理构筑物的间距应大于20 m,储气罐与其他构筑物的间距应根据容量大小按有关规定确定,故C正确。总平面布置的合理性与受纳水体水质无关。

4、按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技术要求,颗粒物CEMS24小时零点漂移范围不得超过满量程的比例是( )。【单选题】

A.0.025

B.0.02

C.0.015

D.0.0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附录A.8,固定污染源烟气CEMS调试检测技术指标要求,故选B。

5、有4台相同的水泵位于同一平面,布局如图1,若将其等效为一个点声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多选题】

A.等效点声源位于该布局的中心

B.等效点声源面积为单台水泵面积的4倍

C.等效点声源声功率级等于4台水泵声功率级的叠加值

D.等效点声源声功率级等于单台水泵声功率级的4倍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在声环境影响评价中,可以将众多声源组成的广义噪声源可通过分区用位于中心位置的等效点声源近似。将某一分区等效为点声源的条件是:①分区内声源有大致相同的强度和离地面的高度、到预测点有相同的传播条件;②等效点声源到预测点的距离(d)应大于声源最大尺寸(Hmax)2倍(d>2Hmax),如距离较小(d≤2Hmax),总声源必须进一步划分为更小的区。等效点声源的声功率级等于分区内各声源声功率级的能量和。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五题  拟新建1座大型铁矿,采选规模3.5×106t/a,服务年限25年。主要建设内容为:采矿系统、选矿厂、精矿输送管线、尾矿输送管线等主体工程,配套建设废石场、尾矿库和充填站。采矿系统包括主立井、副立井、风井和采矿工业场地等设施,主立井参数:井筒直径5.2m,井口标高31m,井底标高-520m。
  矿山开采范围5km2,开采深度-210m~-440m,采用地下开采方式,立井开拓运输方案。采矿方法为空场法嗣后充填。矿石经井下破碎,通过主立井提升至地面矿仓,再由胶带运输机输送至选矿厂;废石经副立井提升至地面,由电机车运输至废石场。
  选矿厂位于主立井口西侧1km处,选矿工艺流程为“中碎—细碎—球磨—磁选”;选出的铁精矿浆通过精矿输送管线输送至15km外的钢铁厂;尾矿浆通过尾矿输送管线输送,85%送充填站,15%送尾矿库。精矿输送管线和尾矿输送管线均沿地表铺设,途经农田区,跨越A河(水环境功能为Ⅲ类)。跨河管道的两侧各设自动控制阀,当发生管道泄漏时可自动关闭管道输送系统。
  经浸出毒性鉴别和放射性检验,废石和尾矿属于第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符合《建筑材料用工业废渣放射性物质限制标准》(GB 6763—86)。
  废石场位于副立井口附近,总库容2×106m3,为简易堆放场,设有拦挡坝。施工期剥离表土单独堆存于废石场。尾矿库位于选矿厂东南方向5.3km处,占地面积80hm2,堆高10m,总库容7.5×106m3,设有拦挡坝、溢流井、回水池。尾矿库溢流水送回选矿厂重复使用。尾矿库周边200m~1000m范围内有4个村庄,其中B村位于南侧200m,C村位于北侧300m,D村位于北侧500m,E村位于东侧1000m。拟环保搬迁B村和C村。
  矿区位于江淮平原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950mm。矿区地面标高22m~40m,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田为主。矿区内分布有11个30~50户规模的村庄。矿区第四系潜层水埋深1m~10m;中下更新统深层水含水层顶板埋深70m左右。矿区内各村庄均分布有分散式居民饮用水取水井,井深15m左右,无集中式饮用水取水井。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判断表土、废石处置措施和废石场建设方案的合理性,说明理由。 说明矿井施工影响地下水的主要环节,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拟定的尾矿库周边村庄搬迁方案是否满足环境保护要求?说明理由。 提出精矿输送管线泄漏事故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给出本项目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的设置方案。

答案:
解析:
表土、废石处置措施和废石场建设方案的合理性及理由如下:   (1)表土、废石处置措施不合理。   理由:表土、废石两类固体废物均能综合利用,表土可以用作荒地改良的耕作层或用于施工临时场地复垦表土,废石能符合题干中建筑材料的要求,可用作建筑材料。故不应单独建处置场来处置这两类固体废物。   (2)废石场建设方案不合理。   理由:废石场建设在副立井口附近,处于矿区内,地基会发生不均匀沉降,不符合一般固体废物处置场选址的要求,并且在该处堆放废石时,增加了地基荷载,进一步加剧了地表沉降,影响了副立井的生产。矿井施工影响地下水的主要环节及对策措施如下:   (1)矿井施工影响地下水的主要环节有:   ①掘进和凿壁环节;   ②井筒在穿透相对隔水层(或隔水顶板,或含水层)环节。   (2)采取的对策措施:   ①预先做好水文地质调查;   ②跟着掘进过程及时对井壁进行止水防堵处理。(1)拟定的尾矿库周边村庄搬迁方案不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2)理由:该尾矿库库容较大,若发生溃坝风险事故,溃坝后的尾矿堆积高度应按1m计算,影响半径也会达到1500m以上。根据谨慎性原则,D村、E村也要进行环境保护搬迁。精矿输送管线泄漏事故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包括以下八点:   (1)优化敷设设计方案,管线采用埋地敷设,从A河河底穿越。   (2)优化线路设计方案,管线线路设计应避开地质结构不稳定的区域。   (3)选用优质管材,提高管线施工质量。   (4)在管线敷设地段上方设置警示标志,防止其他建设项目的无意破坏。   (5)运行期设专人巡视,防止人为破坏。   (6)制定应急预案,准备应急物资,并定期进行演练。   (7)设置事故收集池。   (8)环境敏感区域加套管(或设置管沟、备用管道)。本项目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的设置方案如下:   (1)该项目的实施可能会引起地下水流场和地下水位的变化,但不会对地下水质产生影响,故只要布设水位检测井即可。   (2)在采矿区同一水文地质单元每个含水层布置一口井,重点检测具有供水目的的含水层(第四系潜层水),第四系潜层水的检测井可利用居民饮用水取水井,不独立布置检测井。

2012-5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应当首先满足( )。

A.农业用水
B.工业用水
C.生态环境用水
D.城乡居民生活用水
答案:D
解析: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规定,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应当包括( )。
A、评价方法的适当性
B、环境影响分析、预测和评估的可靠性
C、公众意见采纳与不采纳情况及其理由的说明的合理性
D、环境风险评价的可靠性

答案:A,B,C
解析:

依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对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向有权审批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报请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建设单位应提交( )。
A.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
B.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測表
C.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
D.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測报告

答案:A
解析: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