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章节练习(2021-07-23)

发布时间:2021-07-23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五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某河流的水质监测断面如图3所示,选用两点法测定河流的耗氧系数K1时,应采用( )断面平均水质监测数据。【单选题】

A.1、2

B.2、3

C.3、4

D.5、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调查范围的两端、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水域及重点保护对象附近的水域、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如支流汇入处等)、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污水排入处等)、重点水工构筑物(如取水口、桥梁涵洞)等附近、水文站附近等应布设取样断面。还应适当考虑拟进行水质预测的地点。两点法测定河流的耗氧系数的应用条件是两个断面之间没有排污口和支流流入。图3中没有排污口和支流流入的断面为1、2两个断面。

2、某建设项目排入河流的主要污染物有COD、-N、TP,河流背景中各污染物浓度占标率分别为70%、40%、60%,按背景浓度选择水质预测因子时排序正确的是( )。【单选题】

A.TP>-N>COD

B.-N>COD>TP

C.COD>TP>-N

D.COD>-N>TP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公式可知,背景浓度占标率越大其ISE值越大,故排序为COD>TP>-N。

3、已知设计水文条件下排污河段排放口断面径污比为4.0,排放口上游氨氮背景浓度为0.5mg/L,排放口氨氮排放量为86.4kg/d,平均排放浓度10mg/L,则排放口断面完全混合后氨氮的平均浓度为( )。【单选题】

A.5.25MG/L

B.3.00MG/L

C.2.50MG/L

D.2.40MG/L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对于点源排放持久性污染物,河水和污水完全混合、反映河流稀释能力的方程为:c=(cpQp+chQh)/(Qp+Qh)。式中,c为完全混合的水质浓度,mg/L;Qp为污水排放量,/s;cp为污染物排放浓度,mg/L;Qh为上游来水流量,/s;ch为上游来水污染物浓度,mg/L。则该排放口断面完全混合后氨氮的平均浓度为:c=(4×0.5+1×10)÷(1+4)=2.40(mg/L)。

4、为解决某河流溶解氧超标严重的问题,可削减的污染物有( )。【单选题】

A.总砷

B.氨氮

C.BOD5

D.氰化物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BOD5是指五日生化需氧量,因此在水中溶解氧超标的情况下,可削减该污染物。

5、某排水枢纽流向、流量见下图,对应输入渠道流量Q1、Q2、Q3的总氮浓度分别为TN1=5mg/L、TN2=12mg/L、TN3=10mg/L,则对应排出渠道流量Q4、Q5的总氮浓度分别为( )。【单选题】

A.TN4=10MG/L、TN5=9 MG/L

B.TN4=5MG/L、TN5=10.5MG/L

C.TN4=10MG/L、TN5=8MG/L

D.TN4=5MG/L、TN5=8 MG/L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首先,Q4流向比较简单,先看Q4。Q4完全由Q3得来,虽然流量减半,但浓度不变。故TN4=TN3=10mg/L,排除BD。其次,进行总氮物料衡算。进来的=出去的,则有Q1×TN1+Q2×TN2+0.5Q3×TN3=Q5×TN5,TN5=(10m3/s×5mg/L+5m3/s×12mg/L+0.5×10m3/s×10mg/L)/20m3/s=8mg/L,故选C。注意:Q4分走了Q3部分流量。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某化工厂废水特点为氨氮、氟化物浓度高,BOD5/COD为0.25,COD浓度为2000mg/L,以下污水处理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A:中和+厌氧一耗氧生化法
B:化学氧化+活性污泥法
C:中和+气浮+活性污泥法
D:气提+混凝沉淀+厌氧一耗氧生化法
答案:D
解析:
气提过程可去除废水中的氨氮,氨的气提过程需要先将二级处理出水的pH值提高到11以上,使铵离子NH4+转化为氨(NH3),随后对出水进行激烈曝气,以气提方式将氨从水中去除,再将pH值调到合适值。混凝法可用于污(废)水的预处理、中间处理或最终处理,可去除废水中胶体及悬浮污染物,适用于废水的破乳、除油和污泥浓缩。本题中的氟化物需要用混凝法沉淀去除。好氧生物处理宜用于进水BOD5/COD≥0.3的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宜用于高浓度、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和污泥等的处理。本题中,BOD5/COD为0.25,COD浓度为2000mg/L,因此需采用厌氧一耗氧生化法。

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在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区内,已建企业超过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大气污染物的()。
A、应停产治理 B、应搬迁到控制区外
C、应限期治理 D、需安裝自动监测装置

答案:C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区的有关规定。限期治理是一项对超标排放企业实施的基本制度。

从声源上降低噪声,可采取的方法有( )。
A. 选用低噪声设备
B. 保持设备良好运转状态
c. 采用天然地形遮挡声源
D. 合理安排建筑物平面布局

答案:A,B
解析:

根据《环境保护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下列哪些信息应当依法公开? ( )
A. 环境质量
B. 环境监测
c. 突发环境事件
D. 环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

答案:A,B,C,D
解析:
《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监测、突发环境事件以及环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排污费的征收和使用情况等信息。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