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历年真题(2020-09-09)

发布时间:2020-09-09


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在某地点利用双环法试坑进行渗水试验,下列渗透流速V与时间t关系曲线中,表达正确的是()。【单选题】

A.

B.

C.

D.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渗水试验一般采用试坑渗水试验,是野外测定包气带松散层和岩层渗透系数的简易方法,试坑渗水试验常采用的是试坑法,单环法和双环法。双环法试坑渗水试验中,随着工作时间(t)延长,渗透速度(V)下降。

2、下列方法中,利用密度差异去除废水中污染物的有()。【多选题】

A.隔油

B.过滤

C.气浮

D.反渗透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隔油、气浮方法是利用密度差异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气浮适用于去除水中密度小于1kg/L的悬浮物、油类和脂肪,可用于污水处理,也可用于污泥浓缩。

3、某样地景观生态调查测得W斑块的频率和景观比例分别为36%和40%,若样地内W斑块的数量为48,斑块总数为300,则W斑块的优势度值是()。(注:Do=0.5×[0.5×(rd+rf)+lp]×100%)【单选题】

A.27%

B.32%

C.33%

D.7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决定某一斑块类型在景观中的优势称为优势度值(Do)。优势度值由密度(Rd)、频率(Rf)和景观比例(Lp)三个参数计算得出。具体数学表达式为:Rd=(斑块i的数目/斑块总数)×100%;Rf=(斑块i出现的样方数/总样方数)×100%;Lp=(斑块i的面积/样地总面积)×100%;Do=0.5×[0.5×(rd+rf)+lp]×100%。 代入数据可得,Rd=(斑块i的数目/斑块总数)×100%=48/300×100%=16%,则:Do=0.5×[0.5×(16%+36%)+40%]×100%=33%。

4、根据埋藏条件和含水介质类型,地下水类型可划分为()。【多选题】

A.毛细水、重力水

B.非饱和带水、饱和带水

C.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D.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赋予不同岩层的地下水,由于其含水介质特征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分布与运动特点,按含水介质(空隙)类型分类,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三类;按埋藏条件分类可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

5、某水泥厂二期项目,在5km范围内淘汰500万吨/年产能的基础上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D10%=5500m,本项目环评需要分析的污染源有()。【多选题】

A.二期项目污染源

B.现有工程污染源

C.5km范围内淘汰污染源

D.评价范围内居民污染源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对于一级、二级评价项目,应调查、分析项目的所有污染源(对于改建、扩建项目应包括新污染源、老污染源)、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未建项目等污染源。如有区域替代方案,还应调查评价范围内所有的拟替代的污染源。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可只调查、分析项目污染源。本项目为二级评价项目,在5km范围内淘汰500万吨/年产能的基础上进行,故环评需要分析的污染源有二期项目污染源和5km范围内淘汰污染源。

6、某河流上午实测干、支流流量分别为4/s、1/s,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分别为8mg/L、7mg/L;下午实测干、支流流量分别为3/s、2/s,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分别为8mg/L、7mg/L。干、支流汇流混合后的高锰酸盐指数日通量平均浓度为()。【单选题】

A.7.4mg/L

B.7.5mg/L

C.7.6mg/L

D.7.7mg/L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干、支流汇流混合后的高锰酸盐指数日通量平均浓度为:

7、某机场扩建工程飞机噪声现状评价应给出的内容有()。【多选题】

A.声环境敏感目标分布图

B.评价范围内不同声级范围内的人口年龄分布图

C.评价范围内学校、医院现状声级达标情况

D.评价范围内不同声级范围内的人口数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声环境现状评价内容包括:①以图、表结合的方式给出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功能区及其划分情况,以及现有敏感目标的分布情况;②分析评价范围内现有主要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噪声特性等,明确主要声源分布,评价厂界(或场界、边界)超、达标情况;③分别评价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内各敏感目标的超、达标情况,说明其受到现有主要声源的影响状况;④给出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噪声超标范围内的人口数及分布情况。故ACD三项属于机场扩建工程飞机噪声现状评价应给出的内容。

8、从占地类型分析,下列土地类型中,可首选作为公路建设临时渣场的是()。【单选题】

A.耕地

B.林地

C.河滩地

D.荒草地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工程方案的优化措施应选择减少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消耗的方案,即一切工程措施都需首先从减少土地占用尤其是减少永久占地进行分析,在工程用地分析中说明临时租地和永久征地的类型,数量,特别是占用基本农田、耕地和林地的数量。D项,荒草地占土地资源损失最少、社会经济影响最小。

9、计算森林生物量时应包括()。【多选题】

A.树干

B.树枝

C.树叶

D.树根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生物量是指一个有机体或群落在一定时间内积累的有机质总量,森林生物量包括林木的生物量(根、茎、叶、花果、种子和凋落物等的总重量)和林下植被层的生物量。测定森林生物量时,除应计算树干的质量外,还包括对林木的枝量、叶量和根量的测定。

10、某火电厂粉煤飞灰比电阻率为,采用三室五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需要对烟气进行的预处理措施是()。【单选题】

A.提高烟气流速

B.降低烟气流速

C.对烟气进行调质处理

D.调整三室之间烟气量的比例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烟气调质是指在烟气进入电除尘器前,对烟气进行调质处理以降低粉尘比电阻,提高粉尘颗粒的荷电性能.使之易于被电除尘器捕集,以提高电除尘器效率,降低粉尘排放。静电除尘器属高效除尘设备,用于处理大风量的高温烟气,适用于捕集电阻率在范围内的粉尘。因此,需要对烟气进行调质处理。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不属于声环境现状调查内容。

A.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功能区划
B.评价范围内的地貌特征、地形高差
C.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主要气象特征
D.评价范围内现有人群对噪声敏感程度的个体差异
答案:D
解析:
声环境现状调查基本内容主要包括:①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要素调查,调查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主要气象特征;说明评价范围内声源和敏感目标之间的地貌特征、地形高差及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要素;②评价范围内现有敏感目标调查,调查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目标的名称、规模、人口的分布等情况,并以图、表相结合的方式说明敏感目标与建设项目的关系(如方位、距离、高差等);③声环境功能区划和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④现状声源调查。

对于一个整体的长方形面声源(b>a)其中心轴线上的几何发散衰减Adiv心可依据预测点距面声源中心的距离进行计算,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答案:A,B,C
解析:
ABC解析:作为一个整体的长方形面声源(6>a),中心轴线上的几何发散声衰减可近似如下:预测点和面声源中心距离r<a/π时,Adiv=0;当a/π<r<b/π时,类似线声源衰减,Adiv≈101g(r/r0);当r>b/π时,类似点声源,Adiv≈201g(r/r0)由此可知,该题正确选项为ABC。

(2019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对于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除覆盖评价范围外,受纳水体为河流时,在不受回水影响的河流段,排放口上游调查范围宜不小于()m

A.500
B.1000
C.1500
D.2000
答案:A
解析: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