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历年真题(2020-10-06)

发布时间:2020-10-06


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区域大气环境容量计算中,应考虑该区域的()。【多选题】

A.环境空气功能区划

B.大气扩散、稀释能力

C.有关项目的工艺水平

D.产业结构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与特定地区的大气环境容量有关的因素有:①涉及的区域范围与下垫面复杂程度;②空气环境功能区划及空气环境质量保护目标;③区域内污染源及其污染物排放强度的时空分布;④区域大气扩散、稀释能力;⑤特定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转化、沉积、清除机理。

2、下列物品不属于木制家具生产项目中的固体废物的是()。【单选题】

A.刨花

B.废乳胶

C.废聚酯漆

D.纤维板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不能排入水体的液态废物和不能排入大气的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由于多具有较大的危害性,一般归入固体废物管理体系。木制家具的固体废物包括碎木头、刨花、锯屑,另有金属、塑料、纤维、胶、封蜡、涂料、溶剂、织物及衬垫残留物。

3、某公路建设项目和现有道路交叉,周围敏感点如图1所示,应优先设置为现状监测点的是()。【单选题】

A.①

B.②

C.③

D.④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图中声源为流动声源,且呈现线声源特点,现状测点位置选取应兼顾敏感目标的分布状况、工程特点及线声源噪声影响随距离衰减的特点,对于道路,其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可布设在车流量基本一致,地形状况和声屏蔽基本相似,距线声源不同距离的敏感目标处。本题中,所设4个敏感点没有区分敏感点性质,故布设时仅考虑距离分布即可。同时受原有道路和新建道路影响且距离较近的点②,应优先设置现状监测点。

4、属于地下水评价Ⅱ类项目场地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减缓措施的有()。【多选题】

A.提出防止地下水超采措施

B.监测地下水水质变化

C.监测地下水水位变化

D.建立应对相关环境地质问题的应急预案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Ⅱ类建设项目地下水保护与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减缓措施有:①以均衡开采为原则,提出防止地下水资源超量开采的具体措施,以及控制资源开采过程中由于地下水水位变化诱发的湿地退化、地面沉降、岩溶塌陷、地面裂缝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产生的具体措施;②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并根据项目建设所诱发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制订相应的监测方案;③针对建设项目可能引发的其他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提出应对预案。

5、某直径为3m的风机离地高度40m,已知风机的声功率级为105dB(A),在只考虑几何发散衰减时,距风机20米处的A声级为()。【单选题】

A.81DB(A)

B.78DB(A)

C.71DB(A)

D.68DB(A)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如果已知点声源的A声功率级(也可为声功率级),且声源处于自由空间,则r处的A声级为:。计算得,己A=105-20lg20-11=68dB(A)。

6、鱼类资源实地调查可采用的方法有()。【单选题】

A.钩钓

B.网捕

C.样方调查

D.计数粪便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鱼类是水生生态调查的重点,一般调查方法为网捕,也附加市场调查法等。鱼类调查既包括鱼类种群的生态学调查,也包括鱼类作为资源的调查。

7、运用类比分析法进行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时,选择类比对象的条件有()。【多选题】

A.工程性质、规模及范围与拟建项目基本相当

B.类比对象已竣工验收并运行一段时间

C.项目建设区生态环境基本相似

D.项目投资额度大致相等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类比对象的选择标准为:①生态背景的相同,即区域具有一致性,因为同一个生态背景下,区域主要生态问题相同。比如拟建设项目位于干旱区,那么类比的对象要选择位于干旱区项目。②类比的项目性质相同,项目的工程性质、工艺流程、规模相当。③类比项目已经建成,并对生态产生了实际的影响,而且所产生的影响已基本全部显现,注意不要根据性质相同的拟建设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进行类比。

8、某石油化工类项目开展地下水环境一级评价,设置监测井井深19.0m,监测井内地下水水位距井口3.0m.正确的地下水取样点位置是()。【单选题】

A.井口下4.0M和15.0M处

B.井口下4.0M和9.5M处

C.井口下5.0M和15.0M处

D.井口下5.0M和11.0M处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评价级别为一级的Ⅰ类和Ⅲ类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监测井(孔)点应进行定深水质取样,其中要求:地下水监测井中水深小于20m时,取2个水质样品,取样点深度应分别在井水位以下1.0m之内和井水位以下井水深度约3/4处。

9、排污口形成的混合区出现在排污口的两侧(或上、下游),通常情况下这样的水体包括()。【多选题】

A.山区河流

B.湖泊

C.赶潮河段

D.海湾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排污口形成的混合区出现在排污口的两侧(或上、下游),通常情况下这样的水体包括湖泊、赶潮河段、海湾。

10、某敏感点处昼间前8个小时测得的等效声级为55.0dB(A),后8小时测得的等效声级为65.0dB(A),该敏感点处的昼间等效声级是()。【单选题】

A.60DB(A)

B.62.4DB(A)

C.65DB(A)

D.65.4DB(A)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等效连续A声级的数学表达式为: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6年)《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第一类污染物有()。

A.总铅
B.总锰
C.总镉
D.总汞
答案:A,C,D
解析:
第一类污染物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第二类污染物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第一类污染物(十三种)有:总汞、烷基汞、总镉、总络、六价铬、总神、总铅、总镍、苯并(a)芘、总铍、总银、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

应用点源烟羽扩散模式计算1小时平均浓度时,需对()进行时间修正。
A.垂直扩散参数 B.横向扩散参数
C.风速 D.混合层商度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环境影响分析,应考虑的叠加影响是()。

A:预测值和所有点位现状背景值的平均值叠加
B:预测值和所有点位现状背景值的最大值叠加
C:预测值和同一点位现状背景值的最大值叠加
D:预测值和同一点位现状背景值的平均值叠加
答案:C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规定,对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环境影响分析,应考虑其预测值和同点位处的现状背景值的最大值的叠加影响;对最大地面浓度点的环境影响分析可考虑预测值和所有现状背景值的平均值的叠加影响。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