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模拟试题(2021-02-17)

发布时间:2021-02-17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某项目占地面积35k,评价区域内无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其生态影响评价图件成图比例尺不应小于( )。【单选题】

A.1:100000

B.1:50000

C.1:10000

D.1:500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该项目占地面积35k,且评价区域内无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所以该区域的生态影响评价属于二级评价。根据生态影响评价图件成图比例规范要求,可知项目面积为20~100k时,二级评价的成图比例尺要求为≥1:5万。

2、某项目拟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处理生产废水、消化气应由( )。【单选题】

A.UASB底部收集并导出

B.UASB下部收集并导出

C.UASB中部收集并导出

D.UASB上部收集并导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UASB反应器的上部为澄清池,设有气、液、固三相分离器。被分离的消化气从上部导出,污泥自动落到下部反应区。

3、某监测点的COD标准指数为2.3,表示该点位COD( )。【单选题】

A.超标2.3倍

B.超标1.3倍

C.超标0.3倍

D.未超标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2.3-1=1.3。

4、下列参数中,属于估算模式计算点源影响需要输入的参数有( )。【多选题】

A.点源污染物排放速率(G/S)

B.排气筒底部海拔高度(M)

C.排气筒出口内径(M)

D.初始垂直扩散参数(M)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点源参数:点源排放速率(g/s)(A),烟囱几何高度(m),烟囱出口内径(m)(C),烟囱出口处烟气排放速度(m/s),烟囱出口处烟气温度(K),选AC。记忆方法:烟囱高度+烟囱出口(内径、烟气排放速度、烟气温度)+排放速率。

5、湖库富营养化的敏感性一般与湖库滞留时间,平均水深,水温等有关。对上述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多选题】

A.滞留时间越长,越易形成富营养化

B.平均水深越深,越易富营养化

C.气候变暖利于富营养化

D.透明度越高,富营养化越严重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湖泊中总磷与叶绿素a和透明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营养状况指数(TSI)是用于评价湖泊富营养化的方法。TSI指数表明:①透明度大,河流不易富营养化;②水深大,磷浓度低;③水温升高,藻类繁殖加速;④停留时间长,替换率小,磷负荷大。

6、采用类比法确定某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量,类比对象应具有的条件有( )。【多选题】

A.处理规模相似

B.处理工艺路线相似

C.接纳污水水质特征相似

D.污水收集范围大小相似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类比法是用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应充分注意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和可比性,如:(1)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包括建设项目的性质、建设规模(A)、车间组成、产品结构、工艺路线(B)、生产方法、原料(C)、燃料成分与消耗量、用水量和设备类型等。(2)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包括污染物排放类型、浓度、强度与数量,排放方式与去向以及污染方式与途径等。环境特征的相似。包括气象条件、地貌状况、生态特点、环境功能以及区域污染情况等。D选项,污水收集范围大小相似没有意义,根本在于污水水质的特征相似。选ABC。

7、影响地下水含水层渗透系数K值的因素是( )。【单选题】

A.地下水水力坡度大小

B.含水层厚度大小

C.介质颗粒粒径大小

D.抽取含水层的水量大小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渗透系数又称水力传导系数。渗透系数愈大,岩石透水性愈强。渗透系数K是综合反映岩石渗透能力的一个指标。影响渗透系数大小的因素很多,主要取决于介质颗粒的形状、大小、不均匀系数和水的黏滞性等。

8、某乙烯裂解炉年运行时间8000小时,每年计划清焦作业5次,每次36小时,烟气排放量42000/h,氮氧化物浓度240mg/。单台裂解炉在非正常工况时年排放氮氧化物的总量是( )。【单选题】

A.0.01 T/A

B.0.36 T/A

C.1.81 T/A

D.14.51 T/A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5*36*42000*240*10-9=1.81t/a。

9、关于湖库水体垂向分层的正确说法有( )。【多选题】

A.水深越浅越不易分层

B.径流越大越不易分层

C.面积越大越不易分层

D.温差是分层的主要因素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一般容积大、水深深的湖泊、水库,水温常呈垂向分层型,故A正确,径流越大越易混合均匀,故B正确;是否分层跟面积没有绝对关系,故C错误。湖泊水库分层主要是从湖泊水库不同深度处的温度差异角度考虑,故D正确。

10、由大气降水过程导致的表层土壤中的污染物渗入含水层的污染类型属于( )污染。【单选题】

A.间歇入渗型

B.连续入渗型

C.含水层间越流型

D.径流型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地下水污染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归为四类:①间歇入渗型。大气降水或其他灌溉水使污染物随水通过非饱水带,周期性地渗入含水层,主要污染对象是潜水。固体废物在淋滤作用下,淋滤液下渗引起的地下水污染,也属此类。②连续入渗型。污染物随水不断地渗入含水层,主要也是污染潜水。废水渠、废水池、废水渗井等和受污染的地表水体连续渗漏造成地下水污染,即属此类。③越流型。污染物是通过越流的方式从已受污染的含水层(或天然咸水层)转移到未受污染的含水层(或天然淡水层)。污染物或者是通过整个层间,或者是通过地层尖灭的天窗,或者是通过破损的井管,污染潜水和承压水。地下水的开采改变了越流方向,使已受污染的潜水进入未受污染的承压水,即属此类。④径流型。污染物通过地下径流进入含水层,污染潜水或承压水。污染物通过地下岩溶孔道进入含水层,即属此类。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应包括的时段有( )。

A.施工准备期
B.施工期
C.运行期
D.退役期
答案:B,C
解析:
公路项目工程分析应涉及勘察设计期、施工期和运营期,以施工期和运营期为主。按环境生态、声环境、水环境、环境空气、固体废弃物和社会环境等要素识别影响源和影响方式,并估算源影响源强。

工作程序: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不属于准备阶段的工作内容为()。

A.工程分析
B.开展现场踏勘
C.确定评价内容
D.开展现状调查与监测
答案: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技术导则 声环境》,关于公路建设项目声环境现状监测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应在代表性敏感目标处布设监测点
B.应在垂直拟建公路不同距离处布设监测点
C.应在拟建公路两侧采用网格法布设监测点
D.敏感目标高于(含)三层建筑时,应在各楼层布设监测点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7.3.1.3当声源为流动声源,且呈现线声源特点时,现状测点位置选取应兼顾敏感目标的分布状况、工程特点及线声源噪声影响随距离衰减的特点,布设在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处(A正确)。为满足预测需要,也可选取若干线声源的垂线,在垂线上距声源不同距离处布设监测点。其余敏感目标的现状声级可通过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实测噪声的验证并结合计算求得。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